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12-04 19:31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7-04-14 | 查看:2207次
他十八歲從軍入伍,十五年來從一名新兵戰(zhàn)士快速成長為優(yōu)秀的基層干部,先后榮立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014年3月被武警總隊評為“學雷鋒先進個人”、“十佳最美強軍典型”,獲安徽省五四青年獎章,并于2016年當選第十九屆“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wèi)士”。這些榮譽背后,是他的敬業(yè)自律和一顆為民之心。他是安徽好人,他是中國好人,他就是滁州市來安縣武警中隊長余峰。
百煉千錘源于嚴格的自我要求。訓練是軍人生活的主要內(nèi)容,貫穿其始終,它不僅能鍛煉出軍人強健的體魄,更能磨礪出堅強的意志。初初入伍的余峰曾因為身體協(xié)調(diào)性差以及愛歪脖子的毛病而次次被班長放在排尾跟訓,但這個“后進生”沒有氣餒,更不曾退縮:為了跟上進度,他利用一切機會給自己加練;為了糾正愛歪脖子的毛病,他在衣領別上大頭針。這不服輸、不怕苦、不要命的拼勁兒換來了累累碩果:新訓結(jié)業(yè)考核,他所有課目成績?nèi)珒?yōu),七個單項奪得第一,是當年全支隊唯一的“十佳新兵”。此后10余次在上級組織的各類軍事比武中勇奪第一,成為部隊上下聞名的“武教頭”。
英勇無畏源于忠誠的為民之心。保家衛(wèi)國、護佑人民是軍人的天職,在面對險情時必須奮不顧身,沖鋒在前。只要國家和人民需要,只要軍令下達,即便明知面對的可能是死亡,也要從容奔赴。無論是身負命案、腰綁炸藥、決意“有來無回”的亡命之徒,還是連續(xù)傷人、持砍刀迎面劈來的瘋狂男子,還是側(cè)翻漏油、隨時會起火爆炸的消防汽車,急難險重任務面前,余峰從不曾畏縮,始終把武警戰(zhàn)士的責任與擔當挺在前面,把國家與人民的利益護衛(wèi)在后,不辱使命,永葆本色。
敬業(yè)奉獻源于深沉的愛崗之情。余峰入伍十五年,在部隊度過了最美好的年華,他熱愛著這一片綠,并為之貢獻出自己的青春。為了部隊建設,他兩次推遲婚期,夫妻長期分居,剛滿周歲的孩子由在合肥工作的妻子和家人照料,從軍12年只有2009年一次回家過春節(jié);2012年爺爺病危,彌留之際想見孫子最后一面,當時正值部隊比武考核進入攻堅階段,為了不影響中隊成績,余峰直到比武結(jié)束才請假回家,此時爺爺卻永遠離開了人世。對于家人,余峰是愧疚的,但為了部隊,他無怨無悔。
丹心赤血鑄警魂,義膽忠肝鍛軍魄。也許歲月能改變山河,但這一顆忠心不會失落;也許時間能沖淡記憶,但這一份赤誠將被銘刻。歷經(jīng)過千辛萬苦,排除過千難萬險,余峰始終昂首挺胸,不改軍人本色!(葛蕾)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