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1-12-16 08:18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1-12-13 | 查看:2124次
記者 劉棟賓 文/攝
吳佳鈴,今年13歲,稚嫩的臉上卻多了幾分成人才有的滄桑感。她的臉色有些蒼白,教她的老師康春花說:“這是營養(yǎng)不良。她的生活很艱難,但對父母特別好,是個善良、開心的孩子?!?/P>
9日,吳佳鈴獲得了福建省首屆尊老愛親“美德少年”提名獎。
父母生活艱辛女兒盡力關(guān)心
吳佳鈴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父親口齒不清,母親身體殘疾,家里還有個近百歲的奶奶,長年生病。父母因為殘疾,很多年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一家人就靠政府發(fā)放的低保費生活,家中可以說是“一貧如洗”。
在好心人的幫助下,佳鈴的父親每天早出晚歸,在一家小吃店里幫忙洗碗。她的母親則每天在女兒就讀的臺江區(qū)瀛濱小學門口擺一個小攤賣零食,賺錢貼補家用。手頭緊時,佳鈴的母親只好向親戚或鄰居借一些,事后再拼命干活還上。
這一切,吳佳鈴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她說:“雖然生活在拮據(jù)的家庭,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感受到父母賺錢的不易。平時,我總想盡自己最大的力量來關(guān)心、孝敬父母、奶奶,分擔長輩們生活的重擔。”
媽媽6點出門她會提前燒飯
吳佳鈴現(xiàn)在上小學6年級,處在這個年齡段的很多學生都還生活在父母的“襁褓”里,吳佳鈴在家里擔當?shù)膮s是“父母”的角色。
每天6點,佳鈴的母親就要出門擺攤。吳佳鈴總會提前給父母燒飯、盛好。為了回家后能盡量多抽時間幫助父母做家務,她在學校時就會把作業(yè)全部做完,到家放下書包就開始做家務。晚上9時,媽媽回家后,佳鈴才可以休息。
從事洗碗工作的吳爸爸每天下午5時許上班,要到次日深夜2時才能回家。這時小佳鈴已經(jīng)睡了,但她只要一聽到爸爸的腳步聲,就會馬上爬起來,給爸爸開門。她還會倒開水,幫爸爸捏肩膀、捶背,告訴爸爸當天在學校里發(fā)生的開心事。她說:“跟爸爸談心,能減輕他工作后的疲勞?!?/P>
她為奶奶打扇老人淚流滿面
吳佳鈴家有5口人,除了父母還有奶奶和伯伯。伯伯也沒有工作。
人多、屋窄,又沒風扇、空調(diào),到了夏天,房內(nèi)就像個熱烘烘的小火爐,悶熱的空氣讓汗流浹背的奶奶直喊頭暈、胸悶。
看著奶奶滿頭的白發(fā)、骨瘦如柴的身子,佳鈴說:“看到奶奶這么大年紀,腿腳也不方便,我會拿著扇子,搬張小凳子坐在奶奶身旁,給奶奶搖扇子,幫她擦汗。”
佳鈴說,每次奶奶要她休息,她都會告訴奶奶:“我不累,這是我應該做的?!蹦棠搪犃怂脑挸I流滿面。
在老師眼里她是好學生
知道這個低保雙殘家庭情況的人都十分感慨。好在有吳佳鈴這個可愛活潑的女孩,這個苦難的家庭才有了笑聲。
康春花是佳鈴從小學一年級到三年級的老師,看著這個小女生慢慢長大?!八莻€好孩子,從來不埋怨父母,生活自理能力很強,學習成績也好,現(xiàn)在是班級中隊長。”她說。
說起長大后的理想,小佳鈴說:“為了全家人將來能過上更好的生活,我一定要自強?!?/P>
(責任編輯:肖悅)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