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08-11-09 08:00 | 來源:南都周刊 2008-09-01 16:52:46 | 查看:1601次
王建煊是臺灣現(xiàn)任“監(jiān)察院長”。他曾經(jīng)形容“監(jiān)察院”像“沒有牙齒的老虎”,要研究“裝幾顆假牙”,或讓老虎“吼一下”,以重振監(jiān)察權(quán)。如今鬧得沸沸揚揚的陳水扁家族“海外洗錢案”,或許讓人見識到這名“鐵面御史”的“打虎”氣概了。
6月30日,王建煊被提名為臺灣新任“監(jiān)察院長”。當時他表示贊成成立“廉政公署”,若當選會以“監(jiān)委”身份進行查案。 陳易辰 攝
2008年7月15日,王建煊(左)拜訪前任“監(jiān)察院長”王作榮,王作榮親自到住家樓下迎接王建煊。 侯世駿 攝
當然王建煊不需要借“打虎”來博政治聲名,在走馬上任“監(jiān)察院長”之前,他已經(jīng)名動臺島。他有許多綽號:“王圣人”、“布道家”、“小鋼炮”、“王善人”、“慈善家”,沒有一個臺灣政客能像他這樣,獲得這么多清譽。
對王建煊這個名字,大陸人也許也不會陌生,他主導的“愛基會”在中國28個省市,成立超過250所“愛心小學”,他發(fā)起“一個孩子一顆蛋”計劃與“撿回珍珠”計劃,惠及大陸十多萬貧困學童。
人們可以忘記王建煊在政壇上的斗士形象,但請記住他在慈善征途上的跋涉身影。
“一個孩子一顆蛋”
2001年,當時從公職退休的王建煊與他妻子,在中國大陸鄉(xiāng)間四處“觀光”。王建煊不看所謂觀光勝地或好山好水,反而專找鄉(xiāng)下特別窮困的村莊,將自己的退休金一筆一筆捐出,從而改善當?shù)鼐用竦纳睢?
那一天,我們在湖北宜昌市偏遠鄉(xiāng)下的一所貧困小學,正值午餐時間,校長帶領(lǐng)我們四處看看。我看到正在用餐的學童,許多飯盒里只有白飯,偶爾點綴在白飯上的,是一小撮紅,或一小撮黑。
校長說,紅的是切碎辣椒,黑的是豆豉渣,孩子拌著飯吃。
我當時很驚訝,說,那怎么成?營養(yǎng)絕對不夠的!
校長說,這算好的,還有更差的呢!他帶我到另一班,這班學生同樣一人一碗吃著飯盒,但盒里裝的不是白飯,而都是黃顏色,那是帶殼的五谷雜糧,當?shù)厝朔Q“苞谷飯”,小學生們?nèi)耸忠话褞У綄W校,學校再用石磨磨碎,蒸熟了給小孩們吃。
還有一部分學生,同樣的飯盒,里頭空空如也,孩童們抓著筷子跟其他同學一樣朝碗里扒,假裝也在吃飯。其他人吃飽了,他也吃完他的“午餐”,摸摸肚子,假裝飽了。
我暗自算了算,發(fā)現(xiàn)吃“苞谷飯”的約占60%,吃辣椒飯的30%,而假裝吃飯的,竟然也約有10%。
看著面黃肌瘦的孩童,一雙雙乖巧無辜的眼神,我當場鼻頭一酸,不能言語,不久轉(zhuǎn)念想了想,回頭就與校長討論,若每天給這群孩子吃顆雞蛋,可能要花多少錢。
我們?nèi)A人社會習慣在孩童成長時期,每天至少讓小孩吃顆蛋,補充成長時所需的蛋白質(zhì)。這在都市里實在不足為奇,有些比較講究的家長,甚至為了避免膽固醇過高引發(fā)心血管疾病,還會把蛋黃挑掉只吃蛋白。但這在物資缺乏的鄉(xiāng)下小學里,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的浪費。
我當時與校長一起算出來,一個孩子一年上課期間需要兩百三十個蛋,共要100元人民幣,全校500個學生,一年正好要5萬元人民幣。我自掏腰包出了這筆錢,認捐全校學生一年的蛋,總計11.5萬顆蛋。
100元人民幣就可以讓一個孩子每天吃一顆雞蛋,吃一整年。我們在美國紐約唐人街的一家餐廳吃飯,菜單上隨便一盤菜,就要價13元美金,折合人民幣100元左右,正巧是一個孩子吃一年雞蛋的金額。我覺得很難過,點不下這盤菜,后來點了一盤炒面湊合過一餐,把錢省了下來,留給孩子們吃雞蛋。
我們在內(nèi)地奔走,除了臨時借住學校宿舍,就是住一晚45元人民幣的小飯店,原本我們都住一晚30元的床位,反正也只是洗臉睡覺,后來發(fā)現(xiàn)便宜床位從不洗床單,怕有傳染病,只好放棄。
我知道貧窮的滋味。在剛懂事時,我們一家五口跟著父親從安徽合肥來到臺灣。那時候很窮,我半夜就要起床搓蠶豆剝皮,天亮后還要挑著擔子,到市場上叫賣青菜和蠶豆仁,換點錢貼補家用。
孩子們每天每人有一個蛋吃,很不容易。我知道母雞屁股就是農(nóng)民的銀行。我小時候家里圈塊地養(yǎng)十幾只雞,一天可以下十個蛋,一個月三百個蛋,到市場上賣也是一筆錢,不小心弄破的蛋就是我們的營養(yǎng)點心。我能夠長大上大學,靠的就是這十幾只母雞的屁股。
但這個蛋要讓孩子們吃下去。教育是窮人翻身的唯一一條路。以我自己為例,要不是當年念了大學考上公務(wù)員,家里有固定收入,從清貧轉(zhuǎn)小康,我們家大概一輩子都無法從貧窮里爬出來。
“有愛走遍天下”
王建煊是出了名的“財政鐵公雞”,他兩次競選公職,卻主動找來會計師查核自己選舉的賬目,大費周章把未用完的政治獻金,一項一項依比例退還給捐款人,政府撥款的兩次選票補助共三千多萬元(新臺幣),他則全數(shù)捐出,成立“愛心第二春文教基金會”(簡稱“愛基會”)。
我們“愛基會”最先在浙江平湖辦了“新華愛心高中”,貧困的學生可以免費入讀。不同于臺灣“慈濟公德會”在大陸興建的“希望小學”,我們堅持每所小學名稱上都要冠上“愛心”兩字,學校大門旁,也都會有塊石碑刻上“有愛走遍天下”。
這不只是一句口號,當小學生獲得免費念書機會的同時,他會知道,這世界上有這么多的愛心,讓他有書可念,他畢業(yè)后便會一輩子記住這個愛心,把愛心傳播出去。
“感謝臺灣人民沒有忘記我們?!薄?guī)状螀⑴c愛心小學開學典禮,發(fā)現(xiàn)小學生的致詞里總是有類似的感謝話語,我開始時懷疑是老師事前擬好的稿子要學生念,把稿子找來才發(fā)現(xiàn),這些話語是小學生自己撰寫的,這種溫暖的愛跨越年齡、跨越兩岸,在人的心里深入彼此流動,也讓我十分感動。
當?shù)孛癖娨宦犝f我們要蓋愛心小學,沒有路的地方,民眾自動把路鋪好了,落成典禮當天,鄉(xiāng)里人全數(shù)出動,沿路夾道鼓掌放鞭炮歡迎。
我們特別欣慰的是,許多臺商、海外華人、甚至孤老一生的臺灣“老榮民”,都響應(yīng)蓋“愛心小學”的善舉,紛紛捐錢行善。
捐款人中不乏窮畢生積蓄行善的貧困人家。曾經(jīng)有一名住在臺北的七十歲老婦,平時在菜市場揀菜販不要的爛菜葉果腹,卻一口氣拿出200萬元臺幣存款(約50萬元人民幣)請“愛基會”蓋愛心小學,令工作人員大吃一驚。
后來我們蓋好學校,讓她擔任名譽校長,還請她來剪彩,孩子們圍繞著她喊“奶奶好、謝謝奶奶”,她好開心,回臺灣后她還直拉著我說,我還要捐!我還要捐!這愛心多讓人感動呀!后來這名老婦果真再捐了120萬臺幣,光靠這名老婦,“愛基會”就多蓋了3所愛心小學。
為了避免捐款流程產(chǎn)生弊端,我在大陸與港臺各地拜訪如紅十字會、青商會、獅子會、慈濟等善心團體,了解他們對于捐款的監(jiān)督與使用,最后看中北京的“中國僑聯(lián)”,他們從中央到地方,有完整一套的嚴謹工作程序,可嚴格管制防止弊端,便與僑聯(lián)簽約合作。
我們的基金會許多義工都認同我們的理想,不支領(lǐng)任何薪水,直到今天,愛心小學超過250所,但人事行政支出這個項目,只占了全數(shù)捐款的0.5%,節(jié)省的成效十分驚人。
當然在學校設(shè)計之初,我們也特別重視質(zhì)量與安全性,建筑期間嚴密監(jiān)督,百分之百落實設(shè)計要求。四川大地震時,我當時人在浙江,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擔心在震中汶川附近的十五所愛心小學有什么三長兩短,決定親自趕到災(zāi)區(qū)查看,發(fā)現(xiàn)十五所學校一萬多名師生毫發(fā)無傷,基金會義工莫不額手稱慶。
將珍珠一顆一顆拾回來
在中國大陸偏遠鄉(xiāng)下尋訪的過程中,王建煊發(fā)現(xiàn)有許多成績十分優(yōu)異的小孩,初中畢業(yè)后升高中,因為付不起學費,只好輟學打工,讓他相當惋惜。于是他發(fā)起“撿回珍珠計劃”,想把這些“珍珠”從“垃圾桶”里撿回來。
中國有十三億人口,卻因為貧窮,許多資賦優(yōu)異的小孩喪失教育機會。明明是好好的“珍珠”,卻因為沒錢,就這樣被丟進“垃圾桶”里了。
我們算了算,一個學生高中三年,撿回一顆“珍珠”所需的費用,大約要1.5萬元人民幣,或2000元美金,剛好是一顆上好天然珍珠的價錢。
我給你說個真實的故事:一名在美國經(jīng)商有成的趙姓中國商人,拿了90萬元人民幣,托人到日本找60顆珍珠,串成項鏈,打算在其夫人60歲生日那天,送給她當生日禮物。
無意間趙姓商人得知我們的“撿回珍珠”計劃,改變心意將90萬元捐給“愛基會”,“愛基會”在新疆烏魯木齊找到60顆“珍珠”,以其夫人名字命名開了兩個“珍珠班”,并邀請趙氏夫婦到此兩班剪彩,當場接受這份特別的生日禮物。
物質(zhì)的珍珠掛在脖子上怕弄臟,放在家里怕被偷,但這60顆“珍珠”現(xiàn)在改變命運,60個人可以有更好的未來,還有什么生日禮物比這個更有意義?
我們從在浙江平湖建立愛心高中開始,尋訪各地成績優(yōu)秀、品德端正卻無能力繳學費繼續(xù)升學的初中畢業(yè)生,送到“珍珠班”就讀,高中三年食宿學雜費一律全免,讓這批資優(yōu)學生免于回鄉(xiāng)種田或外出打工、所學無用的困境。
“珍珠班”首重品德教育,第二則是英文,第三才是學業(yè)成績。2001年“珍珠班”第一年開辦,招收一班50名學生,2002年便做出了名氣,每年都有大批學生央求進入“珍珠班”就讀,到2004年畢業(yè)生幾乎全數(shù)考上重點大學,報名人數(shù)更是暴增十多倍。今年珍珠班已有1600多人報名,盛況空前。
因為升學率高,有些一般學生的家長也千方百計想把孩子送進“珍珠班”就讀。我定下規(guī)矩,若非家境貧寒,想進此班就讀的學生,得繳交比一般更高的學費,雖然此舉遭受家長非議,但學費支出相當透明,全數(shù)用在學生身上,再有意見也沒人來嚷嚷。
“珍珠”的畢業(yè)狀況如何呢?說個《中國僑報》曾經(jīng)報道過的事。貴州女孩龍小梅從小隨家人自貴州省搬到浙江省打工,父親在工地拉三輪車、母親撿廢品變賣,為了養(yǎng)活四個都在念書的女兒,龍家家境十分貧困,龍小梅即便初中畢業(yè)高分考上高中,也不得不因高昂學費而放棄學業(yè),外出打工。
龍小梅每天睜眼就去打工,至晚上12點才能休息,眼看一顆“珍珠”即將埋沒,她的初中同學某日告訴她,可以到平湖愛心高中找個“很有愛心的董事長”。龍小梅隔天便跑到愛心高中,直闖我的辦公室,睜大眼睛說:“我很想讀書,我學習很好,不讀書很浪費?!?
我聽了她的話,稍做了解后,當天便決定錄取她,安排到新華愛心高中就讀。三年后龍小梅考上大專,畢業(yè)還成為當?shù)匾幻_商的辦公室助理,脫貧成功。
看到別人因為我們的幫助改變了命運,那真是快樂無比。世界上沒有什么比這個事更快樂的了。
結(jié)語
出任“監(jiān)察院長”的王建煊為了“利益回避”,主動請辭了“愛基會”董事長、內(nèi)湖小區(qū)大學校長等榮譽職位,卻讓“愛基會”及受惠的數(shù)萬學生十分難過,六月底在浙江平湖舉辦的歡送會上,幾十名學生圍著“王爺爺”哭成一團,讓旁觀者忍不住跟著鼻酸。
我雖然離開愛基會,心里仍惦記著這群孩子,四川震災(zāi)后,有許多孩子失去父親、母親,失去家人的依靠,這是孩子生命中最寒冷的冬天,我們打算收留這群孩子繼續(xù)教育,名稱就叫“寒梅班”。
我和妻子結(jié)婚四十余年,沒有生下一子半女,不過我們夫妻兩人都有共識,順其自然,有小孩是上帝的旨意,沒有小孩也是上帝的安排,也許這樣能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將力氣用來照顧數(shù)以萬計的“上帝遺忘的子民”。
我們的一生,大部分的時間在為自己及孩子打拼,但在我們離開世界之前,總要留一點時間及金錢,來為那些我們不認識的人打拼,這樣生命才更豐盛,才更有意義,您說不是嗎?
小資料鐵面王建煊在臺灣,王建煊有著傳奇般的經(jīng)歷,是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有一本書曾經(jīng)這樣描寫王建煊,說他是“結(jié)合政治家、正義斗士、宗教家、慈善家于一身”,是一個“多面向且色彩鮮明”的人物。
在臺灣政界,王建煊素以清廉篤正、敢說敢為著稱,有“王圣人”、“小鋼炮”等稱號。因打擊“黑金”勢力,主張兩岸統(tǒng)一,反對親日排華,與李登輝政見不合而脫離國民黨,發(fā)起組建以“讓人民有更好的日子過”為宗旨的新黨,并擔任黨主席。
2001年,王建煊代表泛藍陣營競選臺北縣長失利,這也成為他人生最后一次政治參選,從此,他淡出政壇,將全部的精力和重心放在慈善事業(yè)上。
今年6月,在馬英九的請托下,退出政壇7年之后的王建煊在猶豫五次后點頭接下了“監(jiān)察院長”重擔。
王建煊說,“監(jiān)察院”是要“打老虎”的,“老虎并不代表官大的人,所謂的老虎是惡名昭彰、為非作歹、視法令為無物的官員?!贝蜻@些“老虎”時,“監(jiān)察院”絕不護短,要大公無私,六親不認。
陳水扁涉嫌洗錢案爆發(fā)后,王建煊對陳水扁的行徑大感不滿。他說,“我希望明天早上有大新聞,有人切腹自殺,那才像話,有本事就要做到這樣,不要一天到晚說‘愛臺灣’、自稱‘臺灣之子’,太對不起臺灣了”。
(責任編輯:賀慧)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