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06-04 14:52 | 來源:中國文明網 2008-10-01 | 查看:1332次
沈保平是無為縣高溝鎮(zhèn)群英村農民。從1988年起,沈保平就開始進行水產品的儲運與銷售業(yè)務,被譽為“螃蟹大王”。近幾年,沈保平聘請了安徽農業(yè)大學教授為技術指導,合作進行安徽省重點保護魚類胭脂魚的研究。他決定,盡自己所能增加胭脂魚種群,絕不利用國家保護動物賺錢。
胭脂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長江流域特有物種,由于群體少,繁殖成活率不高,單憑自然增殖,很難在短期內使種群明顯增加。沈保平為了尋找胭脂魚親本,多次前往武漢、鎮(zhèn)江,與長江流域幾千名專業(yè)漁民簽訂了收購協(xié)議。為了保護長江生物物種資源,他謝絕了別人出資數(shù)十萬元高價收購胭脂魚親本的要求,并自籌資金專門從事胭脂魚魚苗繁殖。功夫不負有心人,胭脂魚繁殖取得了成功。沈保平于2005年、2006年共向長江放流胭脂魚魚苗7.25萬尾。去年4月22日,沈保平又一次性放流魚苗15萬尾,為保護長江名貴珍稀魚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點評:
沈保平的事跡不會給人驚心動魄的震撼,卻讓人由衷地感動。
他對“義”與“利”有著冷靜的選擇。作為商人,他視胭脂魚為珍寶,幾十萬元不為所動;作為公民,他視國家利益高于天,將辛苦培育的魚苗放流長江。他對自然生態(tài)有著執(zhí)著的追求。胭脂魚雖小,卻關系著長江的生物種群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三年放流20多萬尾魚苗,也許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什么,但其“愚公”般的執(zhí)著,卻讓人看到了生態(tài)修復的希望。身為農民的沈保平,堅持科技興農、科技富農,展示了新農民的風采。
來源: 安徽省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