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6-04-18 09:14 | 來源:法治周末 2012-07-13 17:12:37 | 查看:2566次
在本次省級黨委常委換屆前后,有一名最高法院副院長、四名高級法院院長、兩名省檢察院檢察長成為省級黨委常委,此變化成為一大看點
法治周末記者 鐵夫
隨著十八大前省級黨委換屆結束,各地新一屆省級黨委常委中的“法律人”群體規(guī)模的擴大,引起了輿論的關注。
所謂“法律人”,多是指接受過較為完整的法學教育、從事法律專業(yè)的工作者。在中國政治生活中,具有“法律人”背景者晉升省級黨委常委,雖然不乏先例,但難以形成較大規(guī)模。
而今,這一狀況有望改善。
在本次省級黨委換屆前后,有一名最高法院副院長、四名高級法院院長、兩名省檢察院檢察長成為省級黨委常委,成為一大看點。
其中,在換屆之前的人事調(diào)整中,最高法院原副院長熊選國任新疆黨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寧夏高院原院長馬三剛任寧夏黨委常委、統(tǒng)戰(zhàn)部長,四川高院原院長劉玉順任四川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在換屆過程中,山西檢察院原檢察長王建明當選省委常委,后兼任政法委書記;海南檢察院檢察長馬勇霞當選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西藏高院院長羅布頓珠當選黨委常委,后兼任昌都地委書記;陜西高院院長安東當選省委常委,后兼任政法委書記。
而在上一輪省級黨委換屆后的常委中,僅有胡澤君、沈德詠、張軒等為數(shù)不多的人從事過法院、檢察院專業(yè)工作。
20位省級政法委書記履新
據(jù)筆者觀察,作為主管政法工作的黨內(nèi)職能部門,在2011年至本輪換屆后,共有20人履新?lián)握ㄎ瘯?,占六成多。其中?5人此前并沒有長期從事政法委的工作。
政法委書記隊伍發(fā)生明顯變化,更年輕、學歷更高的同時,新面孔占了多數(shù),其中大部分缺乏政法工作經(jīng)歷,迫切需要提高領導管理政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基于此,中央政法委成立了以秘書長周本順任組長的領導小組,由中央政法委政法隊伍建設指導室牽頭,籌備了全國政法委書記培訓班。從今年3月下旬至6月中旬,中央政法委組織6期培訓班,對全國省、市、縣三級3300多名黨委政法委書記進行了集中培訓。
至此,現(xiàn)任省級黨委政法委書記中,有“50后”23人,其中最年長的是出生于1952年6月的湖北政法委書記吳永文,他已在換屆中卸任省委常委;在8名“60后”中,最年輕的是出生于1967年8月的西藏政法委書記鄧小剛。
31位省級黨委政法委書記中唯一的女性是江西的舒曉琴,她擔任這一職務已經(jīng)11年。
31位省級黨委政法委書記中,有6位政法委書記由同級黨委副書記兼任;除上述表格所列之外還有北京的王安順。
31位省級黨委政法委書記中,北京的王安順、江西的舒曉琴和重慶的劉學普是17屆中央候補委員;天津的散襄軍、江蘇的李小敏、山東的才利民、山西的王建明、吉林的金振吉、西藏的鄧小剛、內(nèi)蒙古的李佳、新疆的熊選國和廣西的溫卡華是“博士書記”。
從袁純清到周強
從政法律人的求學、從政歷程,帶有明顯的時代特色。其中還有的走上了省部級高位。
作為最后一屆“工農(nóng)兵大學生”,1977年2月,將滿25歲的袁純清告別了5年多的從警生涯,從故鄉(xiāng)湖南一路向北,來到未名湖畔的北京大學法律系,開始了3年的大學生活。其間,他擔任過北大團委副書記、學生會主席。
幾乎同時,20歲的吉林小伙韓勇,結束了兩年多的知青生涯,也搭上了“工農(nóng)兵大學生”的末班車,走進吉林大學法律系,學習法律專業(yè)。今天,他已經(jīng)是新疆自治區(qū)黨委副書記。
1977年年底恢復高考,喚醒了無數(shù)人的大學夢。22歲的石泰峰和18歲的周強就是其中的兩個。在經(jīng)歷了下鄉(xiāng)插隊、回城就業(yè)的4年磨礪后,1978年9月,石泰峰成為袁純清的北大“師弟”;和他同時進入北大法律系的,還有一位遼寧人李克強。
在南方,湖北人周強則考進了歌樂山下的西南政法學院,從而成為后來在中國法學界占據(jù)顯赫地位的“西政七八級”一員。
1980年1月,袁純清結束了他在北大法律系的學習之后,進入了團中央的大門;韓勇則進入吉林省檢察院,成了一名檢察官。
離開北大之后,袁純清在團中央工作了17年,任職至團中央書記處書記;1997年之后,他還先后擔任中紀委常委、秘書長,陜西省委副書記、西安市委書記、省長,2010年任山西省省委書記,是15屆中紀委委員、16屆中央候補委員、17屆中央委員;其間他讀完了湖南大學在職博士學位,并重返北大從事理論經(jīng)濟學博士后研究,從而成為現(xiàn)任省委書記中唯一的“博士后”。
從吉林大學畢業(yè)后,韓勇從事了17年的檢察工作;1997年年底,他從吉林市檢察院副檢察長位子上轉入紀檢系統(tǒng);2000年因參與查辦沈陽市原市長慕綏新、原常務副市長馬向東案,韓勇開始躍入更多社會公眾的視野。
現(xiàn)在來看,1980年的秋天,更多屬于南方3個小伙子:20歲的四川人陳文清考上了西南政法學院,成為周強的“學弟”;不滿18歲的福建人王建明選擇的是廈門大學;18歲的上海人吉林則走得最遠,他北上進入了中國人民大學;不過3人所學的卻都是法律專業(yè)。
一年后,23歲的河北人張軒和不滿17歲、“從小就喜歡看偵探小說”,視福爾摩斯為偶像的湖南人熊選國,也考進了西南政法學院法律系;而26歲的安徽人車俊,則堅持在審判一線工作的同時“邊干邊學”,成為華東政法學院法律專業(yè)的一名函授生。
1982年秋,完成本科學業(yè)的石泰峰和周強,一北一南,均考取了各自學校的研究生;其中,石泰峰師從沈宗靈教授,繼續(xù)從事法理學研究;而周強則選擇了當時還不為人所熟知的民法專業(yè),師從金平教授。
同樣在這一年,25歲的公社黨委書記朱明國,被派到中山大學法律系干部專修科,開始了為期兩年的學習。
1984年的法律系畢業(yè)生中,公安、檢察、法院,一個也不少:陳文清在四川彭山的派出所做警察,王建明進入了最高檢察院從事監(jiān)所檢察,車俊繼續(xù)從事審判工作。另外,朱明國當選了縣委常委、海南州委組織部副部長,吉林則考上了本校的刑法學研究生。
此后的人生便各有不同。陳文清不僅有著在公安、國安、檢察、紀檢等多系統(tǒng)任職的經(jīng)歷,而且在仕途上曾屢創(chuàng)最年輕紀錄:
本科畢業(yè)后兩年,26歲的陳文清即擔任四川省樂山市五通橋區(qū)公安局局長;32歲時升任四川省樂山市公安局局長。
34歲時,陳文清從公安轉至國家安全系統(tǒng),調(diào)任四川省國家安全廳,并被授予二級警監(jiān)警銜;38歲即成為正廳級官員,任四川省國家安全廳廳長、省政府副秘書長,被授予一級警監(jiān)警銜。
42歲時,陳文清從國家安全系統(tǒng)轉至檢察系統(tǒng),任四川省檢察院檢察長,并被授予二級大檢察官,由此他成為當時全國最年輕的省級檢察長。
46歲時,陳文清從檢察系統(tǒng)轉入紀檢系統(tǒng),調(diào)任福建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成為當時全國最年輕的省紀委書記,并在次年當選17屆中紀委委員;2011年任省委副書記至今。
與陳文清輾轉多個崗位不同,王建明到最高檢察院之后,一干就是25年,其間雖然在監(jiān)所檢察廳、審查批捕廳、偵查監(jiān)督廳和反貪污賄賂總局任職,但并未離開檢察系統(tǒng),并在2007年成為最高檢察院檢委會副部級專職委員。
2009年,王建明和柯漢民“對調(diào)”單位,開始了“外放”山西的生活。當時他成為該省檢察院3年內(nèi)的第三位檢察長,也是當時全國僅有的兩名“60后”省級檢察院檢察長;去年11月的換屆中,王建明當選省委常委,后兼任政法委書記。
結束了華東政法學院的學習后,車俊繼續(xù)在合肥中院任職,并在1988年擔任了該院副院長;第二年,車俊從法院系統(tǒng)轉入公安系統(tǒng);又過了3年,他升任合肥市委副書記;進入新世紀之后,他又擔任這座省會城市的市長、書記,并很快晉升為省委常委。
2005年,車俊離開安徽,改任河北省委常委,并先后兼任政法委書記、組織部長,還當選了17屆中央候補委員;2008年再進一步任省委副書記,并臨危受命,在“三鹿奶粉事件”后擔任石家莊市市委書記;2010年調(diào)任新疆自治區(qū)黨委副書記兼生產(chǎn)建設兵團政委。
海南建省以后,朱明國曾擔任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文昌縣縣委書記、縣長;1998年升任省委常委、副省長、政法委書記,3年后調(diào)入重慶,先后擔任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局長,2006年再轉任廣東省委常委、紀委書記,并當選17屆中央紀委委員;后任省委副書記、省社會工作委員會主任、省委政法委書記至今。
1985年,石泰峰、周強和張軒、熊選國分別完成了研究生和本科學業(yè)。
后來,石泰峰曾做過河北寧晉縣委副書記;再后來又重回學術界從事法理學研究,并在新世紀之初擔任了中央黨校副校長,分管教學工作;此外他還擔任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和多個部門以及高校的法律顧問和法學系兼職教授。
2010年,石泰峰完成學者從政的轉身,出任江蘇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后任江蘇省委副書記。
離開西南政法學院之后,周強北上進入司法部,且一干就是十年,其間還曾擔任時任部長肖揚的秘書;之后轉入團中央8年,歷任書記處書記、常務書記、第一書記;2006年,周強再次南下,回到與故鄉(xiāng)一江之隔的湖南,并先后擔任省長、書記至今;在其任內(nèi)倡導建設“法治湖南”,先后出臺了帶有限權性質(zhì)的多部地方性行政法規(guī);他是16屆、17屆中央委員。
從熊選國到張軒
張軒留在了重慶。她先后任職于共青團、婦聯(lián)系統(tǒng);2001年回歸司法系統(tǒng),后任重慶高院院長;2007年任市委副書記至今,并當選17屆中央候補委員。
此時的熊選國,則被保送成為本校的刑法學研究生,繼續(xù)從事學術研究,并開始發(fā)表學術論文。
兩位團干部的位置交換,在1987年上演:吉林從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畢業(yè),留校做起了團干部;而已擔任團中央學校部部長的袁純清,卻再一次回到課堂:他來到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攻讀政治學研究生。
第二年,熊選國碩士畢業(yè)后,再一次選擇了繼續(xù)深造;這次他離開了重慶,來到了武漢,成為武漢大學刑法學家馬克昌的第一個博士研究生。
“剛讀博士時,我的目標是當法學家?!钡阶x博士時,熊選國已發(fā)表二十幾篇論文,有的還曾獲武漢大學學術最高獎光華獎,他也曾因優(yōu)秀論文而參加最高法院舉辦的研討會。
1990年的夏天,袁純清結束了自己的碩士研究生學業(yè),繼續(xù)其團干部生涯;次年,熊選國也完成了博士學業(yè)。
隨著對刑法學研究的深入,熊選國感到“刑法學應用性很強”,所以博士畢業(yè)時認為自己“在學校待的時間太長了,想到實踐部門”,于是毛遂自薦并成功進入最高法院,成為該院首位博士。
熊選國曾在最高法院研究室工作長達11年;2002年以后從研究部門走上業(yè)務前臺:最初任刑二庭庭長,并被任命為審委會委員;次年掛職擔任四川高院副院長;2005年,41歲的熊選國被任命為最高法院副院長,成為當時該院唯一的“60后”副院長,并分管備受社會關注的刑事審判業(yè)務,力推量刑規(guī)范化改革;死刑復核權收歸最高法院之后,死刑復核也屬熊選國分管范疇。
2011年,熊選國調(diào)任新疆黨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1994年年初,時任團中央常委的羅志軍進入中國政法大學,攻讀政治學與行政管理系政治學專業(yè)委托培養(yǎng)在職碩士研究生;第二年,已擔任重慶市婦聯(lián)主席的張軒也重返西南政法大學,攻讀經(jīng)濟法專業(yè)研究生課程班;1999年,最高檢察院檢察員尹晉華成為西南政法大學刑事訴訟法專業(yè)的在職碩士研究生。
進入新世紀后,時任國家海洋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的范曉莉,在2000年就讀于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專業(yè);時任河南省委副秘書長的安東,則在2002年成為武漢大學法學院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專業(yè)博士研究生;時任最高檢察院反貪局局長的王建明,也在2004年到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攻讀訴訟法學專業(yè)在職博士研究生。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