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人人妻人人爽,疯狂做受xxxx高潮视频免费 ,粉嫩被粗大进进出出视频,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chinese性内射高清国产

“洛陽好人榜”敬業(yè)奉獻:袁喜寶(圖)

發(fā)布時間:2017-05-03 17:29 | 來源:洛陽文明網(wǎng) 2015-08-04 07:51:00 | 查看:1626次

  ——視事業(yè)如生命,28年如一日

  深入基層采訪的新聞工作者袁喜寶

  人物介紹:袁喜寶,男1956年6月出生,高中文化,中共黨員,《洛陽日報·汝陽新聞》版、《今日汝陽》采編、主編。

  事跡概括:該同志視事業(yè)如生命、責任如泰山,從事新聞工作28年來,勇挑重擔,不計得失,全部工作均做到了零差錯、零超時。他幾乎天天加班,有時要熬到凌晨三四點甚至通宵,多次因過度勞累暈倒在崗位上;曾一天步行30多公里完成兩個采訪和三篇稿件,并用一個通宵審閱修改3萬字的稿件;平均每天完成2000多字的寫作任務,累計發(fā)稿2200多篇,居全洛陽市縣級記者之首。他創(chuàng)造了一年發(fā)稿260多篇的汝陽發(fā)稿歷史最高紀錄和一月發(fā)兩篇新華社通稿的汝陽奇跡,推出了汝陽集資建校先進縣這一全國典型和狄永杰、鐵峰、張建、程建宇等一大批先進個人典型。袁喜寶用心血詮釋了職業(yè)道德的真正內(nèi)涵,得到周圍人們的一致稱贊。

  事跡詳情:

  鬧鐘總是提前一個半小時響起

  一個人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都在做有意義的事,而袁喜寶對待工作如同生命,一天24小時,除了吃飯和幾個小時睡覺時間外,其余的時間他都幾乎全部投入到了采訪和編輯稿件中。當別人和家人在享受周末的時候,他卻耕耘在方格之間,家里一切瑣事都交給妻子一人打理;當別人都進入夢鄉(xiāng)的時候,他還在奮筆疾書;當別人還沉浸在夢鄉(xiāng)的時候,他已經(jīng)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袁喜寶的妻子商玲玲說:“俺家的鬧鐘永遠都是提前一個半小時響,一年365天,無論春夏秋冬,天天如此?!?/span>

  袁喜寶一投入到工作中,就完全像著了魔一般廢寢忘食。商玲玲說:“很多時候都是全家人吃過飯了他才到家。有一天中午已經(jīng)很晚了,還不見他回來,我擔心出什么意外,就趕緊出去找,走到一個馬路口的時候,看見他正坐在自行車上聚精會神地寫東西。原來是他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有了寫作靈感,便停下車,拿出紙筆寫起來。”

  2011年1月,汝陽縣決定創(chuàng)辦一份黨報,袁喜寶理所當然地成為辦報的核心人物。為了使這份報紙辦出高水準,他費盡心思地策劃版面、分派記者采訪、指導新人寫作、精心修改稿件。幾乎天天加班,有時要到熬到凌晨三四點甚至通宵,修改、校對、審核,一個字、一個標點符號都不放過,直到所有文章沒有一處差錯,直到他完全滿意。他這種敬業(yè)精神被許多人稱贊,也使報紙質(zhì)量達到了較高的標準?,F(xiàn)在,《今日汝陽》已經(jīng)出版了200多期,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認可和肯定。

  老師不僅僅是一個稱呼

  袁喜寶很善于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人才,為他們從事新聞事業(yè)創(chuàng)造了堅實的基礎。他毫無保留地幫帶很多新人,這些初學者在他的幫助下不僅適應了工作,而且快速進步,成為單位宣傳方面的骨干。不管是誰,只要有人向他請教,他都會放下自己手頭繁忙的工作,耐心地給他們解疑釋惑。他幫助了很多人,也使許多人通過寫作走上了幸福的道路。周圍所有的人見到他都會尊稱他為“老師”,這不僅是一個稱呼,更是大家對他的由衷感謝和敬佩。

  張兵現(xiàn)在是一家知名公司的地區(qū)銷售經(jīng)理,他是前些年辦《洛陽日報·汝陽版》時袁喜寶帶出的高徒。張兵說:“我只有小學文化,從部隊回來后干過很多事情,可是都不順心,也都沒有干成,后來通過招聘走進了新聞中心。剛剛接觸新聞的時候,對業(yè)務一竅不通,袁老師總是不厭其煩地教我。我不會采訪,他就教我與人溝通的技巧和采訪的要點。他對采訪和寫作的要求非常嚴格,有時候一個采訪要跑五六次,一篇稿件要讓我修改八九遍。不會電腦,他就逼著我去學。正是他無私的關(guān)懷和嚴格的要求,使我很快適應了工作,也為我以后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袁老師不僅是我的良師,更是我一生的益友;如果沒有《汝陽版》,如果沒有袁老師的辛勤培養(yǎng),我恐怕還在深山的黃土地上勞作呢。”

  其實,像張兵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袁喜寶助人為樂的善行充實著自己的人格魅力,得到大家的一致稱贊,在引領社會文明風尚中傳遞著正能量!

  責任心是強大的精神動力

  問起袁喜寶成功的“秘訣”,他說:“責任重于泰山。強烈的責任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堅實思想基礎和強大精神動力;人只要活著,這種責任心就不能衰減!”

  袁喜寶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記者采訪必須到現(xiàn)場親身感受,要多看、多聽、多留意、多思考,寫出來的東西必須讓人一目了然。他雖然是總編,工作特別忙,但他還是經(jīng)常深入到機關(guān)、企業(yè)和田間地頭,奮戰(zhàn)在一線,28年,他的足跡遍布汝陽的每一個角落,用敏銳的眼光捕捉汝陽發(fā)展變革中的點滴變化,見證了一個人強烈的責任心。

  2011年4月中旬的一天,他白天行程30多公里完成了兩個采訪,晚上寫成了三篇稿件,并字斟句酌地修改了一期報紙30000字的稿件,一直干到次日早上7時。對于他來說,這已經(jīng)是家常便飯。

  如今袁喜寶已經(jīng)年近花甲了,不僅一如既往地勤奮工作,更是保持著幾十年如一日的執(zhí)著和激情。別人可以把工作當成一份任務,而他卻當成一項事業(yè)、一份快樂。他就像是一塊被不斷擦亮的金子,而他在擦亮自己的同時更是用他的熱情和智慧擦亮了別人。

  為了宣傳汝陽第十屆杜鵑花節(jié),周日,別人都休息了,他卻是從下午一直坐到第二天早上9點,完成了整版稿件《滿山杜鵑綻笑靨 華夏萬眾頌炎黃》。汽車越野賽的時候,他參與了比賽全程,并在第一時間報道了比賽的盛況和結(jié)果。5月2日的假期,他冒雨騎摩托車到上店鎮(zhèn),采訪并寫出了第一篇道德模范的通訊,讓單位的新手們當教材。

  商玲玲說:“熬通夜的事根本說不清多少次了,有時候連著兩三個通夜干,多次累得暈倒在地上,到醫(yī)院輸液后回來繼續(xù)寫……”

  28年來,袁喜寶視事業(yè)如生命,責任如泰山,惟求做好工作,從不計較條件和得失,為汝陽的新聞宣傳事業(yè)作出了特殊貢獻。他因此獲得了縣優(yōu)秀黨員、先進工作者、道德模范和市先進工作者、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難怪一位縣領導半開玩笑地形容他:“站著是一座豐碑,躺下是一座大山?!?/span>

用戶名: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如果看不清驗證碼,請點擊驗證碼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