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06-27 15:27 | 來源:中國文明網 2017-03-15 | 查看:3689次
教室永遠是王銓老師駐足的地方
“愛是教育的基礎,是老師教育的源頭,有愛便有了一切。”這是王銓一直秉承的教育理念。他用無私的奉獻,譜寫了一曲人民教師愛崗敬業(yè)履職盡責的贊歌。
愛字當頭 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在從事教育工作的8年間,王銓曾獲得過多個獎項,有國家級的,有市級的,也有區(qū)級的。這其中,2015年和平區(qū)教育系統(tǒng)“和平杯”一等獎對他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直到今天,只要在抽屜里無意中看到那張獲獎證書,他的內心都會掀起波瀾,心潮久久不能平靜。
舉辦“和平杯”競賽那天,他作的是《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課程。他張弛有度、活潑風趣、博古通今的講課風格,像吸鐵石一樣緊緊地吸引著學生們的目光,也令在座的來自教育系統(tǒng)的領導及老師們贊嘆不已。然而,在走出校門的那刻,他再也抑制不住,淚水從他的臉上奔流而下,因為在這之前,他剛剛料理完女兒的后事。
王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5歲的大女兒乖巧可愛,3歲的小兒子聰明活潑。然而,自從體弱的女兒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后,王銓柔腸寸斷。幾經輾轉,他在北京找到了最權威的專家給孩子做了心臟手術。
為給孩子治病,他開始了北京、天津兩頭跑的日子。年級組里的同事心疼他,要替他上早自習,給他代課,都被他一一拒絕。他說:“我不能為了自己的孩子,耽誤了班里其他的孩子?!本瓦@樣,下班后他坐車去北京陪伴女兒,第二天一大早又坐6點多的火車回學校陪伴學生,愣是一天課都沒耽誤。
女兒手術做得很成功,讓所有的人都松了口氣??刹恍业氖?,情況在一個晚上急轉直下,成功的手術卻沒能挽回孩子的生命,巨大的打擊險些擊倒這個堅強的漢子。這個柔情似水的父親,這個視女兒如生命的父親,永遠失去了自己的小公主?;氐郊?,再也看不見女兒搬著小板凳在門口等爸爸的身影了,再也聽不到女兒用軟軟的小手摟著他的脖子喊爸爸了,這一切,令他的呼吸都是痛的。還有小兒子那一遍遍的問話,“姐姐呢,姐姐去哪兒了?”更讓他百感交集,無言以對。
他對自己說,我不能倒下,還有一個家庭要支撐,還有一個班的孩子等待著自己引領。他沒有請一天假,迅速回到崗位上。學校領導讓他多休息些日子,課可以讓其他老師代,他婉言拒絕了。他說:“我應該負我自己的責任,不能給其他老師添麻煩?!?/span>
就在這時,教育系統(tǒng)的“和平杯”競賽開始了。他強壓失去女兒的悲傷,調整好心情,積極應戰(zhàn),沒讓一個到場聽課的人知道發(fā)生在他家里的變故。他所作的課程獲得評委的高度評價,斬獲一等獎,為學校爭得了榮譽。在區(qū)班主任沙龍中,他又代表全校班主任發(fā)言,獲得老師們的一致好評。
一位學生家長說:“孩子常說王老師像個‘拼命三郎’,我們從王老師身上看到了他對教育事業(yè)的無私付出,看到了一個老師待生如子的大愛之心?!?/span>
王銓老師的歷史課堂
愛字在心 用心上好每一堂課
王銓生長在一個教育之家。他的姥爺曾是和平區(qū)進修學校的語文教研員,父親、姨媽也都是教育工作者。由于工作原因,王銓的父母兩地分居,他從小跟著姥姥姥爺生活,姥爺自然地成了他人生的開蒙老師。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3歲時,他就能背下全本《三字經》了。姥爺不僅教他認字,還教他做人的道理,培養(yǎng)他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姥爺常說:“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老祖宗經過幾千年傳下來的,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我們民族的基因?!薄皵?shù)典忘祖的事,絕不能做?!边@些話,植根在王銓的心里,成了他日后教書育人的基石。
上高中時,講歷史的馮老師風趣幽默,很受同學們的歡迎。一堂課下來,學生們總覺得時間過得好快,還沒有聽夠就下課了。馮老師的才華和責任感讓王銓非常欽佩,歷史學科的魅力也深深吸引著他。高考時,他毅然選擇了天津師范大學歷史專業(yè)。
走出大學校門又踏入中學校園,從學生到教師,身份變了,但王銓的初心一點沒變。8年來,他在讓學生體會歷史的魅力,享受上課的過程同時,時時不忘激發(fā)學生各學科全面發(fā)展的積極性,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喊破噪子,不如做出樣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己?!蓖蹉屢宰约旱娜烁窳α扛腥局鴮W生,用點滴言行影響著學生。在日常班級管理中,他總是身先垂范,也永遠不缺耐心和愛心。帶著學生跑步,他是跑在最前面的那一個。跟著學生做操,他是最用力的那一個。陪著學生跳繩,他是跳得最歡的那一個。
他每天早上6:30到校,走進自己的班級,坐在講桌后,閱讀專業(yè)書籍。說也奇怪,不用他組織紀律,不用他大喊一聲,孩子們進班后,都會乖乖地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或默讀課文,或奮筆演算。教室里,聽到的只是沙沙的寫字聲,刷刷的翻書聲。孩子們覺得,不讀書,就仿佛與這個班脫節(jié)了。
他還組織晚自習,耐心輔導孩子們的功課。雖然他是一名歷史老師,但語、數(shù)、外三科也駕輕就熟。老師們從他的班級走過時,經常能看到他在給學生講解數(shù)學,在幫學生背誦外語單詞,或者用歷史小故事加深學生們對文言文的理解。
年級組長羅慧穎老師說:“平凡的事能夠堅持下來,非常不容易,做到平凡卻不普通更難。王老師雖然是個年輕老師,他卻做到了。”
愛字于行 用心教好每一個學生
教育的藝術不僅在于傳授,還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面對多元化的文化對教育的影響,王銓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教學風格新穎、活潑、幽默、風趣。用學生們的話說,就是“王老師的課講得好、講得透,我們超愛聽,超愛學”。
王銓上課可以一頁書不翻,書里的內容全在他的腦子里了。他知識豐富,其他書里與課本的知識點相關的內容,他會補充到課堂上,給學生更多的啟發(fā)。歷史課不是主課,對升學影響不大,卻沒有一個孩子在他的課堂上搗亂或做其他學科的作業(yè),也沒有看閑書或呼呼大睡的。學生們生怕自己漏掉什么有趣的歷史故事,怕因為自己“開小差”遭到所有同學的一致“呵斥”。他曾在全年級做關于學習的講座,300多個學生聽得專注投入,并在結束時報以經久不息的掌聲,足見他講課的吸引力。
分層走班后,他同時兼任行政班級和教學班級的雙班主任,工作量劇增。他毫無怨言,干勁十足,從心理輔導,到學習方法傳授,全心投入在每一個孩子身上。不管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抑或心理上,無論是學霸尖子,還是問題孩子,都能在王老師這里得到幫助。
王銓把關愛每一個學生的成長,當作自己的天職。他注意觀察學生動態(tài),及時與學生進行各個方面的溝通。他建立了班級微信群,孩子們有什么問題,他會及時與家長溝通。季節(jié)更替之時,他會在群里囑咐孩子們增減衣服。為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他在自己沒課的時候,會經常坐在所帶的班里拿著書看,并細心觀察。日久天長,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他都了然于心,進行教育時也會有的放矢。
有個女生,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父母兩地分居,學習成績非常優(yōu)秀。但王老師發(fā)現(xiàn),她性格內向木訥,不愛與同學交流。上課時,每當他講到有趣之時,同學們都會發(fā)出笑聲,她也會笑,頭卻是埋下的。老師表揚她時,她也會臉紅,但不會與老師進行目光上的交流。為了打開這個善良孩子的心扉,王銓經常找她聊天,還把自己父母當年兩地分居的事情講給她。在他的鼓勵和引導下,這個女生漸漸地變得開朗起來。
有一個男生,父母離異,缺少家庭的溫暖,學習成績不好,身上還有些不良的行為習慣。為了讓他改掉缺點,提高學習成績,王銓真是下了番苦功夫。他不僅經常找這個男生聊天,了解他內心的想法,還注重發(fā)現(xiàn)他身上的閃光點。只要他有一丁點進步,王銓就會及時給予肯定。有時,王銓明知黑板是這個男生擦的,卻有意問學生們是誰擦的。當同學們異口同聲說出那個男生的名字時,王銓會綻放出一臉的喜悅,并適時地對他進行表揚。在王銓的鼓勵與肯定中,那個男生的上進心和學習成績都有所提高。
為了鼓勵學生,王銓經常給在某一方面有進步的學生送上小禮物。到了學生的生日,他會為他們送上蛋糕。做這些事情,他都是自掏腰包,但看到學生們健康快樂地成長,他從心底高興。
一提到王老師,同學們就有說不完的話。賈博君同學說:“王老師的課講得生動有趣,縱貫五千年于45分鐘。我們非常佩服他!”陳悅函同學說:“王老師講課時像極了百家講壇里的袁騰飛,年輕,帥氣。而這種帥氣靠的不全是顏值,還來自于王老師知識的廣博?!倍湃屣w同學說:“王老師對我們來說,愛如慈父,潤物無聲,不僅教給我們知識,還教給我們做人,我們都非常愛戴他。”(天津和平文明網)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