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09-06-30 11:45 | 來源:中國慶陽網 2008-7-14 16:23:23 | 查看:13823次
那一刻,山崩地裂,滿目瘡痍,一幕人間慘劇突襲而來。
那一晚,數(shù)萬同胞罹難讓幾位慶陽農民憂心如焚。他們相約作出一個決定:趕赴四川地震災區(qū)救人救災!
這一去,就是46個日日夜夜。在災區(qū),他們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克服困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慶陽農民無私奉獻、互助友愛的精神。
這一舉,他們受到了溫家寶總理的親切接見;李源潮部長豎起大拇指稱贊“你們很不容易”;災區(qū)群眾說他們是“真正的英雄”;青川縣授予他們“榮譽市民”稱號。
5月24日,地震重災區(qū)北川縣。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左)向陳萬仁(右)等5位農民志愿者表達慰問和敬意?!吨袊嗄陥蟆酚浾?賀延光 攝
從左到右依次為任國君、王建峰、徐進倉、陳萬仁、李志乾?!峨]東報》記者 方文琳 攝
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fā)生8.0級地震。
數(shù)萬被掩埋在廢墟下的生命和數(shù)十萬無家可歸的災民的安危,牽動著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和全國人民的心,也讓慶陽的幾位農民坐臥不寧。
當天晚上,慶城縣南莊鄉(xiāng)豐臺村57歲的農民徐進倉從電視上看到四川發(fā)生大地震的報道后心想:當年的唐山大地震傷亡了那么多人,四川這么大的災不知又折了多少人?年初雪災,這又遇上震災!老天這是怎么了?他嘆息,他焦慮,他一個勁地抽煙。突然,他想起在南方抗擊雪災中不是有13個農民去當志愿者嗎?他們能去救災,我們?yōu)樯恫荒埽?/span>
他當即與熟人和菜市場的工友電話聯(lián)系。
第二天天麻麻亮,徐進倉給妻子說他到西峰幫娃他舅搬家去。妻子不相信,一直趕到公路邊拽著丈夫不要走,徐進倉硬是擋了一輛貨車匆匆而去。
其實,昨晚徐進倉一共聯(lián)系了20多人,他們相約早晨8時在縣城會合,結果只來了四個人。他們是慶城縣馬嶺鎮(zhèn)陳西塬村年已六旬的陳萬仁老人,馬嶺鎮(zhèn)安坳村48歲的黨員任國君,蔡家廟鄉(xiāng)北岔溝村45歲的黨員李志乾,環(huán)縣曲子鎮(zhèn)高里灣村44歲的黨員王建鋒。
那天晚上,他們的決定幾近悲壯——
王建鋒的妻子、孩子勸說他:太危險了,不要去。他說:“人命關天,都像你們這樣想,災民就沒人救了?!?/span>
李志乾出家門的時候,對妻子撒謊說:“到蘭州辦點急事,得幾天?!?/span>
任國君的妻子有心臟病,兒子即將高考,但他仍說服了妻子:救人的事比天大。
陳萬仁的母親5月25日要過三年,已去世5年的妻子這天也要遷墳。接到徐進倉的電話,他猶豫不決,便試著與78歲的老父親商量。沒想到父親深明大義:“去四川救災,應該?!标惾f仁說他走了母親和妻子的事咋辦?老父親說:“娃,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咱家的事和四川的災相比,算什么?你走,家里有我哩!”
兩個普通群眾、三名農民黨員,就這樣義無返顧地奔赴災區(qū)一線……
“無論多么危險,豁出命我們也要盡快趕到災區(qū)”
時間就是生命!
5月13日早晨8時,晚上約定的時間一過,到場的徐進倉、陳萬仁、李志乾、任國君、王建鋒便決定向災區(qū)火速挺進。
因受前一天強余震的影響,往日里蓮池蔬菜市場附近??康膹膽c城縣發(fā)往西安的專線車全部停運。
幾個人分頭打聽,幾經周折,車是找到了,運費卻比震前高出了一倍。震前包車每人100元就夠了,這次每人掏到200元了,司機才勉強答應。
從慶城到西安的路上,他們一直緘默不語,忐忑不安:這一走,萬一強余震襲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誰來照管?這一走,有人是瞞著家人去的,如果出了事,又咋辦?
但,開弓沒有回頭箭!經歷再大的困難也要趕赴四川災區(qū),這是他們始終不渝的目標。
當天下午4時,他們趕到了西安。因地震影響,西安發(fā)往四川的火車從震后到當天一直停發(fā)。來不及過多地考慮,大家議定:坐什么車能進去就坐什么車,哪里災重就往哪里走。
在火車站,他們聽說這次地震受災最重的是北川縣,便決定去北川??绍囐M實在太高。最后他們橫下一條心——豁出每個人身上僅帶的1000多元錢,就是不吃不喝,也要盡快趕到北川。
最終他們包租了一輛客貨兩用車。司機只答應他們,車能走到哪兒算哪兒,危險地帶堅決不去,車費每人400元,一分不少。
啟程前,他們花400元購買了方便面、面包、火腿腸、礦泉水和常用的紗布、消毒劑、消毒液、止痛片、手電筒等,每人背了一大包。
黎明時分,他們到達廣元市境內。司機說只能送到這里了。之后他們改乘一輛出租車趕到綿陽市安縣境內,每人又花了150元的車費。因為通往北川縣的必經大橋在地震中斷了,車輛再也不能進去了。
下車后,他們向蜂涌而出的人打聽情況,災民們聽說他們要去北川,就好心相勸:“那里什么都沒了,很危險,還是別去了!”
徐進倉說:“既然來了,無論前方有多么危險,豁出命也要盡快趕到北川救人?!贝蠹引R聲響應,繼續(xù)前行。
就是憑著這股韌勁,從5月14日中午到下午16時,他們徒步繞過了斷橋,又搭乘了當?shù)匾晃恢驹刚叩能囕v,前行了5公里。車進不去了,每人又花了100元,改乘當?shù)厝说哪ν熊?,又走了不?公里路。
一路上,尤其是進入重災區(qū)境內,所經之處,滾落在路上的巨石,隨處可見的山體滑坡,損毀的道路,被砸扁的大小車輛,往出涌動的人流……這一切,都讓他們觸目驚心。
還有幾十公里路呢!怎么辦?
“走著去!”徐進倉喊了一聲。大家背上背包,強忍著內心的恐慌,一路問人,一路小跑,向北川沖刺……
“救人,救人,趕快救人!”兩天時間,他們從死神手中救回6條生命
5月14日下午5時,5位農民長途跋涉32個小時,終于來到了地震重災區(qū)——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北川中學。
那是怎樣的一副慘狀?。∥逦粓詮姷臐h子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到處是廢墟,僅有兩幢傾斜的大樓殘體。斷裂的樓板、裸露的鋼筋、破損的桌椅、沾滿血跡的書包;救人的,找人的,哭聲和喊聲交織在一起……
五位漢子的心被無情地撕扯著,禁不住熱淚滾滾,熱血沸騰!
“救人,救人,趕快救人!”
來不及吃一口干糧,喝一口水,他們將自己背來的幾十公斤東西放在空地上。每人拿了一根鋼釬,便在余震中爬上廢墟,在一片嘈雜聲中仔細尋找起來。
“有人嗎?有人嗎?”他們大喊幾聲,又靜下來聽一會兒;用石塊小心地敲擊幾聲,又俯耳仔細地聽一會兒。
然而,搜救并沒有他們想像的那樣樂觀。一個下午,他們沒有搜救出一個幸存者。
天慢慢黑了,他們感到失望,歉疚的淚水不時涌出眼眶。來時的恐懼、擔憂已一掃而光,一定要救出幸存者的念頭愈來愈強烈。
晚上11時許,任國君趴在一個樓板旁邊,用手電筒照著仔細搜尋。突然,他從縫隙里看見一個人的背部,便喊了幾聲,下面?zhèn)鱽砹宋⑷醯穆曇?。任國君大聲喊:“這里有人!”
伙伴們頓時振奮起來,在場的人也馬上圍了上來。大家七手八腳,一起撬樓板、挖磚頭,一個多小時后,被夾在兩塊樓板之間的一個女孩子得救了,等候一旁的醫(yī)務人員迅速把她抬走進行搶救。他們看到,這大概是一名高中學生,神志還較清醒,但下半身已完全被擠碎。
其他的人散開了,王建鋒說,這里可能還有人,咱們再找找。移走一些磚頭,他們欣喜地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男生。大家又重新聚攏過來,凌晨一時許,一個傷勢嚴重的男孩子又被救了出來。
由于余震不斷,夜色漆黑,廢墟上搜救的人逐漸散去。
徐進倉和伙伴們盡管情緒高漲,但也不得不暫時離開。他們來到公路邊的空地上吃了點東西,又商量著天亮后的行動,一夜無眠。
15日早上,天灰蒙蒙的。他們拿著工具在北川中學搜尋了一圈,再沒有發(fā)現(xiàn)生命的跡象。于是,決定去縣城。
從縣城方向往出走的人很多,往進走的救援人員也不少。走出北川中學不遠,下到一個坡頭上,震后的北川縣城清晰地呈現(xiàn)在眼前:到處是廢墟,到處是忙亂的救援人員,空氣中彌漫著難聞的氣味。
10時許,在一處廢墟中,王建鋒發(fā)現(xiàn)了兩個幸存者,他們和救援人員一起救出了兩個30歲左右的婦女,所幸的是她們只受了輕傷。但由于驚嚇過度,救援人員問她們情況時,她們什么也不說。
下午3時左右,他們一路搜尋來到了北川縣政府附近,徐進倉在廢墟下瞅見了一個人的腳,隨后他們一起又救出來兩個干部模樣的男同志。
在短暫的休息中,他們觀察到不時有成群結隊的災民從縣城北山上下來,一打聽才知道山區(qū)還有很多災民受困,他們覺得在縣城徒手已救不出什么人,當即決定進山救人。
山路陡峭、狹窄,幾天來余震不斷,泥石流、山體滑坡、塌方造成山體裸露,昔日秀麗的大山滿目瘡痍。
從15日下午到16日晚上,他們一路進發(fā),一路給群眾發(fā)送自帶的食品和藥品,一路打聽情況。老鄉(xiāng)們一撥一撥地出山,傷員隨處可見??吹揭恍﹤诼懵兜臑拿?,他們就用帶來的紗布和消炎藥為他們簡單包扎。不知不覺,背來的東西全部送完了。他們渴了就喝山泉里的水,困了就在路邊休息,蚊子多,加之潮熱的氣候,使他們的身體極為不適,頭發(fā)和衣服板結在身上,每個人的嘴唇都結了一層厚厚的白痂。
到了17日,估摸著已深入了60多公里路。那時,路上行人少了,求救的災民也少了,他們于是又決定返回。半路上,已衣衫襤褸的他們遇到了20多個同樣衣衫襤褸的老人和小孩,見到他們直喊“救命”。這時,他們已無物可送,就叫這些人跟隨出山,但老人們不愿意。他們于心不忍,商議之下,每人掏出了自己身上僅剩的幾十元錢,全部送給了這些老人和孩子。
從15日到17日離開北川山區(qū),他們發(fā)現(xiàn)并參與救援,從死神手中搶回了6條寶貴的生命,資助山區(qū)群眾60多人,為50多人包扎傷口,這是他們進川救災最引以為豪的事。
“你們這么大年紀,從甘肅來到災區(qū)救災,不容易??!我們四川人是不會忘記的!”
18日上午,徐進倉等五人一瘸一拐地回到了北川中學。這里和他們走時已大不一樣,操場上搭了許多帳篷,北川抗震救災指揮部、部隊的救援隊、醫(yī)療隊都已駐扎在北川中學操場。
找到北川團縣委青年志愿者報名點,他們形如乞丐的模樣把負責報名的團縣委書記馬曉燕嚇了一跳。他們說要當志愿者,馬曉燕以年齡太大為由拒絕了。這時,旁邊有很多“熟人”幫腔說:甘肅的老鄉(xiāng)來了好幾天了,救了咱們好多人,就留下來吧。馬曉燕的眼睛濕潤了,哽咽著說,那就留下來吧,你們年紀大了,一定要注意安全。
馬曉燕給他們每人胳膊上綁了一條紅絲帶。
登記填表時,他們發(fā)現(xiàn),當時報名的志愿者僅有十幾個人,而來自外省的只有他們幾個。
18日晚上,這里發(fā)生了一次強烈的余震。當時他們擠坐在北川中學附近一個院子的沙發(fā)上打盹,一陣劇烈的搖晃把他們從沙發(fā)上掀下來,陳萬仁站立不穩(wěn),右手大拇指撞在水泥地上,鮮血直流。
19日,北川抗震救災指揮部給他們分配了任務,年紀大的陳萬仁和徐進倉留在指揮部干些雜活,任國君、王建鋒、李志乾在距北川中學一公里外的1號倉庫搬卸救災物資。
一開始,物資裝卸點的青年志愿者和工作人員覺得任國君他們年紀大了,干活肯定不行,可他們哪里知道,對于大半生都在農村干著粗活重活的農民來說,搬運東西是最平常不過的力氣活。在場的年輕人累得氣喘吁吁的時候,他們幾個依然忙得不亦樂乎。一些拉物資的司機也認下了這幾位能干的“甘肅老兄”,車一到物資點就來找,還發(fā)煙請他們及時下貨。
在指揮部,徐進倉和陳萬仁成了馬曉燕的得力助手。打掃操場上的垃圾,每天光撿拾飲料瓶就要裝40多袋。他們還張貼標語,給其他工作點送信。有時晚上休息了,只要聽見馬曉燕在帳篷外喊:“大爺!大爺!”他們便一骨碌爬起來,跟上就走。
在北川中學,部隊志愿者、醫(yī)療隊的醫(yī)生護士、指揮部的工作人員都認識了甘肅慶陽來的五個農民志愿者。因為在志愿者中他們年紀大、干活賣力,人們親切地稱他們?yōu)椤案拭C老大爺”。到了吃飯時間,誰家的飯開得早,就主動送來或者叫他們過去吃。
因為經常引導災區(qū)群眾到安置點,許多災民都熟識了他們。路過安置點的時候,常常有人出來打招呼:“老鄉(xiāng),忙了一天了,進來歇會兒吧!”有些年紀相仿的人,還會過來拍拍他們的肩說:“你們這么大的年紀,從甘肅來到我們這里救災,不容易?。∥覀兯拇ㄈ耸遣粫浤銈兊?!”
綿陽市中醫(yī)院第三醫(yī)療隊一位不知名的護士曾發(fā)自內心地說:“大爺,你們是真正的英雄!”
在災區(qū)的46個日日夜夜,作為志愿者,他們輾轉幾個重災區(qū),先后在北川縣、廣元市、青川縣、安縣重災區(qū)開展服務,留下了一串串辛苦的足跡——
5月28日,徐進倉、陳萬仁、王建鋒3人告別北川指揮部,趕赴廣元市報名當志愿者。
6月1日,身無分文的幾個人決定讓“隊長”徐進倉回家籌錢,陳、王兩人先后在廣元市紅十字會、東城中學、中方制藥廠、廣元市人民醫(yī)院裝卸物資。
6月4日至25日,李志乾、任國軍重返四川,來到綿陽市安縣重災區(qū)黃土鎮(zhèn),再次報名參加志愿者,從事卸活動板房材料和救災物資、搭賬篷、平地基等災后重建工作。
6月6日,徐進倉重返廣元市。
6月8日至6月25日,徐進倉、陳萬仁、王建鋒三人經廣元市救災指揮部同意,赴青川縣當志愿者。
在青川縣,他們三人先加入一個搭建活動板房的陜西工隊,干了一下午,得知這個工隊是掙錢的,他們毅然離開。
第二天,他們參加了青川縣政府組織、由何興俊負責的“青川縣活動板房建設志愿團”,在喬莊鎮(zhèn)等鄉(xiāng)鎮(zhèn)幫助群眾災后重建6天,在制藥廠從事裝卸工作10天。
溫家寶總理說:“你們辛苦了!黨和政府永遠忘不了你們的!”李源潮部長豎起大拇指稱贊:“你們很不容易!”并與他們合影留念
5月22日下午,徐進倉、陳萬仁每人抱著一沓衛(wèi)生防疫知識宣傳資料,準備走出指揮部在指定地點張貼,突然看見院外緩緩駛進一輛越野車。
“來誰了?”兩人好奇地互問。這時,車門打開了,他們同時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敬愛的溫家寶總理!
溫總理一邊向四周的醫(yī)療隊、救援隊的工作人員揮手致意,一邊向指揮部所在的帳篷走來。
站在帳篷門口的徐進倉緊張地不知所措。總理已經走上前握住了他的手,徐進倉激動地說:“溫總理好!”總理向在場的人們致意問候:“同志們好,你們辛苦了!黨和政府永遠忘不了你們的!”。
隨后,總理又伸手握住了陳萬仁的手。
總理似乎注意到這兩個人的口音和年齡,關切地問道:“你們是哪里人?”陳萬仁連忙說:“我們是甘肅來的農民志愿者?!?/span>
總理點了點頭,又使勁握了握陳萬仁的手。陳萬仁望著總理憔悴的臉孔,淚水盈滿眼眶。
陳萬仁告訴記者,那些天在災區(qū),沒有哪個人,沒有哪一天不落淚的。地震后溫總理接連兩次去了北川災區(qū),人看上去比以前在電視上看到的更削瘦了,嘴唇上干了一層皮,深藍色上衣上落著一層灰塵。
從指揮部出來,溫總理走向越野車,準備離開北川縣城。就在這時,在指揮部院子張貼宣傳標語的徐進倉看到了今生永不能忘懷的一幕:總理上車前忽然轉身,揮起右手再次和大家告別,隨后,他默默地環(huán)視北川縣城,神情凝重……
那一刻,看到面容憔悴但神情堅定的總理,徐進倉和陳萬仁的眼淚再一次涌了上來。
徐進倉說:“總理能兩次來到這么危險的地方,讓我們感覺到自己付出得再多也是應該的!”
5月24日上午11時許,陳萬仁和徐進倉正在北川縣抗震救災指揮部院中裝垃圾,這時從指揮部出來一些人,其中有一個人徑直向他們走來:“你們辛苦了?!闭f著,伸出手要與一身臟污的徐進倉握手,徐進倉趕忙摘掉手套握住伸來的一雙大手。
“你們是哪里來的?”
“我們是甘肅慶陽來的志愿者。”
“多大年齡了?”
“我57歲了,他60歲”。
“這是中組部的李部長,看望你們來了?!边@時旁邊有人介紹。
原來他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徐進倉和陳萬仁頓時又激動地不知說什么好。
李部長又一連串問了幾個問題:來了幾個人?是不是黨員?原來都是干什么的?生活條件怎么樣?家鄉(xiāng)受地震影響大不大?徐進倉和陳萬仁互相補充著一一作了回答。
李部長豎起大拇指說:“你們很不容易!我們合張影,好不好?”
兩位普通農民內心的激動難以言表。
于是,李部長站中間,徐進倉和陳萬仁一左一右。隨行的記者“咔嚓咔嚓”按響了照相機快門。
照完相,憨實的兩位農民試探著問道:“李部長,我們能拿到照片嗎?”一句話,把現(xiàn)場的人逗笑了。
“當然可以。你們把家鄉(xiāng)的地址寫給指揮部,抗震救災勝利后,他們會寄給你們的?!?/span>
平易近人的李部長,讓兩位隴東漢子更加堅定了在災區(qū)當志愿者的決心和信心。
為了救助災民,他們早已身無分文。只好派人回家籌錢,徐進倉賤賣了家中12只羊后又重返災區(qū)
由于連日辛勞,條件艱苦,李志乾從5月22日起開始發(fā)燒、腹瀉,經診治未見好轉。到5月24日,李志乾高燒不退。他為不能在裝卸隊正常干活、“白白讓災區(qū)養(yǎng)活”而懊惱。
此前,任國君從電話里得知:患有大動脈炎、心臟病的妻子暈倒在家中,已經住了院,情況不明。
幾個人商量了一下,決定由任國君護送李志乾回家醫(yī)治。
然而,另一個問題卻難住了大家:幾個人早就身無分文,沒有盤纏,怎么辦?問馬曉燕借吧,連去兩次,人家都很忙,再說,馬曉燕一心撲在抗震救災的事上,他們作為志愿者,怎么能去添亂!
徐進倉忽然想到了北川中學門口一個小商店的老板。初到北川時,他們曾在這個商店里買過煙,聽說他們是甘肅來的志愿者,老板還特意每包少收了5毛錢,表達了對他們的心意。
老徐沒想到自己的冒昧告借竟如此順利,只一面之緣的老板當即借給他300元錢。
臨走時,任國君硬留了30元給堅守的3名同伴,攙扶著李志乾搭上了從北川向綿陽輸送災民的大巴車。
“一路上有我吃的,就有他們吃的?!彼緳C痛快地跟前來送行的徐進倉他們說。
兩天后,李志乾與任國君打來電話說已經平安到達,等籌好了錢很快就來。然而,幾個人的手機相繼欠費停機,徐進倉3人與李志乾他們徹底失去了聯(lián)系。
300塊錢的欠賬沒法還,3人的日常用度也成了問題?!耙驗榻桢X的時候給人家說好很快還。我們是來當志愿者的,向災民借錢不還,那還講什么奉獻?”為此,徐進倉如坐針氈。
他決定回一趟家,籌了錢,再來!
6月1日晚,身無分文的徐進倉搭上了西安的救災物資運輸車。連日來過度的辛勞,使得老徐的腳腫得穿不上鞋。為了讓他的腳好受些,司機找出鉗子,幫徐進倉撕開了鞋后幫,一路上還給他好吃好喝。
老徐原想好的,到西安轉車時給長途客車司機說好話,請人家允許他到家再給錢,哪知道一到西安,卡車司機硬塞給老徐100元錢,他再三追問,也沒問到人家的姓名和電話。說到這,老徐又哽咽了。
回到家時已是深夜,從電話里得知消息的老伴帶著兩個小孫子早已在路邊等候著老徐。一見面,老伴用手電在老徐身上一看,只說出一句“你看你把自己糙磨成啥了……”便忍不住哭了。當時的老徐,胡子已有半寸長,臉龐黑瘦,嘴唇干裂,衣服臟污,步履蹣跚。
由于急等著用錢,到家第二天,老徐就匆匆地賤賣了家里的12只羊,買主還只能“分期付款”,給了老徐1100元的現(xiàn)金。
6月5日,帶上這些錢,連同從鄉(xiāng)親們處借來的1000多元,老徐二度進川。
6月6日,老徐重回廣元。到了災區(qū)他才知道,任國君和李志乾已于4日返回災區(qū)。
6月23日,徐進倉與同伴從青川專程返回北川,給小賣部老板還錢。老板執(zhí)意不要,說:“我知道你們都走了,沒想到還能回來。我們四川人應該感謝你們這些志愿者啊。這點錢你們留在回家路上用吧。”老徐不依,老板只好留他們5人在家中吃了一頓飯。爐灶是用三塊磚頭支的,燒的是柴火。
五位慶陽農民志愿者的愛心壯舉感動了災區(qū)人民,也引起了許多媒體的關注,中央電視臺在“眾志成城 抗震救災”節(jié)目中連線直播
“快看,這不是徐進倉嗎!”5月20日晚8時許,在央視一套的“眾志成城 抗震救災”直播節(jié)目中,與老徐同村的黃軍昌猛然看見徐進倉熟悉的面孔出現(xiàn)在電視屏幕上。
當晚,全國億萬觀眾在電視上看到了采訪徐進倉幾位的畫面。至此,徐進倉的妻子才確信自己被丈夫騙了,他還是去四川救災了;鄉(xiāng)親們奔走相告:咱們村出了救災的志愿者;全國電視觀眾知道了救災隊伍中還有甘肅慶陽農民的消息。
事實上,在當時災區(qū)的志愿者當中,他們幾人是很有代表性的。因為他們的家鄉(xiāng)甘肅同樣遭受了地震災害;他們在震后的第一時間舉債而來;他們是災區(qū)青年志愿者當中的“老大爺”;他們干起力氣活兒來絕不比年輕人差多少。
中央電視臺記者朱衛(wèi)平是冒著大雨來到垃圾收集點,找到他們的。
陳萬仁回憶說,記者采訪時,本想把話說得體一些,但當主持人將話筒拿到跟前時,自己卻一句話也沒說出來,最后還是朱衛(wèi)平向全國的 電視觀眾一一作了介紹,并替他們向家人報了平安。
6月8日上午,四川新聞網廣元頻道臨時辦公帳篷里,來了4名甘肅志愿者,送來一封感人至深的感謝信,特意要感謝廣元市公安局利州分局東壩派出所副所長邱代萍。
這4名甘肅志愿者,就是徐進倉、陳萬仁、王建鋒和李志乾,任國君當時在安縣黃土鎮(zhèn)救災。
他們寫信要表揚的邱代萍是一個熱心的女警察,一直忙碌在廣元市政府門外的“外來志愿者臨時留宿點”,自費為來自五湖四海的志愿者提供了真誠幫助和熱情服務。
邱代萍的事跡感動了徐進倉五人,而他們志愿支援災區(qū)的故事又感動了四川新聞網的記者們。
之后,一篇題為《彼此的溫暖渲染愛的力量》的報道,不僅宣傳了女警察邱代萍的事跡,也使甘肅5位農民志愿者的事跡廣為流傳。
5月28日后,綿陽市文物管理局展示出的一頂安全帽上有這樣的文字記錄:“甘肅慶城農民志愿者徐進倉的安全帽”。
自己戴的帽子進了博物館,徐進倉沒有想到,其余的四位志愿者也沒有想到。
之所以徐進倉的安全帽能夠入駐博物館,這是綿陽市文物管理局工作人員的“別有用心”:用實物記錄甘肅慶陽與四川綿陽兩地人民的情誼。
“人活得有意義就是要學會無私奉獻,在生死關頭挺身而出,犧牲自己,關愛別人?!?/span>
為了把他們在災區(qū)的所見、所聞、所感真實地記錄下來,徐進倉在災區(qū)堅持寫日記。在每日起筆之前都要與大家溝通,爭取在日記里能夠反映出每一個人的行動和感受。
他們將日記稱為“四川抗震救災集體日記”。日記本的扉頁上端端正正地寫著:“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薄盀暮o情人有情,眾志成城重建家園?!?/span>
日記按照時間順序記錄,既有親身經歷、耳聞目睹,又有真實感受。翻閱他們的救災日記,我們時刻能夠真切地感受到“友愛、責任、克己、奉獻、低調”等可貴的精神滲透在字里行間。
在《北川災區(qū)隨感》里,他們寫下了這樣的文字:
前方更險,
意志彌堅,
我們昂揚向前。
恨不能車輪飛轉,
即刻到達,
只為了路邊那一張張,
小朋友們感恩的笑靨!
在《救災日記》里,他們還寫下了這樣一些文字:
“人活得有意義就是要學會無私奉獻,凡事不管大小,始終要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要挺身而出,在生死關頭要把生的希望留給他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要大公無私,關愛別人?!?/span>
“我想對四川的人民說,經過這場災難之后,應當化悲痛為力量,振作精神,重建美好家園,我還想對四川的孩子們說,發(fā)奮學習,將來為建設四川打好基礎,我還想對所有的中國人說,四川重建家園的路很長,還需要更多的關愛,大家應該行動起來,幫助四川人民共渡難關。”
這都是五位農民志愿者的肺腑之言。
6月25日,徐進倉等五人在廣元市志愿者接待站會合,準備踏上返鄉(xiāng)的旅程。何興俊趕到廣元市送別,他動情地說:“老兄,你們放心,如果你們甘肅遭了災,我何興俊義不容辭,一定來幫你們!”
6月27日晚,五位志愿者順利回到家鄉(xiāng)。
6月28日上午,不顧疲累的陳萬仁跪在母親和妻子的墳前,流下了歉疚的淚水。
連日來,聽到消息的黨政組織和鄉(xiāng)親們,通過各種方式表達了對英雄們的敬意——
6月29日,慶城縣馬嶺鎮(zhèn)邀請陳萬仁給全鄉(xiāng)干部職工作了專場報告,陳萬仁五人的事跡感動了每一個聆聽的人。
7月1日,市政府專門召集五位英雄來到西峰,舉行了一次座談會,對他們的英雄事跡給予了充分肯定。
7月3日,慶城縣南莊鄉(xiāng)黨委、政府的領導得知徐進倉歸來,帶著慰問品專程前往他家進行慰問。此前,從電視上得知徐進倉在川救災的感人事跡后,鄉(xiāng)上及時給他家發(fā)放了1000元慰問金。
7月11日,記者從青川縣委宣傳部得知,為了表彰徐進倉5名慶陽志愿者,縣上特別授予他們“青川縣榮譽市民”稱號。
來源: 隴東報 作者: 本報記者 方文琳 張驍駿 丁艷 祿永峰 楊小續(xù)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第10樓 甘肅省慶陽市2012-05-29 19:35:33 發(fā)表
第9樓 甘肅省慶陽市2012-05-22 13:30:53 發(fā)表
第8樓 甘肅省慶陽市2012-05-21 19:14:05 發(fā)表
第7樓 廣東省廣州市2009-08-16 09:24:15 發(fā)表
第6樓 廣東省廣州市2009-08-03 16:54:36 發(fā)表
第5樓 廣東省廣州市2009-08-03 09:00:59 發(fā)表
第4樓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2009-07-06 18:00:13 發(fā)表
第3樓 廣東省廣州市2009-07-01 14:44:35 發(fā)表
第2樓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qū)2009-06-30 13:37:06 發(fā)表
第1樓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qū)2009-06-30 13:31:01 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