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4-06-14 17:07 | 來源:羊城晚報 2014年05月21日 第A16G版 | 查看:1672次
4月9日,河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成功學院大二女生李翠因腎癌去世。病逝前,她決定捐獻自己的眼角膜和遺體,用于醫(yī)學研究。如今,這名21歲的女孩已經(jīng)離開人世一個多月,但是她自愿捐獻的遺體至今沒找到合適的接受單位。
“清明節(jié)前夕,我們就已經(jīng)開始聯(lián)系捐獻事宜,”李翠的家人李志勇說,“可河南省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總是說‘我們很忙’?!?br/>
“我當時問他們,遺體拉走后,用于醫(yī)學研究,兩年后如何處置?他們說‘遺體拉到殯儀館,集體火化,火化后,如果家屬要骨灰的話,可以來認領掩埋;不要骨灰的話,就由我們集體掩埋’。”對此李志勇感到難以接受,“我們堅決不同意集體掩埋,捐獻遺體的人,也是無名英雄,理應受到尊重?!?br/>
“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說,1985年以來,從來沒有如此規(guī)定?!崩钪居抡f。
一位中年男子告訴記者,他的朋友去年捐獻了遺體,清明節(jié)打電話問捐獻遺體接受中心能不能去祭奠朋友,卻被婉拒。
一位姓李的女士很無奈地說:“去年正月,我接到捐獻遺體接受中心的電話去領父親的骨灰。誰知,領到的骨灰竟只簡簡單單地被一塊紗布包著,心里真不是滋味?,F(xiàn)在想起來,還覺得難受……”
“好不容易找到了捐獻遺體接受中心的電話,卻沒人接聽”;“跑了好多趟,手續(xù)還沒辦好”……很多受訪者或多或少心存顧慮和抱怨。
記者致電河南省紅十字會志愿捐獻遺體中心,一位王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中心面臨的最大困境是,20多年來,一直是既無資金又無專人,想干好太難。”
?。ㄖ袊嗄陥螅?br/>
(責任編輯:曹子敏)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