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6-11-02 19:31 | 來源:北京人民廣播電臺 2013-06-18 | 查看:1514次
《百姓生活故事》之《讓我們快樂老去》
2013年6月11日
李曼華:實際上很多人過得很快活,我個人覺得是屬于他們人生的黃金時代,因為那個時候他個人的時間,財富、自由,智慧都達到頂峰,如果你的心態(tài)夠好的話,完全可以過另外一種生活的。
解說: 李曼華是一位導演,最近她正在自己投資并拍攝一部老年紀錄片《我們快樂老去》,這一天在亞運村社區(qū)活動中心,他們正在拍攝一支業(yè)余老年合唱團。
合唱:一二三走,啦啦啦啦……
解說:在排練現場,30多位老人個個穿戴整齊,精神抖擻,屋子里的氣場讓人忽略了站在門口的李曼華,她身材嬌小,穿著淺藍色襯衫,白色長褲,踩著一雙運動布鞋,她安靜地站在這兒,偶爾和攝影師低聲地囑咐幾句,這和印象中拿著對講機發(fā)號施令的電影導演完全不同。
李曼華:拍電影的時候會說action、cut,這個不會,拍紀錄片真的跟拍電影不一樣,紀錄片你是越沒聲音越好,甚至讓被拍的人感受不到你的鏡頭是最好的。
解說:在鏡頭當中,這部紀錄片的主角合唱團的團長李安格老師談笑自如。
記者:今天這衣服太好看了,這是去海邊的。
李安格:管他呢,我就是海邊呢,我就是海里長大的。
解說:李安格老師他今年已經85歲了,但依然精神矍鑠。16年前他參與創(chuàng)辦金色時光合唱團,并在全國公益演出數百場,看著這樣一位笑聲爽朗的老人,很難想象,他家里也有一難念的經。
李安格:我家里還有困難呢,我還有一個女兒是個先天性大腦發(fā)育不全,但是更好,要是好的也早走了,現在倒不是空巢了,在家里也挺高興,我們拿她當個開心果,我這個思想就是什么東西你往壞處想都能變成壞事,你往好處想都能夠變成好事。
解說: 當初正是李安格老師的樂觀打動了李曼華,讓她逐漸改變了自己對老年生活的理解,在2011年完成紀錄片《我們正在老去》的拍攝后,她將下一部紀錄片的主題定為《我們快樂老去》,快樂地享受老年生活,對于那些愛好文藝的老人來說,似乎更容易,不過在李曼華看來并非如此,快樂就在身邊,只是缺少發(fā)現。
李曼華:前段時間有一個周刊的記者來采訪我,他就說他跟父母溝通不是很順暢,他就想請我去他家看一看,他覺得我是老年之友,我就到家以后發(fā)現他父親從早到晚一直坐在電視機跟前,幾乎不說話,我就觀察他,我就跟我朋友坐在他旁邊聊,我說現在夏天來了,西瓜挺好吃的。我就發(fā)現我一講西瓜的時候,他的臉是微微側過來的,我跟他聊起來,那個叔叔他原來是知青下過鄉(xiāng),他原來下鄉(xiāng)的時候是種西瓜的好手,但是他家人都不知道的。后來你知道嗎,在我們的鼓勵下,他就到大興教那些農民怎么種西瓜,現在特別開心。
解說:在李曼華看來,兒女要善于傾聽父母的想法,老人自己也要敢于擁有夢想。如果一位老人在92歲的時候腳步受傷了行動不便,他還能做些什么呢,李曼華最近正在閱讀一位日本老人的詩集,這位作者就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
李曼華: 日本有一個奶奶,今年已經102歲了,她92歲的時候因為腳跌傷了,所以不能去跳舞了,她原來愛跳舞,照一般的老人肯定養(yǎng)著了,但她不,她說我要學習寫詩,她大概花了6年的時間,98歲的時候出了她第一本詩集,叫《你請不要灰心啊》,一經出版,一下子風靡了整個日本,她說雖然我已經98歲了,但是我還想戀愛,我還有夢想,我還想乘風,我還想飛翔,讓人特別感動,所以我覺得真的是關于你的心態(tài),你不要覺得自己老了,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了,你什么時候都可以做。
解說:李曼華經常被老人的熱情打動,這讓打更加堅信,老年影像的價值,李曼華最初是從2002年開始接觸影像,在央視的《人物》欄目擔任導演,五年后,她決定辭職,拍攝了幾部商業(yè)片,也曾入圍國外的電影節(jié),2011年她著手拍攝老年紀錄片,也是為了彌補她心中的遺憾。
李曼華: 因為我小的時候跟爺爺在一起,他給我?guī)Т蟮模晕腋先说母星槎际翘貏e好,但是我爺爺去世的時候,我其實還沒有做導演,也沒有意識到影像的價值,我現在手里就沒有我爺爺任何的影像資料或者照片什么都沒有,照片文革的時候都燒掉了,所以我現在很想他的時候只有想象和不清晰的回憶,這也成了我內心很大的一個遺憾和痛楚,所以我做了導演以后,我深深地理解到,老人的影像其實對一個國家來說非常有價值,對一個家庭和個體非常非常重要,因為它是情感和記憶的載體,所以我想,我自己一個影像工作者,我能夠做一點點跟老人有關的事情,感到莫大的幸福,因為影像就像種子一樣,種下去,它有一天有可能就會開花結果。
解說:在拍攝的每一幀畫面中,李曼華都傾注了自己對老人的愛和對記錄歷史的責任,目前李曼華是通過接拍商業(yè)片的片酬來維持紀錄片的拍攝,紀錄片在當下的中國還很難贏利,老年題材就更加小眾,雖然拍攝紀錄片并不賺錢,但是對李曼華來說,有些收獲比金錢更有分量。
李曼華:我以前拍電影,特別容易焦慮,因為每到現場恨不得幾十號人上百號人問你做決定,這種焦慮會讓自己睡不著覺,但是我拍老年題材以后,那些老人只要我臉上有一點點焦慮,他們都會對我說“孩子你不要著急,你慢慢來,一切都會解決的,一切都會過去的”,我的心態(tài)就會慢慢變好了。因為老人他們積累了一輩子的經驗,他對世界的看法,對世界的通透,對我的影響其實蠻大的。
解說:在和老人的接觸中,李曼華對老年生活的認識也發(fā)生了180度的轉變,從紀錄片《我們正在老去》到《我們快樂老去》,她希望通過影像倡導一種快樂、積極、健康的享老生活。
李曼華:因為我個人主張享老主義,因為現在大家一說老年人就說養(yǎng)老。養(yǎng)是什么?是需要別人照顧。享是什么?是享受,是主動的,就像生活,就是一個困難接一個困難,你沒有辦法的,但是你怎么在這個困難的間隙里頭找到你內心的那個快樂,你要主動一點,你要心態(tài)改變一點,與世界是完全不同。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