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12-28 20:53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7-03-14 | 查看:1291次
個人簡介
王福洋是吉林省優(yōu)糧易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他不僅是一名成功的企業(yè)家,也是一名有情懷的“慈善家”。他依托公司搭建優(yōu)糧易購民生生活服務平臺、發(fā)起“一米陽光”民生項目,為社區(qū)困難群眾提供緊急就醫(yī)、重物搬運、法律援助及就業(yè)崗位安置等服務,先后有近1000戶家庭在不同程度上接受過他的幫助。2017年1月,王福洋榮登“中國好人榜”。
深夜11點鐘,繁華的城市漸漸褪去了一天的喧囂。王福洋洗了把臉,拿起一杯涼茶輕抿一口,之后盤點了一下貨品。第二天,他需要帶著自己的團隊,把慰問品送給附近社區(qū)的貧困家庭……這是王福洋每天生活的真實寫照。
圖為王福洋(左)在自己的糧店里清點貨品,這其中有很多是要給困難群眾的慰問品。圖片來源:吉林省文明辦
王福洋本是吉林省長春市一家銀行的職工,2007年他辭職經(jīng)商,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隨著事業(yè)的壯大,王福洋后來決定做糧食生意,他說:“我出身農(nóng)家,做糧食行業(yè)讓我很踏實?!?010年,王福洋成立了吉林省優(yōu)糧易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王福洋工作照。圖片來源:吉林省文明辦
公司成立后,他并沒有只把心思放在盈利上,而是積極搭建優(yōu)糧易購民生生活服務平臺、發(fā)起“一米陽光”民生工程,為社區(qū)內(nèi)的特困家庭、雙殘家庭、大病家庭提供幫扶救助,每年按季度免費發(fā)放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尤其是他發(fā)起的“一米陽光”民生工程,長期對近300戶低收入家庭進行定向幫扶。
王福洋(右)發(fā)起的“一米陽光”民生工程幫助了很多人,圖為困難群眾贈與他的錦旗。圖片來源:吉林省文明辦
有一天,一個電話打進了王福洋的店里:“喂,你好,能幫幫我嗎……”打電話的是一位75歲的老奶奶,她懇請店里的員工能夠給她幫助。原來,奶奶的老伴兒宋大爺腿腳不利索,平時來店里不管買多少糧,店里的員工都會送貨上門。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從那年4月份開始,就再沒見宋大爺來過?!拔依习閮?月份就去世了,他走之前遞給我一張小紙條,是你店里員工的電話。我老伴兒說,以后他不在了,有啥急事就找這些孩子,他們能幫忙……”王福洋聽到后頓時淚如泉涌,他趕忙接過電話說:“奶奶,我就在你身旁,您放心,我們馬上就到……”
“一米陽光”志愿者經(jīng)常深入社區(qū),圖為王福洋(右)與受助者合影。圖片來源:吉林省文明辦
社區(qū)居民王杰身患乳腺癌晚期,再加上她本人肢體二級傷殘,家庭生活極其困難。“一米陽光”志愿者們多次對王杰進行幫扶,王福洋由此和王杰變得熟識。一次,王杰對王福洋說:“我就是放心不下我兒子,孩子有自閉癥,一直沒能找到工作,家里也沒有收入來源,如果哪天我不在了,將來誰照顧他……”王福洋深受觸動,握著王杰的手說:“大姐,您放心,這事我們來辦?!本瓦@樣,他一邊安排志愿者照顧王杰,每天接送她去醫(yī)院;一邊把王杰的兒子安排到自己的一家門店工作,每月給他2000多元的收入。在一次聚餐上,王杰的兒子端著酒杯,踉蹌地走到王福洋身旁喊道:“大哥,請允許我敬您一杯酒,真的特別感激您……”
王福洋開了很多家類似這樣的糧店,這些店面不僅僅賣糧食,也是“一米陽光”志愿者的聚集地。圖片來源:吉林省文明辦
小童本是一名健康的女童,可是有一年她突然開始頻繁地間歇性抽搐,有時候幾分鐘就會抽搐一次。經(jīng)診斷,小童患了線粒體腦病,她的父母從此開始了長期求醫(yī)問藥的生活。幾年熬下來,小童的父親得了嚴重的心臟病,母親也患上了糖尿病,家里的積蓄也花光了。王福洋知道這個情況后,經(jīng)常組織“一米陽光”的志愿者去小童家?guī)兔Γ看味紩o她的父母留下一筆可觀的醫(yī)藥費。小童的父母激動地說:“謝謝王大哥,不然我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圖為王福洋帶領員工為“一米陽光”民生工程捐款。圖片來源:吉林省文明辦
“吉盛小區(qū)的張家米面油備好了?!薄凹裆鐓^(qū)的李家沒米了?!薄耙幻钻柟狻泵裆椖康挠涗洷旧辖?jīng)常會有這樣的記錄,每個季度,員工們都會很忙碌。不知不覺間,王福洋已經(jīng)為“一米陽光”民生項目投入了近百萬元,多年來被他幫助過的貧困家庭近1000戶。王福洋說:“小時候家里窮得吃不上飯,正是有了別人的幫助才能填飽一家人的肚子。如今我有能力了,就要幫助大家。我的目標是到2020年,為長春市內(nèi)273個社區(qū),近2000戶特困家庭、雙殘家庭、大病家庭提供幫扶救助?!?/span>
(稿件文字來源:吉林省文明辦 作者:中國吉林網(wǎng)記者 路豐源)
編輯點評
王福洋致富后不忘大家,他走遍鄉(xiāng)村小路,把生活必需品送進困難群眾家中;他櫛風沐雨,定向扶助需要幫助的人們。他的“一米陽光”,真的把陽光送到了群眾身邊,在溫暖著人們的同時,也折射出了他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