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08-02 19:49 | 來源:人民日報 2017-07-30 05版 | 查看:1008次
立足我國實際吸收借鑒
耿 磊
媒體融合發(fā)展是世界性潮流,國外媒體在融合發(fā)展中對媒體評價體系所進行的探索,對于構建中國特色媒體評價體系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早在上世紀20年代初,一些傳媒業(yè)較為發(fā)達的國家就開始對媒體進行系統評價。傳統紙媒時代,媒體評價體系相對簡單,通常最看重發(fā)行量和營收額兩個指標。媒體融合發(fā)展時代,媒體評價體系變得更為復雜,但內容、渠道、受眾、經營這幾個方面依然是媒體評價的基本面。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的《2016新聞媒體報告》,從受眾、營收、新聞投資、媒體產權和數字化5個方面對2016年美國新聞媒體整體狀況進行評價,采用了非常具體的指標體系,包括獨立訪問量、每分鐘訪問量、平均停留時間、數字廣告營收比例、新技術應用量等。
在關注媒體評價基本維度的同時,一些媒體評價也會突出自身特色。國外一些媒體和學者會設計更具特色的指標,對重點領域進行專門評測。例如,公關和溝通服務提供商Cision公司發(fā)布的《2017年媒體現狀報告》,著重考察了“公眾對媒體的信任度”。蓋洛普公司在一份名為《媒體應用與評估》的研究報告中,專門針對媒體“受眾關系”進行評測,其指標主要有:信息準確性、報紙新聞立場、報紙自由度和保守度、受眾對媒體的信任度、將何種渠道作為獲取新聞的第一來源、受眾看報紙頻率、傳統媒體記者和新媒體記者可信度對比等。
從評價方法上說,國外媒體評價非常注重量化指標。一方面,這是因為在現代公司管理中,大部分公司都會對經營狀況進行量化評估和報告;另一方面,這也與國外的新聞傳播研究方法有關。20世紀30年代,國外學者就已開始運用量化研究方法進行新聞媒體研究,因此在建立媒體評價體系時也都圍繞量化指標來展開。量化指標主要分兩類:一是定量指標,二是量化的定性指標。定量指標是指指標內容直接以數字方式呈現,如發(fā)行量、閱讀量、營收額等。量化的定性指標是指指標內容以價值評價為主,但可間接以數據形式表示,如報紙質量、受眾滿意度等。在媒體融合發(fā)展時代,由于競爭需要和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應用,國外各大媒體對于量化定性指標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都~約時報》在其名為《創(chuàng)新報告2014》的調研報告中提出,要建立一個數據分析團隊,這個團隊既要對現成的數據進行測量分析,如文章的分享次數、讀者的閱讀時間;又要對一些難以量化的指標進行評價,如新聞價值、讀者忠誠度等。
從評價取向上說,國外在設計媒體評價指標時,多側重于對經濟價值的評價,對社會價值的評價較少。原因主要在于:國外媒體多為市場化媒體,面臨激烈市場競爭,生存和盈利永遠處在首位;社會價值評價作為主觀評價,本身難以量化,以往又受限于數據采集和分析技術,客觀上也難以定量,而直接、具體的經營數據更容易進行監(jiān)測分析。而且,一些老牌國外媒體堅信記者編輯本身的價值判斷。《紐約時報》的《創(chuàng)新報告2014》寫道,“不必為過度依賴數據而擔心,因為,我們的新聞價值深厚而穩(wěn)固。讀者看《紐約時報》,就是因為相信我們的編輯判斷,這一點從付費墻的成功可以得到證實?!钡?,一些國外媒體也認識到媒體社會價值評價的必要性,如英國BBC在對其融合節(jié)目進行評價時,將“公共價值”作為評價體系的核心要素。但從實際情況看,明確將社會價值評價列入評價指標體系的國外媒體還比較少。
整體來看,國外媒體評價指標的設計對我們有一定的啟示,尤其是操作層面的一些成功做法值得我們借鑒。不過,對國外媒體評價體系,我們顯然不能照抄照搬。我國媒體評價在設計指標時,應根據國內的傳播環(huán)境、媒體承擔的職責和使命,設計出一套適合我們自己的評價指標體系。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