發(fā)布時間:2018-07-02 23:58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5-09-22 | 查看:2842次
人物故事:
何冰,男,漢族,生于1957年1月,青川縣康復醫(yī)院一名普通職工。他守候在大山深處,與麻風病人相伴,只為病人的晚年生活過得更幸福一些。
自上世紀70年代到青川縣康復村(外界稱麻風村)工作,精心照料那里的麻風病人,與他們朝夕相處、不離不棄,迄今已近40年?!疤焯炫c癩子在一起,離他遠點!”多年來,面對別人的非議與諷刺,他痛苦過,彷徨過,但從來沒有后悔過。
繼承父親的遺愿
青川康復村成立于上世紀60年代,位于沙洲、姚渡和營盤“三鄉(xiāng)交界”處,被四周高山圍繞其中。要進入麻風村,需要通過一段長達13公里的盤山公路,公路在曲折險峻的高山腰上鑿出來的,顯得異常危險。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眾多麻風病患者都被安排在這里集中治療和供養(yǎng),何冰的父親受組織安排和300多名患者成為第一代“拓荒人”,3600多畝山林是他們共同的家園。孩提時的何冰每天都會跑到這里玩耍,整個童年幾乎都是在這里渡過的。他就跟著父親在6個病區(qū)轉(zhuǎn),為病人們尋醫(yī)問藥,送衣送糧。父親潛移默化的影響,漸漸地讓他和這個群體產(chǎn)生了特殊的感情。“長大后,我要跟父親一起照顧這些叔叔、嬢嬢?!闭l也未曾想到,何冰的一句童言就像一粒種子在這片山林中深深地發(fā)了芽扎了根。
1976年,何冰中學畢業(yè),未滿18歲的他如愿以償?shù)刈哌M了康復村,成為這里一名普通職工,跟父親一樣年復一年地為數(shù)百個病人忙碌著。天有不測風云。1984年,何冰的父親在為病人采購生活物資途中不幸遇難身亡。這對何冰來說一個極大的打擊,一邊是家人的埋怨,一邊是父親生前的教誨,還有村里老人們那慈祥的目光,何冰毅然決定,要繼續(xù)父親未完成的遺愿,把根扎在村里。
離開他們就不習慣
當時的康復村生活艱苦,條件簡陋,工作單調(diào),讓很多人產(chǎn)生了外調(diào)的想法,幾十年來,工作人員換了一批又一批,年年都是新面孔,但何冰依舊堅守在村里,默默地為病人們做著“后勤部長”,為了病人們生活的改善而努力著。
解決康復村用電問題。為了改變村里煤油燈照明的日子,何冰和他的同事們可謂攪盡了腦汁。先后多次到縣城找相關部門反映,但最終因施工難度太大而被擱置。進入新世紀后,電燈照明已經(jīng)很普及的時侯,村里依舊是“星星點燈”。為了把電引進大山,他再次找相關部門協(xié)調(diào),他永不放棄的精神感動了供電部門的負責人和工作人員,決定克服一切困難,讓村里的老人們用上電。為了減少成本,何冰組織村里有勞動能力的人當義工,將變壓器和26根線桿從十多里外的白龍江邊一步一步搬運到了村里,把電線拉進家家戶戶,當電燈把村里照亮的那一刻,村里人太興奮了,他們高興的在電燈下坐到很晚,而何冰和他的義工隊則疲憊的和衣而睡。
飲水問題也是困擾村里人的一大難題。從建村開始,村里人吃水只有跑幾公里山路,翻兩個山頭到河谷里去挑水,一個來回就是大半天。何冰經(jīng)常和病人們結(jié)伴而行,他最能體會到那種艱辛。為了解決吃水的問題,他多次到村子周圍考察地型,并請來水務部門技術人員現(xiàn)場勘測,最終決定實施“紅層打井”戰(zhàn)略,將山泉水引到了村里,通到家家戶戶灶前。
一個問題解決了,另一個問題隨之而來,何冰依舊忙碌著。隨著時間的推移,第一代“拓荒人”漸漸地變了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加上身體殘疾,生活自理越來越困難,取暖、看病等實際問題隨之而來。他為病人爭取更多的利益,讓他們也充分享受到改革開放和救助體制的紅利。村里失去勞動能力的老人每月可領取數(shù)百元的補助,把病人們納入縣上十大救助范圍,最大程度地減少了病人的開支。
曹桂英老人是村里的“元老”了,身旁無家眷,老家也舉目無親,1989年,由于病情惡化,她早早就去世了。何冰花了兩天時間,為他購買了香蠟紙錢和鞭炮等,并帶人上山砍柴,按照相關規(guī)定把她抬到集中安葬點實行“火葬”,整個入葬儀式都是他在一手操辦,雖然簡單,但處處彰顯出對逝者的尊重。
何冰的妻子常年患病,孩子上學,處處需要花錢。為了給妻子看病,供孩子讀書,他已經(jīng)舉債10多萬,連家里的房子都賣了,一家人則擠在一間倉庫里生活。出于何冰的實際情況,相關部門曾考慮把他調(diào)到縣城,以便更好地照顧家庭,但都被他婉言拒絕了。他只有一個理由:“離開他們(村里的老人),我不習慣?!?/span>
做得都是些“小”事情
“5.12”地震發(fā)生時,何冰正在喬莊辦事,親眼看到了周圍的建筑傾刻間垮塌,當時的情景慘不忍睹。他第一反映就是馬上趕回村里,因為那里有很多活動不便的老人。當他流淚告別妻子說“我去去就回?!闭f完推開妻子,疾馳而去?;卮逋局?,余震頻頻不斷,連續(xù)步行8個小時終于到達了目的地。麻風病人唐繼松不幸遇難,病人全部驚慌失措,他及時疏散群眾到安全地帶,一邊組織工作人員對逝者進行安葬,一邊對老人們進行心理安慰。叮囑完大家,他轉(zhuǎn)身又消失在了大山深處,去準備這些生活物資。接下來的日子,他還全力投入災后恢復重建中,選擇安置點,修房,解決病人急需的用水用電等一系列問題,積極向上級爭取資金,把相關救災物資及時送到病人手中。
“其實我真的也沒做什么?!边@是何冰對記者講的最多的一句話。在縣委政府的大力幫扶下,在何冰的堅持和努力下,麻風村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柏油路直通村口,病人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觀,住上了第三代新房,電視、DVD、卡拉OK一應俱全。經(jīng)常還有人開車來賣雜貨,病人們不出村即可買到所需的生活物資。沒事時,大家坐在院壩里打麻將,下象棋,……看著一張張幸福的笑臉,何冰心里甭提多高興了。
來源:四川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