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6-10-31 21:36 | 來源:齊魯晚報 2016-10-28 13:16:26 | 查看:1297次
核心提示: 10月24日下午,孟憲陶老人的大兒子82歲的孟慶贛從臺灣返回濟南,探望臥床的父親,但當他趕到家中時卻獲知父親剛剛去世,這成為他心中的一大遺憾。孟憲陶老人生前曾多次說,他做出無償捐獻遺體的決定,是受遠在臺灣的大兒子的影響,而孟慶贛退休前就在臺灣登記為遺體捐獻志愿者。
10月24日下午,孟憲陶老人的大兒子82歲的孟慶贛從臺灣返回濟南,探望臥床的父親,但當他趕到家中時卻獲知父親剛剛去世,這成為他心中的一大遺憾。孟憲陶老人生前曾多次說,他做出無償捐獻遺體的決定,是受遠在臺灣的大兒子的影響,而孟慶贛退休前就在臺灣登記為遺體捐獻志愿者。
1949年,孟慶贛與二姐隨學校從濟南遷往臺灣讀書,本以為讀完書就回到父母身邊。不曾想,這一去幾乎就是一輩子。三十八年后的1987年,孟憲陶老人通過廣播找到在臺灣的兒子和女兒。孟慶贛已是臺中縣社口國小的校長。1989年,孟慶贛輾轉(zhuǎn)回到闊別已久的濟南,見到了耄耋之年的父母。
孟慶贛說,1987年后,他一直與父母保持通信聯(lián)系,自1989年,他每年寒暑假都會回來陪伴年邁的雙親,一住就是一兩個月,今年父親表達了想讓他回來定居的愿望,他決定回到濟南長期陪伴父親,不料卻沒有見到父親最后一面。
孟慶贛今年已經(jīng)82歲了,尚未退休時,就在臺灣做出了遺體捐獻的決定,這一舉動深深地影響了在大陸的老父親。孟慶贛說,父親生前曾經(jīng)說“,如果人死了還能有用,這才是最好的?!?/p>
不過,多年前孟憲陶老人提出遺體捐獻后,卻遭到大女兒的反對,由于當時的遺體捐獻程序要求,必須直系親屬簽字才能生效,老人的心愿沒有達成。2009年,遺體捐獻程序簡化,只需要捐獻者本人簽字同意就可以,老人登記成為遺體捐獻志愿者。孟慶贛說,捐獻遺體是一個生命的結束,卻是另一個生命的新生。
本報記者徐潔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