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06-18 17:58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7年5月 | 查看:823次
人物故事:
雷祠倫,男,漢族,隆昌縣黃家鎮(zhèn)九龍村人,中共黨員,生于1965年5月,1989年參加工作即在九龍村任村計生專干,后于1993年任九龍村支部書記,2002年至今為村文書。
二十多年扎根在農村,九龍村的人,九龍村的地,他都熟稔于心?!拔掖饝藥ьI大家一起共同致富”,為了兌現(xiàn)這句承諾,老雷用了三十年來踐行自己的誓言。近三十年的農村工作,給予雷祠倫同志豐富的經(jīng)驗,他團結班子成員,努力提高村支部的凝聚力、公信力;加強黨員管理,積極培養(yǎng)教育入黨積極分子,堅持原則、嚴格把關,發(fā)展黨員;狠抓發(fā)展,承包土地,發(fā)展柑橘種植,帶領群眾走上富裕路;積極爭取項目資金,不斷改善村基礎設施建設,努力解決“行路難”“灌溉難”的問題。
“農村工作不能光說不干,要干就干出個名堂,要讓群眾信任你”,這是雷祠倫同志自工作以來說過最多的一句話。自1993年擔任村支書以后,他更加感覺到肩上擔子的重量。他深知村黨支部有沒有戰(zhàn)斗力,村干部在群眾心里有沒有威信,關鍵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團結,在處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開、公平、公正。為了搞好支部團結,他始終堅持以大局為重,做到不利于團結的事不干,不利于團結的話不說,他更是把團結作為凝聚力量的前提,堅信團結出戰(zhàn)斗力,團結出政績,日常生活工作中盡力維護班子團結,遇到事情都會征求每個支委成員以及群眾代表的意見和看法,不搞一言堂或個人說了算,對于村內重大事項的決策,和群眾關心的重大事情,堅持做到辦事公正,處事公平,要事公開,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閡和疑慮,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面對一個有1400余人,旱地居多的貧困村,加之,由于過去村集體經(jīng)濟薄弱、基礎設施落后,行路難、灌溉難等問題日益突出,給群眾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不便,積累了許多矛盾。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和班子成員一起時常入戶走訪群眾,把解決好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在充分發(fā)動群眾的同時,想方設法跑項目,千方百計爭資金,加大對農業(yè)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使全村基礎設施和整體面貌都有了很大改觀。針對群眾“行路難”的問題,積極爭取上級項目資金,用足用活“一事一議”政策,發(fā)動群眾自籌,修建硬化公路;針對農業(yè)“灌溉難”的問題,他積極爭取縣水務局項目的支持,努力新增、維修堰塘,以擴大有效灌溉面積,讓更多群眾獲益。
有人說:農村干部是全才。這話用在雷祠倫身上最確切不過了。作為一名基層村干部工作者,他清楚發(fā)展才是硬道理,只有經(jīng)濟上去了,實力增強了,村民富裕了,黨支部說話才有分量,辦事才有根基。為了找準促農增收的路子,他帶領班子成員,充分發(fā)動黨員群眾依據(jù)村情、民情和所處的地理優(yōu)勢,討論分析全村經(jīng)濟發(fā)展的形勢,為村里的發(fā)展出主意、想辦法。為發(fā)展村集體經(jīng)濟,帶領群眾致富,他承包了村上的土地,自己帶領村組干部并發(fā)動村民栽種柑橘,發(fā)展過程柑橘種植的過程中,遇到方方面面的困難,他都任勞任怨、不計代價地努力解決。老百姓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他要帶領更多的人投身到這項事業(yè)中來,他將目光落到了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的身上,一方面堅持標準、嚴格把關,努力優(yōu)化年齡、文化結構,傾向于從率先致富又能帶領和幫助群眾致富的致富帶頭人中發(fā)展黨員;傾向于從知識分子和退伍軍人中發(fā)展黨員。堅持把黨員日?;顒幼鳛閷θ朦h積極分子進行經(jīng)常性教育培訓的重要載體,定期對入黨積極分子學習情況進行考核,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學習心得、思想?yún)R報及時存入檔案,作為向黨組織推薦重點培養(yǎng)對象的依據(jù)。一方面按照黨員管理工作制度,對現(xiàn)有黨員加強管理。不斷提高黨員思想覺悟和政治素質,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既要提出符合時代發(fā)展要求的先進理論,用先進理論武裝黨員頭腦,指導工作實踐,又要根據(jù)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適時開展主題實踐活動,為黨員增強黨性鍛煉、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創(chuàng)造條件。
如今,九龍村的交通改善了,群眾生活水平提高了,基層黨組織與群眾的關系拉近了,村容村貌得到了較大的改變,但是九龍村仍然發(fā)展靠后,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任重而道遠。他的年紀慢慢大了, 但他并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而是繼續(xù)擔任村文書一職,繼續(xù)為九龍村的老百姓服務。
在當前的新形勢下,他明白脫貧攻堅是中心工作,而村干部是聯(lián)系政府與群眾的橋梁。他不忘初心,積極主動配合村書記工作,認真開展農村脫貧情況調研走訪,掌握貧困戶住房、上學、就醫(yī)、致富等最迫切解決的問題,及時向鎮(zhèn)村等上級單位反饋相關情況,盡快解決貧困戶需求和困難。對收集到的社情民意進行綜合整理和分析,及時反映給鎮(zhèn)脫貧辦,使鎮(zhèn)政府及時了解群眾意愿,為政府扶貧工作提供參考,使精準扶貧更有效率。
雷祠倫的工作贏得了廣大村民的尊重,群眾感謝他,因為他是一個干工作不講條件、不講代價、不怕吃苦的農村干部,因為他是一名誠實守信、心系群眾、關愛弱者的黨員干部。 他用自己平凡的舉動,幫助那些貧病幼弱者,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在普普通通的工作崗位上,讓自己的人格得以升華,讓愛與付出成為成了他人生的主旋律!
來源:四川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