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04-28 21:36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5年3月 | 查看:1040次
?
人物故事:
吳堅,原雙城區(qū)新興鎮(zhèn)新民村村委會主任。村民心中的“好村官兒”。
2008年9月20日,55歲的吳堅面對2000多選民深深地鞠上一躬。這深深一躬,跨越整整30年,也開啟了他此后6年的村委會主任生涯,直至生命的終點。2014年6月5日上午,吳堅在為村里辦事的途中,意外遭遇車禍不幸殉職。61個年輪的生命,永遠融入他深情愛戀的故鄉(xiāng)泥土——
誰能整理好這個爛攤子,吳堅是無可爭議的人選。
吳堅是土生土長的新興人。上世紀五十年代,吳堅的父親被打成“反革命”,下放回到老家。受多種因素影響,吳堅的學習止步于初中階段。但虛心學習的吳堅很快就當了生產(chǎn)隊的技術員,并很快被調(diào)到公社從事農(nóng)技推廣工作。此后,吳堅對玉米育種達到癡迷的程度,竟然辭去種子站長職務,回家專門從事種子研發(fā)。歷經(jīng)10多年努力,吳堅的豐禾玉米良種,成為黑龍江南部地區(qū)當家品種,并行銷東北四省區(qū)。
2005年,吳堅出資28萬元,為鄉(xiāng)里購買三臺垃圾清運車和一臺鏟車,使新興鄉(xiāng)成為雙城市第一個機械清運垃圾的鄉(xiāng)鎮(zhèn)。
2006年秋天,吳堅出資8萬元,為他出生的趙家屯屯內(nèi)鋪上砂石路,并安上路燈,高興的村民放了一宿鞭炮,那盛況甚至超過年三十。
2007年春天,吳堅接到鄰村30多村民的聯(lián)名舉報信,舉報村里的6個村民涉嫌強奸本村一個患有精神病的婦女。吳堅憤怒了,他以人大常委的身份來到這個村進行調(diào)查,然后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雙城市政法部門高度重視,經(jīng)過幾個月的審理,終于將那6個村民繩之以法。
這一年的秋天,村里的湯奎山和金純爽兩個農(nóng)戶的連脊房攤上火災,房屋財產(chǎn)瞬間化為灰燼。吳堅趕到現(xiàn)場,一邊勸他們“只要不傷人就沒啥大不了的事兒”,一邊打電話通知公司趕緊送來1萬元現(xiàn)金,幫助兩家先解決吃住問題。然后,他派人接來水泥沙子,又到村里建材商店賒些建材。沒幾天,在吳堅和村民的幫助下,兩戶村民的新房就蓋了起來。
從2001年起,吳堅的種業(yè)公司每年拿出20多萬元良種,無償捐送給雙城市貧困老軍人、老模范、老干部和老黨員。吳堅說,我們的社會到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那些做出貢獻的老前輩們。
汶川地震舉世震驚。吳堅動員公司全體員工進行捐助,公司一次性捐助各類物資及資金超百萬元。他說,國難當頭、匹夫有責。
正是這些默默無聞的付出,逐步奠定了吳堅在人們心中的社會形象,各級組織和普通百姓也期望吳堅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于是,吳堅成為雙城市政協(xié)委員、常委,后來又成為人大代表和雙城市人大常委。甚至成為雙城市政協(xié)副主席、雙城市副市長(民主黨派)重點考核對象。
面對鄉(xiāng)黨委的鄭重推薦,吳堅似乎有些猶豫。一方面是正在快速成長的育種產(chǎn)業(yè),一方面是迫切需要改變面貌的鄉(xiāng)村;一方面是年收入數(shù)百萬計的種業(yè)公司,一方面是賬面空空的村集體;一方面是其樂融融的小家庭,一方面是積累多年的亂麻團。之前的歷任村主任,沒一個干到頭兒的。
再三思索后,吳堅向鄉(xiāng)黨委表示,只要村民們相信,我就嘗試一把,三年任期內(nèi),咋也能把新民村整個虎皮色。
9月20日,吳堅站在演講臺上,面對熟悉的父老鄉(xiāng)親們表達了他的心聲:“請你們相信,我不會辜負你們的希望?!痹跓崃业恼坡曋?,吳堅以1800多票的絕對優(yōu)勢當選第八屆村委會主任。
從2008年9月20日起,吳堅把整個身心投入到6年的村委會主任生涯中,直至生命的終點!
6年,吳堅爭取到1200萬元建設資金,完成12項重點建設項目。在吳堅的心中,新民村建設不是一個村,而是一個鎮(zhèn)甚至是一座城。
2008年9月,新民村有史以來最大的建設項目展開了,吳堅要把十多萬平方米的垃圾場變成文化廣場,還要趕在上凍前把主街的路燈安上。
治村先治人。吳堅想通過文化廣場,把村民們聚到相對高雅的場所,更想用健康的文體活動占領村民們的業(yè)余生活,村民們的空閑和精力有了健康的出口,村民們的精神面貌不就健康起來了嗎?
事情往往是想得容易干起來艱難。吳堅要干的兩個項目,村民們百分百舉雙手贊同,但80多萬元的資金卻沒有著落,村委會分文沒有,要干就得由吳堅本人墊付。
80多萬元的工程,也是一塊不大不小的肥肉。工程隊相繼找上門,吳堅的要求也極為苛刻,工程要干好不差錢兒,但有檢驗期,質(zhì)量合格分文不差,新民村從我開始沒有潛規(guī)則,你們該掙多少錢就掙多少錢。一些有點兒黑道兒背景的人找到吳堅:“這塊的活兒都由我們承包,你吳堅也不能例外?!薄肮こ陶袠?,你我都不能例外?!薄拔覀兏刹簧险l也干不了?!薄笆菭攤儍海銈兙蛣潡l黑道兒給我吳堅看看,誰耽擱新民村的大事兒,我就把誰送到他該去的地方?!?/p>
2008年的國慶節(jié),新民村文化廣場開張了,致富路路燈也亮了。廣場上,籃排球場同時啟用,新建的小二樓是村民活動室,吳堅將一樓的窗戶改成電視窗口,村民可以盡情地卡拉OK。
新農(nóng)村建設的第一要務,是發(fā)展生產(chǎn)。
吳堅通過努力,在新民村建立了市級農(nóng)業(yè)科技園區(qū),他想把科學種田的理念,融入村民的種植養(yǎng)殖生產(chǎn)中。新民村周邊有幾十家工廠,吳堅經(jīng)常跑到工廠聯(lián)系用工事宜,盡量為村民尋求合適的用工崗位。新民村環(huán)境好了、客流量大了,吳堅就鼓勵村民開辦飯店、旅店、商店等各種服務,小小的新民村忽忽拉拉地興起上百家各類小買賣。
有人說,如今的社會只要你不懶,就一定找到致富的門路。但事實卻是,相當一部分村民,因為疾病、智力等因素,就是陷在貧苦的日子里不能自拔。
吳堅當上村主任,他知道自己每年的工資加獎金差不多有3萬多元。他悄悄地地告訴村會計陳化樓:“工資就放在你那兒,誰家有個為難招災的,就拿錢給他們?!睆哪菚r起,吳堅的工資就成了“救急金”。
在整理吳堅的遺物時,老陳含著眼淚把筆延續(xù)6年的賬目保存起來,那里面的每一張單據(jù),都有吳堅的簽名。6年了,厚厚的單據(jù)支出的不僅是20來萬元現(xiàn)金,更是吳堅在他人生最寶貴的年華里,奉獻給困難戶們的一腔熱血。
2010年秋天,全村最“有名”的貧困戶高永德搬進了新居,三間大磚房紅彤彤的新民村,锃明瓦亮的塑鋼窗晃得人睜不眼睛。高永德說,沒有吳堅,他這輩恐怕住不上新房了。
村民金世范也是救急金的受益者。前年一天晚上下大雨,吳堅摸黑冒雨來到他家,連拉帶拽地把他們趕出危房。吳堅用村里一處空閑房置換了金家快要倒掉的房子,并用救急金進行簡單裝修。
新民村有十多戶極貧戶和殘疾戶,但純靠邊村里救濟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吳堅想到上邊的相關政策,他跑遍鄉(xiāng)里市里,弄明白了政策依據(jù),然后叫上鎮(zhèn)民政助理,挨家挨戶地調(diào)查整理材料。
規(guī)劃新民村的兩條新道路,并進行連片開發(fā),積極爭取政策扶持。在吳堅的生命倒計時里,鏗鏘作響的是他要實現(xiàn)宏偉藍圖的堅定腳步……
來源:黑龍江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