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7-04-03 10:52 | 來源:解放日報 2017-01-02 07版 | 查看:1702次
亞歷山大繼位后,將所有的精力都放諸東方,他一路東進,一座座城池向他投誠,富足美麗的城邦紛紛拜倒在這個年輕英雄的腳下。
絲綢之路上的資源使得亞歷山大建立了地跨歐亞非的馬其頓王國,同時亞歷山大也促進了古希臘文明與波斯、印度、中亞及中國文明的交匯融合。
中國為一條橫跨大陸的交流通道打開了大門——“絲綢之路”就此誕生,全球化的進程開始,在這條古路上,來自世界各地的物品貿易與文明交流日益繁多。
公元前2世紀,絲綢之路上不同信仰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加強與其他宗教的競爭力,佛教不得不改變了自己的很多教義。
這個原本不受外界影響、純粹依靠自我發(fā)展的宗教,如今卻借鑒了許多其他宗教的做法并建起更多圣地,使通往徹悟的路途更加令人神往。一批佛塔和寺廟得以興建,并成為人們朝拜的地點。
公元5世紀中葉,匈人領袖阿提拉率兵出征羅馬。阿提拉在奪取多瑙河北部之后,曾侵略巴爾干半島達15年之久。為此君士坦丁堡政府不得不向匈人納貢以換取和平,后者由此獲得了大批的珠寶和黃金。
被絲綢之路上的財富所吸引的匈人肆虐了近一個世紀,最終留下了一個千瘡百孔的世界,整個帝國的文明幾乎回到了史前時代。
公元7世紀,絲綢之路成了各種信仰、觀念和宗教彼此沖突、彼此爭奪的焦點。
到了公元7世紀中葉,競爭格局似乎變得明朗,基督教長驅直入地向亞洲進軍。
公元635年,遠赴中國的傳教士們成功說服皇帝取消對基督教的抵制,并讓它成為合法信仰?;浇痰姆种Ь敖探K于開始在絲綢之路上的起點傳播。
13世紀初,在成吉思汗與其子孫的領導下,蒙古人的鐵蹄沿著絲綢之路幾乎征服了整個歐亞大陸。與恐怖的屠殺同樣讓人記憶深刻的,是蒙古人統(tǒng)治世界的智慧。他們用低稅率鼓勵絲綢之路上橫跨歐亞的貿易,他們用軍事統(tǒng)治消除了絲綢之路上的民族隔閡,促進東西方文明的融合。
15世紀末,絲綢之路上發(fā)現(xiàn)的大量黃金為這一時代的航海事業(yè)提供了資金來源,各國開始不斷組織航海家探索未知的海洋世界。哥倫布和他的船員們所處的正是這樣一個大航海時代。
1770年,孟加拉發(fā)生了毀滅性的饑荒??刂平z綢之路的東印度公司的股票被大量拋售,處于破產的邊緣。
從美國人的立場看,導致美國《獨立宣言》誕生的一連串事件都有著特定的美洲背景。但是從更寬廣的角度看,其原因可以追溯到英國在絲綢之路的政策失衡。
西班牙與葡萄牙在16世紀的成功讓英國人備感受挫,他們竭盡全力提升航海技術,諂媚地送禮物給奧斯曼帝國蘇丹以及波斯國王,只為在絲綢之路上獲得一席之地。
靠著從絲綢之路上不斷攫取財富,一個北大西洋上的島嶼漸漸開始左右國際事務,成為一個控制著1/4個地球的日不落帝國。
到了1914年,事態(tài)終于一發(fā)不可收拾,連帝國本身的命運都被押在了一場爆發(fā)在歐洲的戰(zhàn)事上——一戰(zhàn)爆發(fā)了。
1946年,打敗德國之后,蘇聯(lián)為了獲得更多的政治資本和資源,開始將目光集中在絲綢之路上的中亞國家身上。
美國人也關注著這一地區(qū),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這一地區(qū)豐富的石油資源,美國絕對不允許蘇聯(lián)將這些國家收入社會主義的陣營中。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