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03-11 18:49 |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2018-03-10 10:14 | 查看:1263次
3月9日,蘭州交通大學學生陸續(xù)走入教室,與以往不同,同學們進教室時,自覺將手機放入教室門口墻上的手機袋中,確保上課專心聽講,不玩手機,促進文明課堂建設?!⒂裉摇z
中新網(wǎng)蘭州3月10日電 (記者 劉玉桃)9日,蘭州交通大學學生陸續(xù)走入教室,準備上課,與以往不同,現(xiàn)在同學們進教室時,會自覺將手機放入教室門口墻上的手機袋中。“上課沒有手機,可以讓我更專注學習,跟著老師的思維,和老師更好地交流互動,不會因為看手機而分心?!碧m州交通大學學生溫利志說。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快速發(fā)展,人們越來越依賴電子產(chǎn)品,手機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裝備”,聚會、走路,甚至吃飯,都有人低頭玩手機。蘭州交通大學學生工作處處長貢力表示,近年來,大學生上課使用手機現(xiàn)象普遍,不僅影響學業(yè),也影響教學秩序,為此,學校推行在教室設置手機袋,促進文明課堂建設。
圖為上課前,同學們陸續(xù)將手機放入手機袋。 劉玉桃 攝
“以前很依賴手機,現(xiàn)在覺得離開手機也沒什么,養(yǎng)成一種習慣,不僅課堂上,回到宿舍或者大家出去聚會,也會多聊聊天,增進彼此感情?!睖乩菊f。
不僅學生將手機放進手機袋,老師也一樣。蘭州交通大學教授田銘興步入教室準備上課,他說,一看手機袋,就知道誰沒來上課。手機袋不僅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學生來上課的一種表現(xiàn),因為每個手機袋上有編號,學生會將手機放入與自己相應的袋子里,袋子空著,說明這名學生沒來上課。
田銘興表示,沒有手機的課堂,讓學生和老師都更加投入,有利于深入思考問題,不再做“低頭族”,有利于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蘭州交通大學學生李敬業(yè)是一名學生會干部,一直以來被上課來的電話、信息困擾。“有時候要給大家通知活動,有時候有同學咨詢信息,不及時回復別人會說擺架子、不積極之類,回復上課難免分心,現(xiàn)在挺好,上課可以安心聽講。沒有手機,課堂氛圍也活躍了許多。”李敬業(yè)說。
“有時候我上課用手機查資料或者記錄老師的課件,其實這些課后都可以做,課件老師也會分享給大家?!崩罹礃I(yè)說,“一心兩用,跟不上老師的節(jié)奏,真正撿了芝麻丟了西瓜?!?/span>
圖為同學正在將手機放入手機袋。 劉玉桃 攝
2017年3月,蘭州交通大學開展“三要求一倡導”學風建設主題教育活動,提倡學生上課不使用手機。從開始的試行到現(xiàn)在全校推廣,剛開始由學生自帶手機袋,上課前放置教室第一排,如今學校在6所教學樓配備手機袋,方便學生及老師。此外,為提倡文明課堂,學校還提出禁止公共場合吸煙、倡導學生上課背書包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貢力表示,通過這段時間實行,效果很明顯,學生從“低頭族”變成“抬頭族”,上課認真聽講,希望通過一段時間運行,上課不玩手機變成學生一種自覺行為。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