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03-09 16:15 | 來源:搜狐網(wǎng) 2015-05-07 16:43 | 查看:15749次
88歲高齡的任羊成老人
紅旗渠特級勞模任羊成
晚年生活中的任羊成
今年88歲的任羊成,半個世紀前他參加過林縣(今林州)三大水庫的建設,人工天河紅旗渠的空中除險與爆破,他擔任過青年突擊隊隊長,他曾五次負傷,與死神擦肩而過。半個世紀過去了,任羊成現(xiàn)在生活的又是什么樣呢?我們將走任勞的家,來了解他的晚年生活
任羊成 紅旗渠特級勞模的晚年生活
2015年五一前夕,百靈網(wǎng)記者提前來到了河南的林州市,紅旗渠大道東西貫穿整個林州城,在紅旗渠大道西邊的盡頭處是一條與紅旗渠主干渠并行的觀光大道。觀光大道就在太行山的腳下,不遠處就是高大巍峨的太行山,紅旗渠的水不停的從山上留下,灌溉著林州數(shù)十萬畝的良田。
沿著觀光大道前行,經(jīng)林慮山的一道山門牌坊處就進入太行山的風景區(qū);再向里走,進入太行山深處,那里有畫家的樂園,浪漫生活者的世外桃源。
在這可愛的五月里,太行山腳下已是山花爛漫,清風飄來槐花的芬芳沁人心脾,美麗的風景,適宜的溫度,天然的生態(tài)氧吧,令人心曠神怡,陶醉在大自然中。
林縣缺水盼水 人工天河紅旗渠開工建設
說到林州缺水,很多人不知道缺水的程度有多嚴重。就是今天任村鎮(zhèn)的井頭村仍然用水緊張,家家戶戶用水窖,惜水如油。能夠想象50年前的林縣是個啥狀況,據(jù)林州的史料記載,林州是個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的貧困山區(qū)?!八辟F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門逼租債,窮人日夜愁”是舊林縣的真實寫照。
當時全縣共有90多萬畝耕地,只有1萬多畝水澆地,其它耕地全是靠天種植。大旱絕收,小旱薄收,種麥面積很小,畝產(chǎn)僅有七八十市斤,秋糧也不過百把斤,群眾仍然過著糠菜半年糧的貧苦生活。
全縣550個行政村,有305個村人畜吃水困難,有的跑5里、10里之外去取水,還有的跑更遠路程去取水。一到旱季來臨,井旁的人和水桶排成了長隊,人們從早等到晚,一天才擔上一擔水。長年累月,石頭井口被麻繩磨出道道深溝。因為取水常常發(fā)生打架斗毆傷人亡命事故。
在當?shù)亓鱾髦@樣的一句話:“客人來了不倒水,親戚來了不端茶”;“不圖你有百萬家產(chǎn),就圖你有水洗臉”。
在這種情況下,林縣縣委書記楊貴帶領縣委領導班子,大山深處尋找水源,解決林州吃水、灌溉困難問題。當時發(fā)現(xiàn)山西濁漳河水源充沛、而且距離林州境內很近,于是有了“引漳入林”的設想。
1960年2月11日,林縣紅旗渠總干渠開工建設,一場人工天河的浩大工程開始了。
時代造就英雄 歲月歷練意志
在紅旗渠的建設過程中,出現(xiàn)了許多感人的事跡和故事。在這艱苦的歲月里,修建紅旗渠也涌現(xiàn)出一批年輕的英雄人物和勞動模范,任羊成就是其中的一個。
1954年8月,26歲的楊貴擔任林縣縣委書記。他組織縣委黨員和干部深入群眾,調查研究,“摸大自然的脾氣”,抓住林縣干旱缺水這個主要矛盾,大力興修水利。
1955年起相繼興建了“天橋渠”、“英雄渠”、“抗日渠”和“弓上”、“要街”、“南谷洞”三大水庫。
1958年,31歲的任羊成參加了“弓上”、“要街”、“南谷洞”三大水庫的建設,隨后加入了紅旗渠總干渠的開工建設隊伍。
在紅旗渠的建設過程中,任羊成本著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犧牲的精神成為紅旗渠眾多建設者中的模范人物和時代英雄。
開山、放炮、炸石、排險是修建水渠的基礎工作,在青年除險隊,任羊成任除險隊長。在爆破、除險的過程中,任羊成身先士卒,挑戰(zhàn)極其危險的工作,他五次受傷,每次都與死神擦肩而過。
除險工作中任羊成每天腰系大繩,身懸空中,飛崖除險,為崖下修渠民工安全開路,而自己幾次從半崖上摔下來,掉到圪針里,渾身扎滿了棗刺,石頭落下砸掉了三顆牙,他也不肯下火線。
1960年2月11日(陽歷),農(nóng)歷正月十五開工建設,1965年4月5日紅旗渠總干渠全線建成通水,任老記得清清楚楚。
1966年4月三條干渠同時竣工;1969年7月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設。紅旗渠主、支、干渠總長超過1500公里,是世界八大奇跡,中國第一渠“人造天河”。紅旗渠的建成有效灌溉農(nóng)田面積達54萬畝,為農(nóng)業(yè)的豐收保駕護航著。
紅旗渠建成通水 養(yǎng)渠護渠直到退休
記者問紅旗渠建成后了,水也通上了,任老干什么去了?他告訴記者,紅旗渠建成通水后,為了鞏固這一偉大水利工程勝利的果實,養(yǎng)渠護渠自然要有人來管理,隨后他就到了紅旗渠十二支渠管理處工作。
工作就是養(yǎng)渠護渠,據(jù)任老說,剛開始的幾年也就是掙工分,每天掙得2工分,折合人民幣一角2分錢,有時每1工分折合人民幣8分錢。1975年以后他才開始拿工資,每月工資26元。
任老在紅旗渠青年洞任管理段段長期間工資停留在34.35元,直到1987年退休時工資仍保持34.6元,34.6元的工資拿了整整18個年頭,直到1993年以后工資待遇才得到了改善。
1993年,毛萬春擔任林州市委書記,有一次毛書記看望這位曾經(jīng)參加紅旗渠建設的青年除險隊隊長、特級勞模時關心地詢問任勞退休后的工資待遇,任老實事求是的說每月工資34.6元,毛書記說是346多元吧?任羊成老人拿出了工資單,真真切切就是這么多。
毛萬春書記說:“這點工資怎么讓任老活命啊?”當年的林州市委書記毛萬春找到紅旗渠管理局局長,親自批示給任老漲了工資,工資從360元起步了,22年后的今天,任老的退休工資是1776元。
五一節(jié)探訪特級勞模 揭秘任老晚年生活
今年的五一勞動節(jié),記者在當?shù)匾晃慌笥训呐阃?,準備好生活用品前來看望當年紅旗渠上的除險英雄、特級勞模任羊成先生。
任老居住在林州長春大道曲山村附近的一個小院里,院子的圍墻外就是紅旗渠干渠,這條干渠通向林州東環(huán)附近的龍湖。院子的主房是坐北朝南,五間相連的紅磚瓦房,小院的門外是一塊菜地,隔著菜地相望的是數(shù)十層的高樓大廈。任老居住的地方是紅旗渠管理處的護渠房。
走進任羊成老人的小院后,一只小狗拼命叫著,對外來的陌生人十分警覺,忠誠地為主人看護著院落。約有兩分地見方的院子種滿了蔬菜,一顆葡萄樹為這個破舊的小院增添了無限的生命力。
走進這座小院主人的正房,一幅毛主席像映入了眼簾。左側的墻上掛著部隊慰問時贈送的錦旗和幾張人大代表、勞動模仿的大合影;主席像的右側是任老當年在紅旗渠除險的工作照,這幅照片已成了宣傳紅旗渠精神必不可少的一幅,也是各大新聞媒體相互刊載的一幅照片。
在記者的孩提時代,童年記憶深處,有關紅旗渠的電影畫面還歷歷在目,一條長繩系在腰間,一人放置炸藥,一人點火,兩人懸掛在半山腰。電影中的主人公畫面就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
任羊成家懸掛的這幅他當年除險時的照片,看上去十分蒼老,牙齒少了幾顆,但是照片上滿臉笑容的他充滿了活力。這是除險時一顆拳頭大的石頭飛了過來,正好擊中任老,幾顆牙齒被石塊撞掉了,這些危險并沒有讓任老退縮,依然帶隊空中除險。
身居陋室心坦然 清貧生活度晚年
在任老這間陋室中,除了兩件能夠說落著的兩件舊電器,一臺家電,一臺舊空調,幾件與時代極不協(xié)調的舊家具,別無他物。
1927年,任羊成出生在林縣任村鎮(zhèn)的古城村,由于出生時母親沒有母乳,生活十分貧困,父親在給人放羊時偷偷的擠些羊奶,使他才得以維系生命,后來取名為羊成。
今年已是88歲高齡的任老精神十分矍鑠,老人十分健談,從交談中能夠了解到他是一個原則性很強的人,實事求是,說實話、辦實事是他的作風。
聊天中,他不停的抽著香煙,清晰的說著林州方言,他說的林州話,記者能夠聽得懂。記者了解到,他的身體近年來出了些狀況,除了腦血管有些硬化外眼睛還患有白內障,去年做了兩次白內障手術。他的老伴岳愛琴,今年也70過半的人了,雖說也是有些血脂稠,但身體還算健康,能夠為任老的日常生活做些后勤服務。
據(jù)了解,任羊成這位勞模是原新華社社長穆青筆下的中國十大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模范人物之一。他對穆青先生十分的崇敬和懷念。
他還提到了一位老朋友,對人家的好念念不忘。他的這位朋友叫趙德潤,原新華社河南分社社長,現(xiàn)任國務院參事室新聞顧問,中央文史館官員。穆青社長去世后,到了鄭州總是趙德潤社長接待他,他很感動也很想念他。他想知道趙德潤的近況,但是沒有聯(lián)系方式,記者幫他找到并撥通了趙德潤先生的電話,兩位老朋友在電話中互相問寒溫暖,相互關心和祝福。
五一節(jié)這天,這位紅旗渠建設中的青年突擊隊隊長,特級英雄勞模幸福快樂著。任老的三個兒子都參加了工作,一個漳河管理處,一個在紅旗渠護渠,一個在紅旗渠青年洞景區(qū)工作。
如今,任羊成老人的生活并不富裕,一份低微的工資養(yǎng)活著他和老伴,但他很知足。他坦然的生活著,享受著屬于他的每一縷陽光和快樂;在他的身上,一代老共產(chǎn)黨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默默的釋放著正能量,影響著新的一代人。(郭振衛(wèi))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