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3-10-05 20:36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3-06-28 13:23 | 查看:1378次
李亞威,女,57歲,民進深圳市委委員,國家一級編劇、著名導演,深圳市電影電視家協(xié)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她扎根云南楚雄,用文字和鏡頭參與“搶救、挖掘、保護、弘揚”瀕臨消失的彝族文化,以13年的堅守來履行對弘揚民族文化的承諾;她把藝術(shù)價值置于時間、金錢乃至健康之上,以種種忘我的工作來履行對作品質(zhì)量的鄭重承諾,創(chuàng)作出了大量獲得國家級和國際獎項的優(yōu)秀作品;她助人不遺余力,行善不圖回報,以物質(zhì)幫扶和文化支邊的愛心行動來履行把楚雄當故鄉(xiāng)、為當?shù)厝罕姸嘧龊檬碌男闹兄Z言,被人們親熱地稱為“阿俵妹”。
一、面對即將消失的金子般的彝族文化,李亞威承諾:我要盡己所能,傳承和傳播彝族文化瑰寶
李亞威2000年5月受深圳市委宣傳部的委派前往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創(chuàng)作以已故扶貧干部臧金貴為題材的劇本。當時,彝族口口相傳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正處于瀕臨消失的境地。作為深圳影視界的領軍人物,李亞威立下了用文字和鏡頭留存民族文化的諾言:“我要用我的眼睛架一座橋,一頭是大海邊的特區(qū),一頭是大山里的彝州,人們順著我的視線看過去,就能看到這個民族多彩多姿的文化遺產(chǎn)和不斷進步的文化活力。”為此,她堅持了13年,放棄各種拍片賺錢的機會,走遍楚雄的山山水水,在身患重病的情況下,仍堅持不懈,先后創(chuàng)作了《火之舞》、《中國有個暑立里》等20多部反映云南少數(shù)民族歷史風情、人文風貌和時代風尚的影視文學作品。為了讓民族文化后繼有人,她資助培養(yǎng)傈僳族女孩瑪嘉加朵從事民族演唱事業(yè),推出以彝語、傈僳語演唱的原生態(tài)個人專輯《山間回聲》,還為彝州培養(yǎng)出一批年輕有為的影視編導、演員和活動策劃人。李亞威用13年的執(zhí)著堅守來履約踐諾,體現(xiàn)了一個人民藝術(shù)家對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覺和忠誠大義。
二、面對當?shù)仄D苦的創(chuàng)作條件,李亞威承諾:拼著這條命,我也要保證作品質(zhì)量
為了回報眾人的信任與期望,李亞威鄭重承諾:“每一部作品,我都會拼全力,出精品”。為了履行承諾,她廢寢忘食、精益求精,甚至不惜付出時間、金錢乃至健康的代價。為拍攝《火之舞》,李亞威帶領團隊走遍了包括彝、苗、傣、白、哈尼、傈僳等25個少數(shù)民族的50個鄉(xiāng)鎮(zhèn)、140多個村寨,行程兩萬多公里,兩年下來體重掉了十多斤。在海拔3000多米的曇華山拍攝時,因高燒和高原反應已處于昏迷狀態(tài)的李亞威,不忘交待助手過主峰時一定叫醒她;因拍片而承受巨大經(jīng)濟壓力、甚至貼進去自己8萬元存款的她還在擔架上留下“遺言”:“如果我不行了,就把我深圳的房子賣了,將這部片子做完。”為了拍攝《中國有個暑立里》這部折射中國農(nóng)村大變革的紀錄片,李亞威花了整整十年心血跟蹤拍攝,又花了七八個月時間來閉關(guān)剪片。種種忘我的付出,使她的作品獲得了中國電視“金鷹獎”、“飛天獎”以及“金熊貓”國際紀錄片“亞洲制作獎”、意大利米蘭國際體育電影電視節(jié)榮譽獎等眾多國家級和國際獎項。
三、面對當?shù)剜l(xiāng)親的深情厚誼,李亞威暗許諾言:要把楚雄當做“第二故鄉(xiāng)”,要多為當?shù)厝罕娮龊檬芦I愛心
作為一個拍攝過叢飛、郭春園、深圳市義工聯(lián)、無償獻血者等愛心典型的著名編導,李亞威帶著深圳的大愛來到楚雄,她在心里早已把楚雄當成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把當?shù)厝嗣癞敵?ldquo;自家人”,走到哪幫到哪。她為彝州創(chuàng)作拍攝了大量宣傳文化精品,不僅從未獲取分文報酬,相反還時時克扣自己,貼補當?shù)刂С龅牟蛔恪?003年大姚縣發(fā)生地震,她在全州第一個捐款,同時發(fā)動深圳各界人士捐款捐物,連夜打包裝車運往災區(qū)。在大姚縣暑立里村拍片期間,她積極為村里爭取經(jīng)費,解決了吃水、修路等難題。2006年在武定縣老木壩村拍完電影《油菜花開》,她拿出2萬多元積蓄為村里建起了文化室。2007年5月,李亞威在拍攝現(xiàn)場突然昏倒確診為宮頸癌,必須馬上進行手術(shù)。作為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她本可以任選一家大醫(yī)院,但她依然選擇在州民族醫(yī)院,“楚雄人民熱愛我,即便術(shù)中出現(xiàn)不測,我也愿將生命歸屬在這片土地上”。李亞威以她的愛心行動和無悔選擇,踐履了她把彝州當故鄉(xiāng)、視彝家群眾如親人的心中諾言。
由于事跡突出,李亞威先后獲得深圳市文明市民?道德模范、深圳市“愛心大使”、深圳市三八紅旗手和“楚雄榮譽州民”等榮譽稱號。她的事跡被《光明日報》、《人民日報》和《深圳特區(qū)報》分別以《彝山人民的好“表妹”》、《13年李亞威從深圳到楚雄,用鏡頭記錄彝族文化——讓好東西活下去》、《彝族火把照亮她的人生》為題進行了長篇報道,在全國各地引起強烈反響。2013年4月、5月,云南楚雄和深圳兩地分別召開了李亞威先進事跡座談會;5月8日,云南省文聯(lián)、深圳市文聯(lián)聯(lián)合發(fā)出《關(guān)于向“最美愛心藝術(shù)大使”李亞威學習的倡議書》。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