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12-12 08:14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7-07-05 | 查看:1259次
個人簡介
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qū)的退休干部楊長春今年64歲。21年前,他因公出差,遭車禍失去右手。然而,他以堅強毅力練成了“獨手強人”,用一只手活出自己的人生精彩。退休后,他用自家的房子和5萬元傷殘賠償金,創(chuàng)建了一個為殘疾人健身康復(fù)、文化娛樂、培訓(xùn)自立服務(wù)的“躬休樂園”。他說:“我有夢想,我有追求,我要用我的一只手干兩只手的事,實現(xiàn)我們殘疾人的人生價值!”2017年6月,楊長春榮登“中國好人榜”。
“我是一名殘疾人,深知殘疾人的苦衷。”這是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qū)64歲老人楊長春常說的一句話。
楊長春退休前在鹽城市鹽都區(qū)大岡鎮(zhèn)科協(xié)工作,21年前的一場車禍,讓他失去了右手。然而,他以堅強毅力練成了“獨手強人”,用一只手活出自己的人生精彩。退休后,他用自家的房子和5萬元傷殘賠償金,創(chuàng)建了一個為殘疾人健身康復(fù)、文化娛樂、培訓(xùn)自立服務(wù)的“躬休樂園”,至今先后服務(wù)殘疾人4000余人次。
少先隊員為楊長春獻花。圖片來源:江蘇鹽城文明辦
1.右手沒了左手還在!他用一只手干兩只手的事
1996年4月24日,楊長春到鹽城郊區(qū)落實果樹技術(shù)培訓(xùn)事宜。當天晚上10時許,他在返回的途中,被一輛卡車撞倒。經(jīng)過大小手術(shù)11次,住院93天之后,他的命是保住了,可右手卻不得不截肢。
“我身體殘疾,但人不能廢,右手沒了,左手還在。”躺在病床上,摸著自己還剩下半截的右臂,楊長春決心用左手代替雙手,堅強地活下去。
住院半個月,他忍痛在床前開始用左手練習寫字,有時練得滿頭大汗,有時練得暈倒在病床上。家人舍不得,勸他放手歇歇。老楊直搖頭說:“不行,我以后只有一只手了,要自強首先要會用左手?!背鲈簳r,他練習的水筆用了15支,練字簿寫滿18本。他用左手練成了1分鐘能寫27個字的速度,勤學苦練的精神感動了醫(yī)院所有人。
在鹽城市鹽都區(qū)舉辦的好人交流會上,江蘇好人丁德勤(左)為中國好人楊長春(右)點贊。圖片來源:江蘇鹽城文明辦
出院后,他又開始練習單手騎自行車。在摔了不知多少個跟頭后,他又重新學會了騎自行車。左手操作電腦、騎電動車、干農(nóng)活……他用堅強的毅力,用左手練習各種技能,很快,他的身影又出現(xiàn)在鄉(xiāng)間田頭。
“我有夢想,我有追求,我要用我的一只手干著兩只手的事,實現(xiàn)我們殘疾人的人生價值!”回到工作崗位后,他為了追補自己傷殘損失的時間,將“自強不息”刻在睡覺的木枕上,“只爭朝夕”寫在辦公桌記事牌上。此后,不論是在科技工作崗位還是人才辦,他捧回了省、市、區(qū)一個個先進集體的牌子,他本人也多次評為優(yōu)秀黨員、十佳科技人才先進工作者。
2017年6月,楊長春在道德講堂上分享他的故事。圖片來源:江蘇鹽城文明辦
2.自掏腰包 為殘疾人創(chuàng)建“躬休樂園”
“自己殘疾后,特別能理解殘疾人的種種痛苦?!避嚨満螅瑢Ψ劫r償16萬余元,除去醫(yī)療費等之外,尚剩余5萬多元。當時楊長春就在心里想,要用這筆錢為殘疾人做一些事,??顚S?,絕不挪作他用。
2012年,楊長春從崗位上退休,他有了更多的時間了解殘疾人的生活。他發(fā)現(xiàn),由于肢體殘疾,很多殘疾人不愿意走進社會,而是把自己封閉起來,生活中缺少快樂和開心。
“那時我就萌生了一個想法,想為殘疾人搭建一個平臺,供大家交流、康復(fù)和娛樂。”楊長春說。
2013年,他用自家的房子和自己5萬多元傷殘賠償金購買健身器材、娛樂設(shè)施,創(chuàng)建了一個為肢體殘疾人健身康復(fù)、文化娛樂、培訓(xùn)自立服務(wù)的“躬休樂園”。
楊長春(右)和殘疾農(nóng)民朋友們在“躬休樂園”快樂交流。圖片來源:江蘇鹽城文明辦
如今,“躬休樂園”每天都是一片熱鬧場面,大家自發(fā)在這里進行健身、閱讀書刊、下棋、比賽?!耙皇抢蠗罱o我們提供這個平臺,我們的生活將缺少太多的色彩?!蓖炔繂适凶吣芰Φ拇髮?zhèn)村民仇蘭高興地說,這里就是殘疾人的“家”。
助殘、帶殘、樂殘、興殘,自創(chuàng)辦以來,“躬休樂園”先后服務(wù)殘疾人4000余人次。入園后,26人經(jīng)過健身理療,身體逐漸康復(fù),38名殘疾中青年接受知識培訓(xùn)后自己興辦創(chuàng)業(yè)項目。
為何叫“躬休樂園”?楊長春告訴記者說:“殘疾人大多身體不太正常,有彎曲,身體加上彎,就是‘躬’字了;‘休’是‘體’字少一小橫,也就是人體少了一小部分的意思,總體寓意是告訴大家不要回避自身缺陷,而要正視不足,融入社會,自強自立。”
3.殘疾人的事 他都一幫到底
“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對殘疾人卻是全部的天?!?0多年來,他與300多名殘疾人成為知心朋友,只要是殘疾人找到他的事,他都一幫到底。
“農(nóng)村的殘疾人,不方便的事情太多了?。 崩蠗罡袊@說,“由于跟他們走得近了,這個感受在我受傷之后變得越來越深。由于有的殘疾人行動不便,去鎮(zhèn)里買個東西都不容易。所以他們讓我代拿身份證、幫助辦理小孩入戶手續(xù)等等,我都是真心實意地幫他們做。甚至就是托我?guī)б粔K燒餅回來,我都一點不會嫌煩?!?/span>
興隆村四組智殘青年耿某,娶了云南媳婦16年沒有落好戶口,楊長春費盡心思,通過網(wǎng)絡(luò)、電話、寄信等方式,終于幫助她恢復(fù)戶口并遷入;興隆村五組精神病患者陳某,兒子讀書沒戶口、低保補助沒年審、自己評殘沒手續(xù),老楊冒高溫頂嚴寒,奔走各個部門辦齊;聯(lián)合村一組殘疾老人張某躺在大岡醫(yī)院病床,家中1.5畝成熟的稻子無人收割,老楊帶領(lǐng)助殘團隊一起齊動手將稻子全部收脫好;瓦屋村殘疾人某想養(yǎng)花草,他幫著跑市場;聯(lián)合村殘疾人茆仁春養(yǎng)魚,他去塘邊送技術(shù)……
受幫助的朋友向楊長春(右)贈送錦旗。圖片來源:江蘇鹽城文明辦
每年,老楊都會多次自費帶領(lǐng)殘疾人春游、秋玩,去大縱湖風景區(qū)、龍岡桃花園、便倉枯枝牡丹園、新四軍紀念館、華西村等地旅游觀光。殘疾朋友們樂開了花,他也跟著開心,從來沒心疼過錢。
2016年8月中旬,楊長春帶著7名殘疾農(nóng)民坐飛機去南京,乘火車回鹽城,圓了他們乘飛機坐火車出遠門的夢。
有人問老楊,圖啥?
老楊說:“一不圖名,二不為利,我堅持不懈助殘,讓殘疾人有個健身休閑娛樂的好場所,就是回報社會;多做善事,弘揚美德,就是體現(xiàn)殘疾人的人生價值?!?/span>
(稿件來源:江蘇鹽城文明辦 作者:鹽城晚報記者、重點報道部主任 陳婷)
編輯點評
因為懂得,所以悲憫。失去右手的普通鄉(xiāng)鎮(zhèn)干部楊長春,沒有放棄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向往,憑著堅強意志成為“樣樣能”的生活強者?!爸粻幊Α薄白詮姴幌ⅰ奔仁撬悦阕詣畹淖毅懀撬B強拼搏的真實寫照。他用一只手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為殘疾人朋友修復(fù)生命的翅膀,給更多人帶來了戰(zhàn)勝生活困難的勇氣與信心。退而不休,躬身向善,這樣的好干部,越多越好!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