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人人妻人人爽,疯狂做受xxxx高潮视频免费 ,粉嫩被粗大进进出出视频,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chinese性内射高清国产

曾經(jīng)是受助者 如今成志愿者 分享公益之路(2圖)

發(fā)布時間:2016-05-03 21:50 | 來源:江西文明網(wǎng) 2014-12-19 15:32 | 查看:875次

  12月5日是第29個國際志愿者日,本報收到了公益界的一份特殊禮物:兩名志愿者寫給公益引擎的信。其中志愿者小優(yōu)是一名是尿毒癥患者。今年3月,在本報公益引擎的幫助下,她圓了自己的婚紗夢,也從此踏上了公益之路。而另一位志愿者老單,在公益路上奔走14年,從一名消防戰(zhàn)士成長為一名公益組織的領軍人。老單說:“公益引擎作為江西公益界的引擎和平臺,影響著許許多多的公益人。這封寫給公益引擎的信是我做公益以來一路上的心得體會,希望通過分享它,能給更多志愿者一些思考和方向,為江西公益發(fā)展添磚加瓦。”

  小優(yōu):把愛傳遞給更多人

小優(yōu)在制作手工

  我是一名尿毒癥患者,在漫長的治療期間我除了去醫(yī)院幾乎別無他事。但是我清楚地記得那個日子,2014年3月15日。在那個特殊的日子,公益引擎把我?guī)У搅酸让佬袆庸娼M織里,我也因此從一個普通的患者成為一名志愿者。

  想為公益做點事

  剛開始我每天想到可以去公益村做點事情,我都有點小激動的。自己背著電腦一口氣上了三樓,還是挺費力的,到了都得休息十來分鐘。

  每次活動我真的很珍惜,我想多留下一點自己的身影,不是為了榮耀,只希望自己能在這個世界多逗留。當人們回頭想到我的時候,我是以一個創(chuàng)造者的形象出現(xiàn),這個對我很重要。

  是時候做點貢獻了。人生短暫,這句話很多人都會說,但卻不知道該怎么去做,我很慶幸我走上了這么一條道路,沒有任何的浮夸,只想做點簡單的小事。

  公益項目讓我找回自信

  很多時候也很失落,很急,很想像其他志愿者一樣到活動現(xiàn)場去。

  大伙為了幫我實現(xiàn)志愿者夢,也是費盡了心思,每次都想辦法讓我參與進去。崛美女紅坊成立了一個專門的項目組,我由兩位老師帶領學些手工,一學覺得很開心,自己很喜歡,每個東西都很用心地做,漸漸地便能自己做太陽花系列的發(fā)夾了。

  隨著作品一個個出來,我很有成就感。做發(fā)夾我每次都是一做一個下午。放著比較柔和的音樂,模仿別人的作品,慢慢地我也能創(chuàng)作出自己的作品,而且越來越熟練,女工坊項目漸漸讓我找回自信,相信自己是有用的人。

  把愛傳遞給更多人

  在公益這個大家庭里,我慢慢地意識到不能一味地去接受愛和包容,我還要把這份愛傳遞給更多人,讓更多的人知道每個人都能發(fā)揮自己的潛力。記得有這么一句話,一滴水的力量是很小的,但當無數(shù)顆小水滴匯聚成大海時,力量就不可小視了。

  因為公益引擎,因為公益組織,我不再是一個人,即使家人不在身邊,但有這些志愿者,什么苦和累都能挺過去。有你們同行,我可以做得更好。

  老單:我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

老單在救援

  1994年我參軍入伍,成為一名消防員,3年下來近百次的消防救援,讓我對生命救援有了融入骨髓的認知。1998年回到家鄉(xiāng)南昌,又在單位安全保衛(wèi)崗位上工作十余年,面對經(jīng)常發(fā)生的溺水事件和遇難者家屬的哭泣,我一直在思考,應該做些什么。2010年,團市委開始招募第一支公益救援隊伍,我報名并成為隊長。從此,我的人生軌跡發(fā)生了改變。

  雅安地震救災得到磨煉

  2013年4月20日我?guī)ьI2批26名救援隊志愿者,攜帶專業(yè)設備趕赴四川雅安地震災區(qū),行程4000余公里,轉(zhuǎn)戰(zhàn)重災區(qū)蘆山縣、寶興縣、天全縣,共救援、治療、轉(zhuǎn)運受傷群眾近百人,籌集3萬余元救災食品、藥品發(fā)放給受災群眾,為三個縣發(fā)放急需的帳篷、水、食物、被子、藥品共計20000余箱。

  在救援中,巨石隨時可能從頭頂上滾落,還有一天上十次的余震時刻威脅著志愿者的生命安全。還記得因為物資發(fā)放和傷員安置,我們一直忙到凌晨2點才休息。有時候一天才睡3個小時。吃的是方便面,睡的是露天睡袋,高強度的工作量和艱難的環(huán)境讓不少人吃了苦頭。但是慶幸的是,經(jīng)過災難的磨煉,許多隊員都能獨當一面,成了江西救援力量的主力軍。

  做救援不能單憑熱情

  在各種災難現(xiàn)場,我見過很多的志愿者,他們對“救援”還沒有概念,只是憑借著社會責任感和熱情參與進來。我必須實話實說,如果沒有經(jīng)驗,光靠一時的熱情,不說幫助災區(qū)群眾,就是自己的生存都有困難。

  以山難例子來說:發(fā)生了山難不是上山找找人,這中間會涉及搜索、醫(yī)療等等技術,更不要說地震、水災等災害的搶險了。

  每一種災害搶險都是高風險的,因為大家要從死神手中搶救人命,所以需要高超的救援技術。如果選擇加入救援隊做公益回饋社會,那必須努力學習救援技術。

  從1個人到200人

  還記得當初剛做應急救援時,雖然充滿熱情和干勁,但是自己一個人能做的只是單個救援,感覺能做的太少。在這14年的公益路上,我的公益理念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慢慢地身邊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志愿者和戰(zhàn)友們。

  2013年7月在民政局正式登記注冊南昌市應急救援協(xié)會,這也是江西本土第一支救援公益組織。目前協(xié)會志愿者人數(shù)已超過200人,而我們的救援服務也涵蓋了災難救援、贛江生命值守、社區(qū)安全服務等等。

  -信息日報記者 羅捷 文/圖

用戶名: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如果看不清驗證碼,請點擊驗證碼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