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09-05-22 18:13 | 來源:重慶晚報 2009年5月22日 | 查看:1681次
小鳳在街邊賣花
小鳳和阿婆分享記者帶來的零食
她出生后就是“黑戶”,4歲時被母親遺棄,7歲養(yǎng)父去世,現(xiàn)跟著“爺爺奶奶”,靠賣花度日。
每天清晨出門,深夜歸家,8歲的她除了生存,還想圓一個夢——上學。
八歲女童“做生意”
5月19日上午9點,空中飄著零星小雨。重慶沙坪壩區(qū)小龍坎新村路入口處,裝滿梔子花的背簍立在人行道上,旁邊蹲著一個短頭發(fā)、斜背小包的小女孩。有人走近,她立刻放聲大喊:“梔子花,新鮮芳香的梔子花。”望著來者,她清澈的眼睛閃爍著期盼。
問花的路人不斷,但聽說要2元一把,彎腰聞香者大多起身離去。小女孩的笑容凝固在臉上,瞬間,她的叫賣聲又在濕潤的空氣中響起……
每天早晨7點至中午1點,8歲的陳家鳳固定在小龍坎新村路入口“做生意”。
10點,小鳳迎來第三筆業(yè)務(wù):一位中年婦女掏10元錢買走5把梔子花。小鳳緊緊攥著錢,激動地跳起來——這筆“生意”太輕松了,不僅銷量大,買主還沒討價還價?!拔視缘眠@娃娃沒錢讀書來賣花的事,就是想照顧她?!辟I花的中年婦女說。
此前擔心上午完不成“任務(wù)”的陰霾,在小鳳臉上一掃而空。她將錢平整后,小心地放進腰際小包的夾層里,并從里邊掏出一張5毛紙幣。
買了一個苞谷粑,小鳳跑到四五米遠外一賣花老太面前——這是她阿婆,59歲的陳于芳。“阿婆,快吃,還是熱的!”“幺兒乖,阿婆不餓,你吃?!薄皩iT給你買的,我不想吃。”祖孫倆推讓著,最終誰也沒舍得吃,小鳳把它用塑料袋包好,輕輕放到背簍中,“等阿婆餓了,給她吃?!?
10點37分,一中年女士在小鳳的背簍前彎腰選花,見她取舍不定,小鳳湊上去,選出一把遞給對方:“阿姨,這把花骨朵多,馬上要開了,會比你手上那把開得更多,放得更久?!北恍▲P的誠意打動,女士多買了兩把。
天公雖不作美,但小鳳這天的運氣很好,下午1點剛過,背簍里的20多把梔子花就全部賣光了。
在家是個“頂梁柱”
小鳳一家租住的房屋位于小龍坎半山上,走在雨后的泥濘路上,小鳳一會攙扶阿婆,一會回頭牽記者,嘴里不停念叨:“慢點,不怕。”
回家的路不足10分鐘,但每天下午1點多,祖孫三人才能回家吃飯——這是他們一天中的第一頓飯。
小鳳和阿公阿婆都是賣花“專業(yè)戶”:凌晨4點,阿公陳禮安起床到大溪溝進貨,6點左右回到家時,小鳳和阿婆已整裝待發(fā)。
分配完各自背簍里的花朵數(shù)量,一家三口在雞鳴聲中出門上路,小鳳和阿婆到新村路口“蹲點”,阿公則步行到更遠的天星橋一帶“打游擊”。
“阿婆,你歇著,我去打水。”回家放下背簍,提起門邊的塑料桶,小鳳到屋外的水管處接水。
臺階很滑,小鳳的雙腿打戰(zhàn),但她咬緊牙,雙手使勁提著水桶,一搖一晃往前挪步。
放下水桶,她轉(zhuǎn)身抱出3個裝滿鮮花的塑料桶,開始整理鮮花。
單間房里,除了兩張床,半屋鮮花外,一角還堆著塑料瓶、易拉罐等。“賣花的季節(jié)要過了,到時我們得撿垃圾為生。”說這話時,小鳳很發(fā)愁。
阿婆端出豌豆煮的冷飯,紅著臉說:“平時我們都吃白飯下鹽巴,今天有豌豆,算是加‘葷’了?!?
小鳳端著碗,輕輕皺了兩下眉頭?!疤焯焓前罪?,我們看到都想吐,何況娃兒喲?!标惗Y安說著說著,眼圈里有淚水打轉(zhuǎn)。但小鳳說:“阿公阿婆都能吃,我也吃得下?!?
3點10分,一家三口又出門了,他們賣花要到深夜12點。
“一天只睡5個來小時,大人都遭不住,何況她還只是個8歲的孩子。”說起孫女跟著起早貪黑,陳禮安心痛又無奈。
為感恩自改姓名
其實,小鳳不是阿公阿婆的親孫女,她的身世很復(fù)雜。小鳳是母親懷上她后,“嫁”給阿婆在四川隆昌的兒子胡可平。而阿公又是胡可平的繼父。
阿婆陳于芳說,她和陳禮安的老家在大足縣龍?zhí)拎l(xiāng)龍江村5組,因兒子兒媳沒領(lǐng)結(jié)婚證,孩子出世后一直是“黑戶”??繐炖B(yǎng)家的胡可平非常喜歡這個女兒,希望她像陽光中的鳳凰,給她取名胡陽鳳?!鞍职窒矚g我得很,他舍不得吃穿,每天早上卻給我買包子、牛奶,我最喜歡吃他炒的肉絲?!?
小鳳4歲時,母親離家出走,去年9月,37歲的養(yǎng)父胡可平不幸因支氣管炎去世。于是,小鳳從隆昌來到沙坪壩,投奔在此賣花、撿垃圾的阿公阿婆。開始,陳于芳想將這個養(yǎng)孫女送人,但小鳳死活不依。見此,兩個老人表態(tài):“就是討飯,也要把小鳳拉扯大!”
后來,每當阿婆叫自己胡陽鳳時,小鳳就大叫:“我叫陳家鳳,爸爸死后,我就改叫陳家鳳了?!彼€當著記者的面,提起筆工工整整寫出自己的名字。
為何要改姓并取名“家鳳”?小鳳說:“阿公沒有兒女,我要當他的親孫女,‘家鳳’這兩個字我會寫,也好認?!?
對此,陳禮安又矛盾又欣慰:不想讓孩子忘了父姓,但又為她小小年紀懂得感恩高興。
拼命攢錢想上學
小鳳3歲時,曾在隆昌讀過一期幼兒園,后因貧困和“黑戶”被拒校門外。
“她聰明喲,不但會算賬,還能辨認真假幣?!痹谛麓迓房陂_面莊的梁女士和經(jīng)營水果的丁女士,提起小鳳就豎大拇指,稱她是個乖巧、懂事的孩子。
有人將信將疑,出題考小鳳:“2元一把的梔子花,我買4把多少錢?”“8塊。”小鳳應(yīng)聲而答。“買了2把給10塊,你該找補多少?”“6塊”……
梁女士掏出50元紙幣給小鳳,“告訴我們,怎樣識別真假幣。”“瞧,這里是個水印,先看它有不有,然后看右上方,這里有個隱藏的‘50’字樣……”
“這么聰明的孩子為啥不送去讀書?”圍觀者發(fā)問。小鳳的眼眶紅了,低聲回答:“阿公阿婆沒得錢,我又沒戶口,沒法進學校?!?
事實上,背著書包上學校,是小鳳等了3年的夢想?!?歲時,看到鄰居的娃娃上學,我就求過爸爸,但每回一問,他就流淚,我就不敢提了?!?
小鳳渴望上學,“阿公阿婆不識字,找不到工作,好苦喲。我有了文化,將來找了錢可以幫阿婆治腳病、胃病,還要給阿公阿婆養(yǎng)老?!?
如今,小鳳數(shù)數(shù)能數(shù)到100,能識人民幣的數(shù)額,還自學了幾個漢字。
“我們每天都在存錢,只要存夠了,我就可以上學了。”小鳳能背出10天來每天的賣花所得,“但目前每天賣出的最高金額只有72塊錢,我的目標是每天能賣到100塊?!?
即使每天能賣出100元錢的花,利潤不過30元左右,小鳳的讀書夢依然遙遠。但陳禮安夫婦寧可讓她滿懷憧憬,也不愿告訴她殘酷的現(xiàn)實。(記者 董億 通訊員 高玉潔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吳芳)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第1樓 廣東省汕頭市2009-05-24 16:41:53 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