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04-14 20:46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5年2月 | 查看:1255次
人物故事:
李男,男、21歲、雞西市環(huán)衛(wèi)局收費管理處管理員。
20年前,父親因公致殘,年幼的李男承擔起照顧父親的重擔,日復一日地精心侍奉。多年來,李男還要照顧患有腔梗的奶奶和患有尿毒癥的爺爺,每周都從外區(qū)把爺爺接到市里進行腎透析。幾年前,他的叔叔在井下受傷,他又幫助嬸嬸照顧叔叔。面對生活的力,李男無數(shù)次的告訴自己“要堅強、要自立、要有擔當”,默默地詮釋著親情與真愛。
自小父母離異, 10歲起隨父親和爺爺、奶奶生活,父親身患疾病,20年前父親因公致殘,右腿截肢,自理困難,整日躺在床上,呻吟不斷,年幼的李男硬是一遍一遍地鼓勵他,一勺一勺喂他稀飯,一帕一帕地為他洗臉,為他擦洗。病痛折磨著爸爸20多年,這樣的日子日復一日,2012年,災難又降臨在了這樣一個已經(jīng)傷痕累累的家庭中,李男的父親又被檢查出患有腦膜炎、骨結核和肺結核。多年來,他獨自挑起家庭重擔,敬父孝祖,精心侍奉,他每天都重復著為父親服藥、按摩;有時還通過一些報刊和電視廣告,為父親四處尋藥問方,減輕父親的痛苦和控制他的病情。盡一份孝心,承一份孝道,安慰父親受傷的心靈。他的一舉一動都為父親解除病痛和身體康復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幫父親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態(tài)配合治療。2012年10月父親因病情嚴重不得不住院治療,李男向單位請了假,照顧父親,每日三餐,早5點起來給父親洗漱完出去買飯,晚覺前給父親擦身體做按摩,住院期間,父親病情惡化,轉院到了哈爾濱市呼蘭區(qū)住院,1000多元的退休金遠不夠看病、治療所需;父親住院期間李男在醫(yī)院做過衛(wèi)生員、電梯員,給患者做過護工,用賺來的微薄收入來維持父親基本的醫(yī)藥費用。李男的爺爺奶奶年歲已高,身體也不好,奶奶患有腔梗,爺爺也被檢查出患有尿毒癥,李男在不耽誤工作的情況下都在醫(yī)院陪著爺爺,還得抽出時間回家給奶奶爸爸做飯,醫(yī)生告訴李男爺爺需要長期透析、需要大額的透析費用,這無疑是給原本生活拮據(jù)的家庭又雪上加霜,生活重擔全部壓在這個年僅21歲的小伙子身上。有時李男覺得生活讓他透不過氣,壓的他無法呼吸,他曾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自己偷偷的抹過眼淚;也曾在看過其他伙伴都在享受母愛的時候思念自己的媽媽;更曾抱怨過老天為什么如此對待自己……但面對接踵而來的困難,李男不能低頭、不能悲觀、不能埋怨,反到越來越堅強、樂觀和孝順。為了照顧體弱多病的父親,他把父親從外區(qū)接到自己的身邊,在市里租房進行照顧,同時每周還要到外區(qū)把爺爺接到市里醫(yī)院進行腎透析,在醫(yī)院里他都背著爺爺樓上樓下的檢查、開藥、血透,常常是一忙碌就是一身汗水,但他內心卻充滿幸福感。李男的叔叔是一名煤礦的采區(qū)工人,在2009年在井下工作中被煤塊砸到送往醫(yī)院急救,醫(yī)生說李男的叔叔是壓破神精,腰部以下癱瘓,這一噩耗給了李男嚴重的打擊。叔叔家中還有一個年僅15歲的妹妹,全家的生活來源都是靠叔叔的微薄工資,而如今叔叔又病了。壓力、壓力……呼吸、釋放……他想過放棄,可是一想到家里人他就堅強的挺過來了。在叔叔住院期間李男白天在醫(yī)院照顧叔叔晚上回家給三位老人煮飯、洗衣,原來220斤的大小伙子一下就瘦到了170多斤。為了給叔叔治病,他跟嬸嬸四處借錢,有時一走就是幾公里的路,腳磨起了泡,鞋磨壞了底兒,可他沒有放棄。看著在病床上呻吟的叔叔、看著泣不成聲的嬸嬸、看著年幼天真的妹妹、看著家里等著他的親人,他無數(shù)次的告訴自己“不能放棄、不能泄氣、不能悲觀,要堅強、要自立、要有擔當”。他常說“困難放在頭頂是壓力,放在肩上是負擔,放在腳下就是一塊墊腳石而矣,況且我能有機會回報父親和爺爺奶奶的養(yǎng)育之恩,這是上天給我一次修練靈魂的機會。吃苦就是吃補,行孝就是積福”。
來源:黑龍江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