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8-03-08 21:06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8年2月 | 查看:1671次
?
人物故事:
朱麗芳,女,1959年,貧困的家庭使品學兼優(yōu)的朱麗芳面臨輟學,為了能夠繼續(xù)上學,她從湖南參學來到新疆。1965年,她隨丈夫到工一師二團(現(xiàn)建工師兵團水利水電集團)工作。一個看似柔弱的女性卻用對共產(chǎn)黨的感恩之情、對兵團的深愛之情、對工作的敬畏之情,先后當過女工排長、副指導員、工會干事、團委書記、團政治處副主任、團紀委書記。每一個崗位上,她都是付出了全部的心血,也贏得了上上下下的尊重和敬愛。1998年,朱麗芳退休之后又擔任起了兵團水利水電社區(qū)第一黨支部書記和兵團水利水電集團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她所在的單位和社區(qū)職工群眾常說,“沒有朱麗芳,就沒有兵團水利水電社區(qū)全民熱愛公益、奉獻大愛的超大能量?!?/p>
朱麗芳在工作崗位上揮汗拼搏了37年,退休后既要照顧患有精神疾病的兒子,還要為社區(qū)公益事業(yè)操心勞累。發(fā)揮余熱已經(jīng)17年的她也常遇到很多人關心地詢問:“朱阿姨,你累不累啊?”也有好心的老姐妹勸說她:“干了一輩子了,別再勞神受累了,讓自己歇歇吧!”朱麗芳說:“竭力地為社區(qū)居民服務,我是快樂地奔走,自然收獲的是幸福。這就是我和老伴的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心愿?!?/p>
2009年,建工師一中一名初一學生因為不遵守學校紀律,被學校開除,孩子的父母在外地工作,家里老人被氣得不知該如何是好。朱麗芳得知后,主動與關工委兩名同志到學校找校長溝通交流,反映孩子奶奶爺爺?shù)囊庠?,回頭又做孩子的思想工作,使這名學生如愿以償?shù)刂胤嫡n堂。
有一次,朱麗芳看到一個小女孩在文化活動中心棋牌室的一張桌子上做作業(yè)。嘈雜且煙霧繚繞的棋牌室里,這個小女孩寫寫停停,心不在焉。于是朱麗芳就把小女孩帶到辦公室,讓她安安靜靜地做作業(yè)。在交談中得知她父母是兵團水利水電集團的職工,長年在施工一線上班,她跟外婆生活。外婆是個麻將迷,又怕她一人在家不放心,就把她帶到棋牌室來,說這樣可以“照看她、打麻將兩不誤”。朱麗芳連說“這哪行??!”并不厭其煩地向小女孩的外婆做起了思想工作。最終,小女孩高興地拉著朱麗芳的手說:“朱奶奶,我外婆說以后再也打麻將了,陪我在家里學習?!?/p>
朱麗芳似乎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大家看不到的問題,細心的她總能發(fā)現(xiàn)。學校大門前是一條主道路,來往車輛很多,學生的人身安全成為家長的心頭隱患。為了解除家長的后顧之憂,朱麗芳就組織關工委成員和部分老黨員,每天輪流護送孩子過馬路。2012年5月,時任兵團副司令員的劉新齊在兵團水電社區(qū)蹲點調(diào)研時,到朱麗芳家里走訪,并征詢她對社區(qū)建設的意見和建議。她提出在建工師一中校門外公路兩側(cè)安裝減速帶,以保證孩子、老人過往安全。這一建議立即得到劉司令員的肯定。不久,學校大門外的馬路上出現(xiàn)了兩條減速帶。隱患排除了,朱麗芳一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
留守兒童是建工師的一個特殊群體,在該社區(qū)就有148戶。他們中有的家庭經(jīng)濟條件比較拮據(jù),有的缺少父母的關愛,更有甚者成為孤兒,朱麗芳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用點滴的愛,聚沙成塔,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愛的天空。
自2008年開始,朱麗芳就開始自掏腰包為留守兒童和孤兒們購買書包等學習用具和御寒衣物。每年春節(jié)前夕,為社區(qū)孤兒購置衣服、發(fā)放壓歲紅包是朱麗芳必做的事。有一年春節(jié)前,當社區(qū)6名孤兒穿上她買的羽絨服、一手提著新書包一手攥著100元壓歲錢時,他們擁抱著朱奶奶泣不成聲。梁雨潤抹著眼淚說:“謝謝朱奶奶讓我能穿新衣服,有新書包,讓我和同學們一樣的幸福?!敝禧惙伎倳Z重心長告訴貧困學生,要牢牢銘記一句話——“不畏艱難,努力學習,懂得感恩!”
在朱麗芳心里,始終裝著一個“留守兒童團”。無論哪個孩子生病,她都會去探望鼓勵;哪個孩子缺衣少食,她都會及時送去糧油衣物;逢年過節(jié)到困難孩子家看望鼓勵,送壓歲錢;甚至哪個孩子有早戀傾向、情緒不太正常,她都會耐心疏導,用關愛和溫暖感化他們……朱麗芳的善行不僅溫暖和引導著這群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更贏得了社區(qū)干部黨員和居民的交口稱贊。社區(qū)領導算了一筆賬,僅社區(qū)知道的朱麗芳近幾年捐款就有近萬元??伤龔牟宦晱?,也不主張宣揚。
朱麗芳說,物質(zhì)資助留守兒童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對留守兒童心理的輔導,以走進這些留守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到他們真正需要什么。在她的推動下,關工委開展了留守兒童假期書法班、五點半課堂、親情視頻等項目,并帶動了韋天骨、王甲戍等社區(qū)退休老干部也加入到關愛留守兒童的隊伍中。
她用無私的大愛,溫暖了無數(shù)個留守兒童和家庭,溫暖了社區(qū)居民。在她與大家努力下,2015年,兵團水電集團關工委榮獲由中國關工委和中央文明辦授予的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