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04-14 13:39 | 來源:中國文明網 2011-12-26 14:56 | 查看:1164次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村民的需要就是我們的工作”。房友仁自擔任北京市懷柔區(qū)北房村黨支部書記以來,時刻以這樣的理念鞭策著自己,在環(huán)境整治、文化活動、鄉(xiāng)風文明方面努力與村委會成員商討研究,制定一套屬于本村發(fā)展的方案,帶領一班人馬逐漸打造出了北房村“生產發(fā)展、生活寬裕、鄉(xiāng)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農村新面貌。
拆除違章 自當表率
近年來,北房村村民自家院落四周存在的“自建房”成為了人們眼中的違章建筑,同時也成為大型車輛通過的障礙,形成“綠色出行”的隱患。2011年8月,房友仁決定對違章建筑進行大規(guī)模查處拆除,他明白拆除違章建筑的困難程度,因為拆除違建必然會給村民造成經濟上的損失,違建者自然對拆違行為有著抵抗心理。作為一個村的黨支部書記,房友仁一方面要為村民著想,另一方面有必須堅持違法的行為不能做,違章的建筑不能存。為了調和矛盾,圓滿完成相關工作,他召集兩委班子成員仔細研討工作方案,建議提前做好違建者的思想工作,并將班子成員劃分成小組,帶領組員對村民進行反復勸說和教育,將違章建筑的危害、拆違的益處一遍遍地講解給村民,前期思想工作為拆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緊接著房友仁組織召開黨員大會及村民代表大會,在會上不斷重申拆違的必要,并表態(tài)要從自己做起,首先拆除親屬家的違章建筑。雖然遭到親屬的反對,但房友仁明確立場,絕不可能容許親人存在違章的行為,硬是將親弟弟家中的幾處建筑拆除了,為此,哥倆兒還鬧了矛盾。對于房友仁拆除親弟弟家中違章建筑的行為,村民都是有目共睹,再次召開黨員大會時,開始有人相繼在會上表明絕對支持村里的拆違行為。通過房友仁的努力和表率,2011年8月至今,北房村拆除違章建筑300余處,18600余平米,拆除過程中得到了大多數村民積極配合,使拆違順利進行。
環(huán)境整治 打造新村
房友仁深知村內的建設對鎮(zhèn)乃至區(qū)、市的影響,一個點的綠化建設做得好了,它的影響范圍將能輻射到周圍數倍乃至數十倍。為此,房友仁于2011年初開始加大環(huán)境整治力度,號召村民全體行動起來,自己也親力親為,與村委會成員齊上陣,分工合作,成立環(huán)境整治小組,對村內街道垃圾進行清理,路面硬化3萬余平米,并在村內實施綠化,使北房村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了極好的治理。針對一些村民的節(jié)水意識淡薄的現象,房友仁召開村委會,提出為村內每戶村民安裝了自來水表,幫助村民節(jié)約用水,得到了村委會成員的認同并付之行動。如今,村內的耗水量大幅度下降,房友仁同志為環(huán)境治理又做出一大貢獻。
為民謀利 保障經濟
“路邊攤”既占用道路資源,給人們出行帶來安全隱患,其經營的食品衛(wèi)生也不達標,這都是“路邊攤”應該被取締的因素。但作為一個村的書記,房友仁同志認為自己有責任為村民的生活及收入做出計劃與考量。在認真研究后,他決定在距離村委會東50米處改擴建一所農貿市場,并成立工程改擴建領導小組,房友仁自擔重任,成為監(jiān)督小組組長,監(jiān)督工程實施情況,保證市場建設的安全性和實用性。對于農貿市場的改擴建,一些攤販不理解,認為自己在道路兩邊進行自由經營很好,一旦進入市場,客流量少了,自己的產品賣不出去,沒辦法保證收入。房友仁同志就親自勸說,向他們講解擴建農貿市場對村民們的好處,不但能增加收入,更能保證行人的安全,是為自己和他人都謀了福利。現在,農貿市場投入使用,村民從中享受到了實惠,之前不理解的商販也是喜上眉梢,為改擴建集貿市場的行動豎起了大拇指。
不僅如此,房友仁更是對征地工作給予了鼎力支持。自2008年開始,雁棲開發(fā)區(qū)選擇在北房村進行征地,對此不少村民難以接受,征地工作進行得不是很順利,上訪事件時有發(fā)生。房友仁擔任書記一職后,首先解決征地問題,對村民耐心勸說,希望村民將眼光放得長遠些,支持征地轉非,改變村內原有的單一經濟模式,走出農田,自謀職業(yè),更鼓勵群眾自主創(chuàng)業(yè)。通過轉非,村民的思想拓寬了,致富方法增加了,北房村的經濟取得了新的成績。
大力支持 發(fā)展文化
在房友仁的主持下,北房村在村委會后院建成了文化活動室。房友仁認為,現如今的社會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但是卻仍然有些村民因循守舊,不能及時接受新知識,而且全民健身也是國家倡導的一項內容。于是在文化活動室建設方面,他率先提出要引進電腦設備,設立計算機室,給村民提供培訓的機會,并供村民上網學習;設置乒乓球室及籃球架等設備,鼓勵村民自主鍛煉。另外,房友仁還組織村委會成立體育鍛煉小組,幫助有興趣的村民成立舞龍隊和空竹隊。其中,舞龍隊參加過多項比賽,如今已經成為了北房村的特色體育項目之一。在環(huán)境熏陶下,有一些酗酒、不務正業(yè)的村民現在也找到了新的休閑娛樂方式,打籃球、舞龍、抖空竹豐富了他們的文化生活,北房村的鄉(xiāng)風日益得到改善,村民的素質得以提高,他們關心國家大事,對農業(yè)方面也有了專業(yè)知識。文明的鄉(xiāng)風在北房村悄然形成。
民主管理 和諧風氣
房友仁明白黨群關系對和諧村莊創(chuàng)建的重要意義,于2010年上任伊始就制定了適合本村民主政治建設的《八步法》,即涉及到本村重大事項的都需要召開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與會人員暢所欲言,發(fā)表意見和建議,為本村的建設獻計獻策。房友仁同志在黨員和普通村民之間成為了雙方的代言人,努力將雙方的意見以最易于接受的語言傳達給對方,近兩年的時間,北房村的黨員和村民一條心,在許多重大問題上的看法都是觀點一致,改變了以往雙方互相指責、互不理解的混亂局面,為民主、和諧打下了基礎。
如今北房村成為了經濟發(fā)展良好、環(huán)境治理效果明顯、鄉(xiāng)風文明、民主政治建設一流的行政村,對于這種現象,房友仁坦言,自己的工作能夠得到村民的認可是對他最大的鼓勵,村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就是他做好一個合格的村書記的反映。而他自己,作為一個黨員,也將一直堅持“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的工作原則,恪守“八步法”,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xù)保證與黨員、群眾的溝通,攜手全體北房村村民將和諧、發(fā)展作為目標,加快推進北房村的新農村建設步伐。
來源:北京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