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06-03 19:22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08-10-01 | 查看:1947次
何志城是南陵縣何灣鎮(zhèn)丫山村人,生于1929年4月,1950年12月入伍,1956年入黨,1958年轉(zhuǎn)業(yè),1983年12月退休。在部隊提干,三次榮立三等功。1988年12月妻子退休后全家遷回原籍。從1974年9月他開始走向社會宣講革命烈士事跡,到目前為止已到達29個省、直轄市、自治區(qū)的670多個縣(市),260多支軍警部隊,360多所高等院校,7000多所中小學校,已宣講7660多場,聽眾350多萬人次。在安徽106個市縣宣講1380多場,聽眾達46萬多人次。
一、革命先烈為國捐軀是我宣講的精神支柱
1974年8月,何志城同志出差到江西省南昌市,在瞻仰江西省革命烈士紀念堂時,他被革命先烈英勇獻身的事跡深深感動了,立志要把革命烈士的事跡宣傳于社會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的想法。一連六天,他早早地等候在大門口,進堂后,認真聽講,仔細觀看,詳細記錄,到工作人員下午下班時他仍不肯離去。六天時間他用16K紙抄了83頁約三萬字,工作人員被他的專注精神打動,破例贈送了一套紀念堂內(nèi)革命烈士事跡資料。他如獲致寶,回家后就認真整理,學習領會。他妻子見他這般著迷,很驚訝。他說:“革命烈士的事跡太感人肺腑了,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毛主席一家先后犧牲6位親人。江西省在戰(zhàn)爭年代共犧牲了25萬多革命烈士,有的烈士連姓名都沒有留下,這種為國捐軀的獻身精神可歌可泣、可敬可學,我要讓更多的人以及子孫后代永遠銘記在心?!苯?jīng)過一番準備后,他在單位附近聯(lián)系了一所小學進行宣講,由于缺乏經(jīng)驗,加上只有高小文化的他,只能照本宣科,第一次宣講不太成功。為了提高自己的宣講能力,他拜學校老師為師;為了學好普通話,他認真聽廣播,邊聽邊學邊練;為了能熟記資料脫稿宣講,他利用點滴時間練習,就連平時走路也放開嗓門大聲背誦,單位同事和路上行人都以為他得了神經(jīng)病,見到他都離得遠遠的,經(jīng)過反復的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當他再次登上學校講臺時,終于能脫稿宣講??吹綄W生們個個表情凝重,晶瑩的淚珠不斷從他們的臉頰滑落,他也感動得熱淚盈眶。他堅信,如果千千萬萬的人聽了宣講,定會倍加珍惜今天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加熱愛祖國,刻苦學習,勤奮工作。
二、傳頌革命先烈事跡,他義無反顧
因為當初的執(zhí)著,何志城同志從此將義務宣講革命烈士事跡作為自己的終生職業(yè)。30年來,為了宣講,他所遭受的挫折和打擊數(shù)不勝數(shù),但他都一次次挺了過來,越挫越堅,越挫越強。
何志城同志的宣傳方略是:充滿信心、下定決心,培養(yǎng)毅力、研究方法,力爭主動、理直氣壯,堅持不懈、中華紅遍。
剛開始宣講時,鄰居說他神經(jīng)有問題,親朋好友也不支持。他的女兒為了阻止他外出宣講,先后數(shù)次將他的講稿和資料隱藏起來。為了找到講稿,他在家里撬掉了幾把鐵鎖,一年冬天,大女兒何曉寧又一次將他的講稿和資料藏了起來,他急得夠嗆,怎么求她們都沒有用。情急之下,他硬是苦干一天一夜,將1萬5千多字的講稿默寫出來了?!拔母铩逼陂g,他因為宣講,曾先后被公安機關(guān)關(guān)押、審查過10次,其中最長的一次是被南京市收容所關(guān)押了16天。當他出來后,又繼續(xù)宣講。他常想,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面對困難,應該具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精神,勇往直前,永不回頭……
因外出宣講要影響本單位的工作,單位有人說他不務正業(yè)。他先后七次失去了晉級增資的機會,還被扣發(fā)了6個月的工資。他安慰妻子說:“我家的生活和人家比是苦了些,但和那些為革命獻身的先烈比,已是很幸福了,何況生活苦一點對孩子們來說未必不是好事?!彼肴プ约汉⒆拥膶W校去宣講,孩子們都極力反對,說我要去他們學校宣講,他們就不去上學,原因是孩子們聽別人說他是“政治瘋子”。有人建議他妻子領他上精神病醫(yī)院好好看看,還有的干部家屬竟勸他妻子和他離婚。為了宣講內(nèi)容更充實、生動,他每年除了訂閱一些報刊雜志,還想方設法到各地烈士紀念館、烈士家鄉(xiāng)、革命老區(qū)搜集整理有關(guān)資料,曾先后去過29座革命烈士紀念館瞻仰過。在他家里看不到像樣的家具電器,屋子里大都是革命烈士資料圖片。隨著宣講場次的增多,宣講內(nèi)容的充實,他覺得應該到更多的地方去宣講。一年四季,他都是身穿黃軍裝,腳蹬解放鞋,背著背包,手提資料書包,每年學校開學出門,學校放假回家,春夏秋冬30載,講了一年又一年。一次在武漢,天下著小雨,為了趕路,一腳踩到塑料袋上,猛地一滑,跌倒在地。當時,頭腦中第一件事就是尋找他的資料書包。還有一次在中國人民大學門前,因下班時間人多,他為了給自行車讓路,絆倒在鐵鏈上……餓了泡方便面,困了累了,打開行李包就地休息,住車站碼頭是常有的事。這些困難他都能克服,難的是單位無人理睬,常被拒之門外。1985年9月,他第一次到北京宣講時,聯(lián)系了18所中小學,只有6所學校同意接受他宣講。有的以為他借宣講搞推銷,有的把他當騙子,就在這樣情況下,他沒有退縮。1988年他在北京宣講時,突然接到家中的加急電報,說84歲高齡的母親病危。當時,他已經(jīng)在北京海濱區(qū)預約好了35所學校,他想,生與死是自然規(guī)律,不會因為我在身邊,老人就能長命百歲,何況家中還有弟弟妹妹,忠孝不能兩全。他堅持講了29所學校,剩下6所時,家信說老母親已經(jīng)快不行了,他只能忍痛和這幾所學校一一道謝致歉,匆匆趕到家中老人就與世長辭了。1997年正月初六,老伴在家中跌到,搶救無效也去世了。安葬完妻子后,他強忍著悲痛又踏上了宣講之路。2004年11月4日,他唯一的兒子開貨車路過宣城廣德時,不幸遇車禍身亡,正值英年,才41歲。遠在江西樂平市宣講的他得知兒子“病重”的消息后,于第二天趕到宣城。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他怎能不悲痛!家人和親友都紛紛勸他,不要再到外面跑了,否則傷心還會傷身體的。他對他們說,天災人禍,不可抗拒。妻子和兒子生前都支持我的宣講事業(yè),現(xiàn)在他們走了,我只有繼續(xù)宣講,才能減輕悲傷。很快他又重返江西上饒地區(qū)宣講。
何志城同志總是保持著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有一次在河北省宣講結(jié)束住旅館時,服務員見他年歲已高不敢接待他,他對服務員說:“雖過七旬,歲數(shù)不大。留我住宿,不必害怕。去過新疆,到過北大(北大荒)。在世宣傳,死了火化?!狈諉T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熱情地留他住宿。
何志城同志拿95%的退休工資,大部份用于宣講的路費、住宿費。30多年來用于宣講費用已達5萬余元,捐給希望工程、烈士紀念館等公益事業(yè)11000余元。有人說他瘋說他傻,其實他不瘋也不傻,他只是為后人世世代代不忘革命先烈,不忘我黨我軍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使我們國家后繼有人,牢記傳統(tǒng),自強不息。
三、掌聲榮譽催我宣講永不停息
幾十年來,他越講越覺得先烈偉大,黨旗鮮艷。先烈們的人生雖然短暫,但卻異常精彩,這正是我要學習的,也是我義務宣講的動力源泉。無論在校園、部隊、機關(guān)和企事業(yè)單位,我每次宣講都能激起聽眾強烈的反響,都能聽到熱烈的掌聲,都能看到感動的淚花,這就是對我最大的激勵和鞭策,這也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一位轉(zhuǎn)業(yè)軍人的人生價值所在。
1984年6月,在新疆昌吉州干休所宣講時,三位老紅軍不顧年邁,激動地把我抬起來,連聲叫好。1985年10月22日,北京海淀區(qū)六一小學校外輔導員、老紅軍李奎在留言中寫到“學習你宣講共產(chǎn)主義”。黑龍江省鐵力市文化局的一位領導趙昕在信中寫到:“20年前我還是一名學生時,就聽過您的宣講,多年以來,革命烈士的精神一直激勵著我,使我走上了領導崗位。如今,我的孩子已經(jīng)長大上中學了,我多么希望您能再來鐵力,給孩子們講講烈士們的事跡啊?!睆埶嫉律八诘牟筷牭囊晃粦?zhàn)士聽了宣講后,深有感觸地說:一堂傳統(tǒng)課,使我終身受,今天若沒聽的話,不只今天后悔,而是一輩子的遺憾。
三十年的宣講,他得到了各級黨組織和政府的表彰,多次被評為市、縣“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南陵縣“精神文明十佳人物”,蕪湖市“雙擁先進個人”,“安徽省老干部先進個人”,“2004年度安徽省十大新聞人物”,“全國關(guān)心下一代優(yōu)秀工作者”等;被授予蕪湖市“國防教育特別貢獻獎”,南陵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特別貢獻獎”。今年一月,中共蕪湖市委、市人民政府、蕪湖軍分區(qū)又決定授予我“新時期紅色經(jīng)典宣傳員”光榮稱號?!度嗣袢請蟆?、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防報》、《安徽日報》、《北京青年報》等60多家媒體報道了宣講事跡,南京軍區(qū)《人民前線》報把宣講革命烈士事跡作為重大典型進行宣傳,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為我做了長達25分鐘的專題節(jié)目。
面對榮譽,他說我總是感到受之有愧。先烈們?yōu)榱耸聵I(yè),為了祖國的新生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把自己最寶貴的生命都奉獻了出來,我和他們相比實在是太渺小了。我已經(jīng)76歲了,將當初的“681工程”提升為“885工程”,也就是從1974年9月至2008年要到800個市縣,宣講8000場,聽眾達500萬人,高等院校500所,軍警部隊500支。我想我是能夠做到的,也應該做到。
他說:我是一名老黨員,長期在基層工作,沒有為黨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我始終認為共產(chǎn)黨員的一切作為都是和黨的事業(yè)聯(lián)系在一起的,黨旗在哪里,我們就應該戰(zhàn)斗到哪里。共產(chǎn)黨員的生命有長短,但共產(chǎn)黨員的生命每天都要精彩。只有這樣才能防腐拒變、永葆先進性,才能為黨旗增光添彩,才能無愧開共產(chǎn)黨員的光榮稱號。我覺得健康,我覺得愉快,我覺得大有作為!
來源: 安徽省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