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05-03 17:27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5-10-13 13:56:00 | 查看:1575次
——好媳婦朱缺8年精心侍奉患偏癱的婆婆
人物介紹:朱缺,汝陽縣劉店鎮(zhèn)沙坪村的農(nóng)村婦女,現(xiàn)年65歲。
事跡概括:俗話說“床前難有百日孝”,朱缺用實際行動改寫了 “久病床前無孝子”的民間諺語,8年來,她默默地承受著苦和累,精心侍奉患有偏癱臥床不起的婆婆,她孝敬老人的事跡深深地感動著村里的每一個人,平凡中見大愛,受到村民們的一致稱贊。
事跡詳情:
朱缺出生于一個普通的農(nóng)民家庭,為人敦厚,性格正直,自從與沙坪村張雙印結(jié)為夫妻后,她就挑起了照顧家庭的重擔(dān)。在家忙家務(wù),精心照顧年邁、體弱多病的婆婆,在外去種地,里里外外一把手,數(shù)十年如一日,繁瑣的家務(wù)活很快讓這個羸弱的身軀上留下了歲月的滄桑,她從不言棄,任勞任怨,是左鄰右舍公認的好媳婦。
2007年朱缺的婆婆開始癱瘓在床,吃喝拉撒都在床上,八年來,朱缺耐心細致、無怨無悔地照顧婆婆?;貞浧鹫疹櫪先?、辛勤付出的日子,她說這只是做了一些份內(nèi)的事。平常每天早晨天未亮,她就起床為老人做好可口的飯菜。在老人患病期間,她給老人喂水喂飯、洗衣、煎藥、喂藥、洗腳、端屎倒尿、噓寒問暖等,不嫌臟,不嫌累。冬天特意為老人縫制多床大小棉褥,供老人換洗;夏天為了防止老人生褥瘡,她每天至少要給老人翻五六次身,天天用溫開水,幫老人擦洗身子。朱缺以常人難以想象的堅強毅力,挑起生活的重擔(dān),用勤勞的雙手托起一個家庭的希望。
雖然經(jīng)濟不寬裕,但為保證老人的營養(yǎng),朱缺為老人買雞蛋和牛奶從不間斷,家里每次割了肉,買了稀罕東西,她和丈夫都舍不得吃,讓婆婆多吃點。“娘夸閨女不算夸,婆夸兒媳傳佳話”,公公去世的早,李素蓮與婆婆朝夕相處,八年來,沒有紅過一次臉,更沒有讓老人受過一次氣,一提起兒媳,老人臉上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婆婆逢人便夸:這個媳婦比女兒還好。
朱缺就是這樣把全部的心血用在了老人身上,用善良的身心、無私的行動、堅持的信念,日復(fù)一日地盡心照顧老人的日常生活,平凡的生活中體現(xiàn)著她的真誠,傾注著她的愛心,確保老人舒舒服服、干干凈凈地過好每一天。
如今朱缺已經(jīng)年過花甲了,自己身體也不好,還得照顧孫子、孫女上學(xué),又得照顧癱瘓在床的婆婆,她總是不顧自己的身體,硬撐著照顧老人和孩子,起早貪黑,任勞任怨。
孝在堅持中凸顯厚重。雷鋒同志曾說: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朱缺用8年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她的孝道,印證了她的孝心,展現(xiàn)了一個農(nóng)村婦女尊老愛幼、淳樸真誠的博大情懷,塑造了一個農(nóng)村媳婦的孝順、仁慈、善良的光輝形象。她的感動事跡傳遍了十里八村,贏得了村民們的一致稱贊,成為樹立農(nóng)村文明新風(fēng)的榜樣!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