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4-06-24 11:52 | 來源:蘭州晨報 2011年2月21日 A06版 | 查看:2016次
婆婆患絕癥久臥病榻之上,兒媳無怨言照顧無微不至,貧寒家庭演繹真情故事——
| ||||||||||||
有人說:婆媳是冤家。然而,有一位已是腎癌晚期的老人卻不斷托人輾轉(zhuǎn)找到報社,請求記者幫自己完成生前最大的愿望——表揚自己的兒媳。這對婆媳有著怎樣不同尋常的故事呢?2月17日,記者來到老人身邊,聽到了一個貧寒家庭婆媳間的感人故事。 醫(yī)院 絕癥老人托我們找報社 我們這里有個腎癌患者委托我們一定要找到報社表揚她家的兒媳婦,請一定幫忙,這是老人最后的愿望了。 有人說:婆媳是冤家。李文蓮的婆婆楊蘭芳堅決反對這話。 “我們這里有個病人委托我們一定要找到報社表揚她家的兒媳婦,請一定幫忙,這是老人最后的愿望了?!?月17日,記者接到了蘭大一院寧養(yǎng)院工作人員的電話,這個要求讓人倍感詫異。婆媳關(guān)系歷來都是家庭矛盾的導火索,這對婆媳究竟有著怎樣的融洽關(guān)系? 帶著疑惑,當天,記者隨蘭大一院寧養(yǎng)院的工作人員一道前往老人家一探究竟。路上,蘭大一院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71歲的楊蘭芳老人是位腎癌患者,雖然已經(jīng)切除了左腎,但癌細胞又發(fā)生了骨轉(zhuǎn)移,去年10月,寧養(yǎng)院接收了這位晚期癌癥老人,定期給老人送來醫(yī)院免費提供的止痛藥,對老人進行心理輔導,幫助她平靜度過生命的最后時期。 現(xiàn)在老人臥床已經(jīng)1年多了,大小便失禁,全靠兒媳的悉心照顧,老人被護理得很不錯。但老人的病情發(fā)展很快,可能只能用日月來計算生命了。這些天,老人一看到寧養(yǎng)院的同志就央求找個記者來表揚兒媳??梢哉f,這是她生前最后的愿望。 說話間,楊蘭芳老人的家就到了。這幢位于草場街社區(qū)的居民樓,是靜寧路房管局的老房子。建于上世紀70年代的房子已經(jīng)很破舊,小區(qū)的大門邊寫了不少劃著紅圈的拆字。 順著黑乎乎的樓道,記者走進了老人的家。 雖然屋外陽光燦爛,屋里卻一片昏暗。見我們進來,兒媳李文蓮忙拽了燈繩,這時記者才看清這間不足20平方米的屋里交錯擺放著兩張床,一張堆滿了衣服和藥罐的舊木桌放置在過道一側(cè),靠窗的墻邊擺放著烤箱,室內(nèi)的空間用到了極致。床兩側(cè)的墻上釘了大鐵釘,牽著粗粗的尼龍繩,晾起了不少床單、被褥。 一張雙人床上躺著一位老人,她正是楊蘭芳。老人已經(jīng)臥床1年多,大小便失禁,但邁入房門時,陳設(shè)簡陋的屋內(nèi)幾乎沒有什么異味,水泥地面也拖得一塵不染。 婆婆 病榻之上流淚夸兒媳 她就是天底下難找的好媳婦。她每天幫我擦三四遍身子,沒有一句埋怨的話…… 媳婦因過度勞累,肝硬化引發(fā)吐血曾被送到醫(yī)院搶救。 當蘭大一院的工作人員告訴她“這就是記者,能幫你表揚媳婦”后,動彈不得的老人嘴唇艱難地顫動著:“表揚她,她就是天底下難找的好媳婦。她每天幫我擦三四遍身子,沒有一句埋怨的話??此量啵倚睦镫y過得很?!闭f著,老人淚流滿面。 一口氣說了這么多話,老人不時地張口喘息著,兒媳忙幫她擺正蠟黃的臉,喂她喝水。老人告訴記者:“媳婦在家洗衣做飯、打掃衛(wèi)生,一刻也不得閑。每次做飯之前總是先問我想吃什么,做好了之后再端到我面前。” 因為癌癥骨轉(zhuǎn)移,老人生活無法自理,只能躺在床上,一動也不能動。而且,由于大小便失禁,經(jīng)常弄得滿床都是,但媳婦李文蓮從不抱怨,每次都會及時換洗,還安慰婆婆不用放在心上…… 為了照顧婆婆,李文蓮晚上沒睡過整覺。夜里一聽到婆婆有動靜,她就馬上起來看婆婆是不是尿床了,有時要洗到后半夜。 為了照顧婆婆,李文蓮還特意向醫(yī)院的護士學了一手護理技術(shù),只要看到老人的皮膚有點發(fā)紅,她就會及時處理。所以盡管老人長時間臥床,身上卻從來沒有生過褥瘡。 2009年老人剛做完腎切除手術(shù),她更是沒日沒夜地照顧,半個月下來,李文蓮因過度勞累,肝硬化引發(fā)吐血也被送到醫(yī)院搶救,但剛剛恢復,她又毅然承擔起家庭的重擔,用無私的愛為這個不幸的家庭撐起一片晴空。 孫子 替母分憂守攤賣碟 假期這段時間,他就讓媽媽在家看奶奶,每天早早把作業(yè)寫完就幫媽媽守攤?cè)チ?,一直能守到晚?1點。 正說著話,房門推開了,進來個氣喘吁吁的小男孩。孩子一雙凍紅的小手緊緊攥著幾張零錢,一見李文蓮,他忙將錢塞進她的口袋,“媽,我剛賣出去了3張碟,我沒有口袋,怕把錢丟了,你快裝好。你再給爸打電話,讓他進個《你是我兄弟》,買主們都問呢?!闭f完,孩子一陣風似的又跑了出去。 李文蓮笑著告訴我們,這是兒子徐濤,今年9歲。原來,因為婆婆生病,她沒法外出工作,一家人的生活都指望著丈夫打零工掙來的錢。 怎么才能既照顧老人,又能給家里掙點錢,左思右想,要強的文蓮在家門口支起了一個賣光碟的攤子,多少貼補些家用?!巴尥藓芏?,總想著給家里幫忙。假期這段時間,他就讓我在家看奶奶,每天早早把作業(yè)寫完就幫我守攤?cè)チ耍恐窡舻牧凉猓恢蹦軘[到晚上11點?!?/span> 走出家門不到50米的小區(qū)門口,就是9歲小家伙徐濤的碟攤——一個支架支起一米見方的攤子。幾個紙匣里面整整齊齊放滿了碟片:港片、日韓片、電影、電視劇、資料片,分門別類,非常清楚。 問他“什么片好看?”小徐濤煞有介事地說,“《宮》和《師傅》現(xiàn)在賣得好,我最多的時候一天賣過100多塊錢呢?!彪m然在賣碟,可小徐濤卻沒有看過一張碟。一方面害怕費電,另一方面怕吵老人,家里的電視就是個擺設(shè)。再問他,這些片子你都沒看過,怎么給別人介紹啊?“我看封皮,有簡介的,我知道了就能告訴買主了。” 小家伙從來不會弄錯碟的版本,甚至會主動告訴顧客:“別買這張,版本不好,過兩天有清晰版出來再買吧?!备^的是,他很快掌握了熟客的基本口味,看到女顧客來,他便快手快腳挑出一堆文藝片、劇情片,而如果是男顧客,他遞上的則是槍戰(zhàn)片、警匪片,而這樣的推薦多半不會錯。 攤子一旁正有兩三個孩子在玩耍、放炮。問徐濤:“你想玩嗎?”小家伙卻說:“我就想幫幫媽媽?!?/span> 兒媳 柔弱雙肩撐起苦難家庭 問她為什么對婆婆這么孝順?她說:“人都會老,有病誰都難免,自己年輕出點力又算得了什么?!?/span> 因為婆婆和自己生病,家里靠舉債度日,但李文蓮仍無怨無悔,負重前行,38歲的她,用柔弱的雙肩撐起一個苦難的家庭?!笆虑橐呀?jīng)這樣,既然沒法改變,就坦然接受吧?!崩钗纳弿牟槐г埂?/span> 李文蓮說,自己每次去菜市場只敢買番瓜、白菜,一個禮拜買一斤臊子改善一下全家的生活。婆婆是蘭州五毛廠的退休工人,一個月有1000元的退休工資,但老人的退休工資都基本上用在買紙尿褲、藥品上了?,F(xiàn)在一家人主要靠孩子他爸打零工維持生計?!澳憧次覀儤堑篮芎?,有時他爸走的時候開了燈就忘關(guān)了,濤濤專門給爸爸寫了個字條?!庇浾唔樦纳徥种傅姆较蚩矗辉陂T框邊電燈開關(guān)的旁邊貼著張用過的作業(yè)紙,上面工工整整寫著:“請隨手關(guān)燈。” 她說,婆婆從心底也認同她這個兒媳婦。去年過年時,老人特地拿出300元錢交給李文蓮,讓她買衣服,而這個兒媳婦卻給孩子買了105元的衣服、鞋子;給丈夫選了件100元的外套,只給自己買了件80元的棉襖。 問她為什么對婆婆這么孝順?她的回答很樸實:“人都會老,有病誰都難免,自己年輕出點力又算得了什么?!?/span> 文/圖 本報記者 趙匯 |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