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2-10-10 08:15 | 來源:銅陵新聞網(wǎng) 2011-05-22 21:13:42 | 查看:1917次
孫元圣同志今年六十歲,住在銅陵縣笠帽山一處簡陋的政府安置房里。他沒有固定的工作,僅靠用一輛破舊的平板車幫人送水泥黃沙謀生。他不僅長期照顧身患精神疾病的妻子,還歷經(jīng)千辛萬苦,把一兒一女培養(yǎng)成大學生。2008年5月四川汶川地震期間,他更是以捐款1000元的善舉,贏得全社會廣泛的贊譽,被人們稱為“拉板車的好心人”。
孫元圣以前家在無為縣江邊的一個小村子里,六歲時父親去世,母親眼睛又幾乎失明。他十三歲放牛,十五歲就拉起了板車,小小的年紀就承擔起照顧母親和家庭的重擔。勞動的繁重,加上一場疾病,使他的左臂嚴重受傷,導致左臂比右臂短小的終身殘疾。身體雖然如此,但他心地善良。同村一位名叫黎礦林的姑娘是個精神病患者,發(fā)作起來,喜怒無常,生活根本無法自理,有時連她的家人都嫌棄。孫元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托人說媒,許下照顧黎礦林一輩子的諾言?;楹笏麄兩艘粌阂慌?。從此,孫元圣的擔子更重了,但他孝敬母親,關(guān)愛妻子,可以說是無微不至,受到鄉(xiāng)親們的稱贊。六年之后,由于嫌孫元圣家太窮,黎礦林的父親讓兩人離婚,一雙兒女留給了孫元圣,黎礦林被嫁到銅陵的另一戶人家。黎礦林再婚后遠沒有在孫家幸福,她又想回到孫家。孫元圣得知后,心急如焚。1993年,孫元圣的母親去世,他帶著一雙兒女趕到銅陵,一番周折之后,破鏡重圓。有人對孫元圣說:“人家甩都甩不掉的包袱,你怎么又撿回來了?”忠厚老實的孫元圣沒說什么,他的心里始終丟不下患病的妻子。
在銅陵安家的孫元圣又拉起了板車,超負荷的勞動使他患上了嚴重的關(guān)節(jié)炎,但他從來沒有為自己花過一分錢。為了讓妻子吃飽穿暖,過得舒舒服服,他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難得有一次好吃的,他總是親手喂給妻子吃,洗衣做飯等一切家務,都是他一人包攬。外出干活,他就常常讓妻子坐在板車上,一邊拉車,一邊照顧。有時妻子病情惡化,對他無端打罵,他都默默忍受。有一次在江邊拉黃沙,妻子突然發(fā)作,撿起一塊石膏板,砸得他滿臉是血,他毫無怨言,穩(wěn)定了妻子的情緒之后,他把妻子抱到板車上,流著眼淚一起回到家。人們都說孫元圣德行好,換了別人誰也受不了。
孫元圣對妻子關(guān)愛有加,對孩子也是百般呵護。為了兩個孩子,孫元圣不知吃了多少苦。孩子吃不飽,他就自己一天吃兩頓;孩子穿不暖,他就自己脫下破舊的外套;孩子上學沒學費,他撿破爛、四處求人……在他的精神感召下,兩個孩子學業(yè)不斷進步。2005年他的大女兒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安慶師范學院。兩年之后,他的兒子又考上了皖南醫(yī)學院。
孫元圣不僅對家人“好”,對別人也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早在無為老家的時候,他看到一個流浪乞討的人病倒了,就把接到自己的家里,幫他洗澡,給他洗衣,喂他吃飯。現(xiàn)在他住在縣政府的安置房里,用柴火燒飯,十天也不買一點葷菜,過著清貧的生活。他家周圍也有不少和他一樣的窮苦人。孫元圣經(jīng)常幫他們砍柴、搬東西、照顧殘疾人。有時候也為他們運送水泥、黃沙,他不收錢或少收錢。為此,他還遭到同行的責罵。有一次,他在街上看到一個癱瘓的人趴在地上乞討,他掏出一塊錢,放進那個人的碗里面。有人說:“你自己那么困難,怎么還給錢給別人?”他說:“我心軟,見不得可憐的人?!?/p>
最令人敬佩和感動的是2008年5月四川大地震期間,孫元圣毅然拿出1000元捐給了災區(qū)人民!那是他剛剛領(lǐng)來的低保金和兒女上大學的生活費。工作人員問他叫什么名字,他什么也沒說,拉起板車就走了。工作人員只好在收據(jù)上寫下“一個拉板車的好心人”。后經(jīng)多方打聽,才找到他。他說:“人生在世,草木一春。做人要有良心。我兩個孩子讀書的時候,學校免了不少學費,我一輩子都記得。要不是政府幫助我,我也沒有今天。盡一點心意回報社會也是應該的。有人說我‘興’,一個拉板車的捐了1000元!當時我的女兒上大學,學費都是貸款,可她跟我說,爸爸真了不起。我聽了很高興,真的!”
孫元圣,他以羸弱的身軀,堅韌的品格,奉獻的精神詮釋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好人”!
(責任編輯:曹子敏)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