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06-28 16:34 | 來源:中國文明網 2016-12-27 | 查看:1310次
人物故事:
吉洛衣羅,1973年生,彝族,雷波縣西寧鎮(zhèn)羅山溪鄉(xiāng)光輝村村支部書記。一個柔弱的女人,用“寬闊”的雙肩一頭挑起村民,一頭挑起學生。
“請組織相信我,在我的帶領下我要讓光輝村變個樣。”這是雷波縣西寧鎮(zhèn)光輝村吉洛衣羅在2007年村委會主任任職時的承諾,2010年當選為村支部書記。如今走進光輝村,以前的茅草房早已不在,這里有著實施彝家新寨后煥然一新的房子,有著走上去再也不深一腳淺一腳的水泥入村路,有著正在修建的新學校,豬兒在豬圈里歡快地跑來跑去,山坡上的羊羔休閑地吃著青草……
“是她,救了我和孩子的命!”
“喂,衣羅書記,快來幫幫我,我快生了?!?013年9月16日,光輝村朱坪組額其補巫打電話給吉洛衣羅焦急地請求她的幫助?!昂?,我馬上過來?!奔逡铝_掛斷電話后,迅速趕往額其補巫的家,因光輝村離西寧鎮(zhèn)相隔較遠,由于交通不便,加上額其補巫預產期提前,沒有辦法往醫(yī)院送了只能在家里接生。
吉洛衣羅召集附近的幾個婦女一起幫忙,打水的打水,消毒的消毒,大家都在忙碌著。經過辛勤努力,孩子終于生出來了。
“衣羅書記,不好啦!你快來,快來?!币粙D女焦急地說道。
“怎么了?”正在處理孩子的吉洛衣羅問道。
聞訊,大家都跑了過去。“胎盤出不來,這可如何是好?”大家都很著急。
“別愣著,快去把你們當家的都叫來,再找?guī)讉€身強體壯的,大家換著背額其補巫,必須馬上到鎮(zhèn)上去?!奔逡铝_立即吩咐道。
就這樣,吉洛衣羅和四個男的輪流背著額其補巫往西寧鎮(zhèn)上走,一路上,汗水浸濕了衣服,可每個人都不敢停歇,深怕一個鮮活的生命就此消失在自己的背上。
經過一個多小時,終于到達了羅山溪鄉(xiāng)上,之前聯(lián)系好的面包車已經在那里等候。當?shù)搅宋鲗庢?zhèn)上時,醫(yī)院看眼前情形,建議馬上送到宜賓市新市鎮(zhèn)去。此時,西寧到新市正在修路,這可如何是好?看著一直在流血的額其補巫,“我馬上聯(lián)系一艘船?!奔逡懒_當機立斷。
幾經波折,才趕在天黑前到達新市鎮(zhèn),醫(yī)生們迅速將胎盤拿出,可由于失血過多,吉洛衣羅只好又把額其補巫送到綏江。吉洛衣羅一直陪著額其補巫,其實她心里也在糾結著,自己的孩子才5個月,就這樣跟著自己奔波,很不應該。可是看著虛弱的額其補巫,她的心又軟了,同樣是女人,同樣是母親,怎可眼睜睜地看著剛從鬼門關走了一遭回來的她無人照顧,自己得看著她完全脫離生命危險才能離開。
“三天里都是衣羅書記幫著我擦身、打飯、換洗衣服……”說著說著,額其補巫回想起當時的情景,潸然淚下。
“她不光幫我度過了難關,我們村子里的立者喜爾也是在她的幫助下才順利生下孩子?!鳖~其補巫告訴記者,吉洛衣羅不光是村支部書記,還是光輝村朱坪小學的代課教師,去年9月立者喜爾要生小孩了,可是錢不夠。吉洛衣羅就把她平時的積蓄都借給立者喜爾了,以至于她自己都沒有買到保險?!百I保險要9萬多,衣羅書記都已經向親朋好友借好了錢,準備給自己一份‘保障’,可是誰知她就是這么心善呀!”額其補巫說。
“是她,讓我們的孩子有學上!”
現(xiàn)年43歲的吉洛衣羅,是一名基層共產黨員。1992年初中畢業(yè)后,她憧憬著邁入高中的多彩生活,可由于家境貧困而與高中、大學無緣。
“衣羅,你看村里的孩子十多歲了還不愿意去讀書。你是村子里唯一上過中學的,我想請你教教他們,這樣的話他們就不用走幾個小時的山路去中心校讀書了。”光輝村村支部書記羅玉林看著衣羅在家也沒有什么事做,想讓她把在學校里學到的知識都傳授給光輝村的每個孩子。
吉洛衣羅想著自己對于讀書的渴望,她深知這些孩子和她是一樣的,而光輝村會說漢語的人更是寥寥無幾,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狀,為了能讓更多的人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吉洛衣羅同意了村支部書記的提議。1992年9月1日,光輝村第一所小學開班了,村民們歡天喜地把15名小學生送到臨時搭建的一個竹子搭成的一個“教室”里,15名學生終于在家門口上學了。吉洛衣羅正式成為了一名代課教師。
自2012年實施營養(yǎng)餐以來,朱坪小學享受著企業(yè)供餐,每天中午吃火腿腸、雞蛋、牛奶的惠民政策。吉洛衣羅想長期吃這些也不行,就和羅山溪中心校商量實行食堂供餐,可人數(shù)較少不能單獨安排工人成為棘手之事。吉洛衣羅想只要孩子們能吃到熱騰騰的飯菜,工人就自己當了吧。就這樣,2014年11月5日吉洛衣羅五點就起床開始燒火、煮飯、炒菜。弄好后就放鍋里熱著,中午朱坪小學的13個孩子第一次在學校里吃上了一頓熱騰騰的飯菜。從此,五點起床也就成了吉洛衣羅的習慣。
這一代就是24年,一個女人把最美好的年華都獻給了光輝村,讓這里的孩子汲取知識的營養(yǎng)。
“是她,讓我們看到了脫貧的希望!”
光輝村坐落在四面環(huán)山的山頂上,只有一條3.5米寬的山路通向外界,是一個純彝族貧困村。全村共有157戶,其中41戶貧困戶,167人,是2017年的脫貧村。
由于生活環(huán)境十分惡劣,村里的小伙便很難娶到媳婦,即便有村外的姑娘愿意嫁進來,可高額的彩禮令人瞠目結舌,于是絕大部分小伙只好在外“倒插門”,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弱病殘。吉洛衣羅擔任村支部書記后,狠剎這種不正之風,讓彩禮控制在8萬5000元以內。還教會村民學會使用洗衣機,讓村民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讓村民積極向“四個好”靠近。
要致富,先修路。2008年,吉洛衣羅帶領村民修通了微來角組合黎基坪組的4.5公里硬化路。
隨著脫貧攻堅號角的吹響,吉洛衣羅深感身上的擔子更重了,她時時都在想村子到底靠什么來脫貧呢?結合光輝村實際,她決定帶動村民發(fā)展種植業(yè)和養(yǎng)殖業(yè)脫貧致富。光輝村現(xiàn)有羊400多只,牛有70多頭,已栽下核桃464畝,還準備嫁接核桃2300株……
“我們這里一到冬天,氣候非常寒冷,以前村民都是靠打筍子賣錢,一季下來也就4000元左右的收入。衣羅書記干的好,大家的日子才越來越好了?!贝迕窦獱栕羰f。
好人寄語:我是山里的孩子,我無法走出這座大山,但我不會讓我的孩子再在山里受苦,不會讓山里的村民繼續(xù)受窮。當我想放下的時候,總有一個聲音在我耳邊說,“堅持一下子”,前面就到了。
道德點評:吉洛衣羅,扶貧先扶智,把最美好的年華都獻給了孩子和村民。時刻把他們的冷暖放在心里,落實在行動上。帶領村民發(fā)展種養(yǎng)殖業(yè)。實施彝家新寨建設項目,帶著村民投工投勞修建通村公路。就是這樣一個女人,擔任村支部書記6年,她要讓村民們都住進了好房子,過上了好日子,養(yǎng)成了好習慣,形成了好風氣。
來源:四川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