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08-11-08 08:00 | 來源:2008-07-02 15:36 廈門網(wǎng) | 查看:1973次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fā)生后,按照通知,要求我市組織房屋應急專家赴四川進行救助,接到這個通知以后,廈門的專家立即行動、踴躍報名,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nèi),全市就有44多名同志申請到四川工作。很快,一支由林樹枝同志帶隊的、16名專家組成的房屋應急專家組成立,奔赴災區(qū)開展工作。在災區(qū)的12天里,專家組不顧疲勞,連續(xù)作戰(zhàn),幾乎走遍了綿陽市區(qū)以及所屬的江油市、安縣,出色地完成了493幢各類受災房屋的安全評估工作。專家們尊重科學的崇高境界,認真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扎實豐富的專業(yè)技能,富有愛心的行為風范,贏得了四川綿陽地區(qū)受災群眾的信賴和贊譽,也得到了建設(shè)部綿陽地區(qū)建設(shè)系統(tǒng)抗震救災指揮部的好評。以林樹枝同志為代表的專家組在以下五個方面出色地表現(xiàn)了一名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作風。
第一是主動請纓,迎難而上。到達災區(qū)后,專家組分成4個小組立即投入工作,并主動向當?shù)刂笓]部請求,哪里最需要就奔赴哪里。為此,除綿陽市區(qū)外,當?shù)刂笓]部還安排專家組到災情最嚴重的江油和安縣。江油是5月18日凌晨6.0級余震的震中,而安縣毗鄰北川縣,是四川特大地震的重災區(qū),房屋破壞特別嚴重。在安縣和江油重災區(qū),有很多樓房,從外表看,破壞并不怎么明顯,但進去后才發(fā)現(xiàn)其危險性很大。專家們不顧個人安危,堅持進危房認真檢查。對十分危險的房屋除了貼上明確的標識外,還安排當?shù)毓ぷ魅藛T拉起警戒線,叮囑不要再讓居民進入,確保群眾安全。
5月19日深夜,當?shù)仨懫鹆擞嗾鹁瘓?,專家組被綿陽市抗震救災指揮部緊急疏散到郊外。5月20日上午,余震警報還沒有解除,專家組還在郊外避震,但是大家知道安全情況,廈門專家組不顧隨后可能發(fā)生的余震,主動要求前往評估,當天中午,在公交車上露宿一晚的專家們分四個小組到21座糧倉開展檢查評估,為獲得準確的信息,每個小組有一位專家爬上10多米高的屋頂對屋面震害進行確認,其他專家則進入堆糧達12米高的糧倉內(nèi),對主要構(gòu)件進行仔細排查,還調(diào)出結(jié)構(gòu)圖紙對關(guān)鍵部位的受損情況仔細核對確認,在第一時間獲得準確的震損信息。
5月25日晚上10點半左右,專家組突然接到綿陽市建設(shè)系統(tǒng)抗震救災指揮部的通知,要求連夜對一座大禮堂進行安全性評估,該大禮堂第二天要召開全市應對唐家山堰塞湖的疏散動員大會。聽到這一消息后,廈門專家組幾位黨員同志立即請戰(zhàn)。幾分鐘后,第四小組的4名黨員專家,背起20多斤重的工作包趕赴現(xiàn)場。為了能夠準確地做出判斷,幾位專家在昏暗的燈光下冒險爬上15米高的大垮度網(wǎng)架,觀察網(wǎng)架節(jié)點的破壞情況。直到次日凌晨1點多,他們才安心地回到駐地。
第二是不畏艱險,連續(xù)作戰(zhàn)。5月25日,青川發(fā)生6.4級強烈余震,這時,專家組有一個小組正在一幢磚混住宅樓的6樓進行檢查,突如其來的強震使原本已經(jīng)嚴重破壞的樓房劇烈抖動起來,恐怖的聲響使許多居民驚恐地向樓下奔跑。廈門專家臨危不懼,一邊鎮(zhèn)定地勸大家不要跑,一邊帶領(lǐng)大家從容的走到樓下,因為驚恐的奔跑引起的振動可能會使房屋更容易倒塌。
在12天的工作中,廈門專家組并肩作戰(zhàn),吃苦耐勞,主動克服各種困難,從來沒有向當?shù)卣岢鲞^任何要求。在安縣、在江油、在綿陽,專家們冒著余震的危險,不顧個人安危,進入危房排查,馬不停蹄,爭分奪秒,忘我地工作。年長的老專家每天也和年輕專家一樣,進樓檢查,爬上爬下,從不喊累。專家組白天在外評估,晚上還要召開例會,分析評估情況,4個小組每天都要將評估情況匯總報建設(shè)部和當?shù)刂笓]部。為此,許多同志經(jīng)常要工作到深夜。
專家們本著高度的奉獻精神和責任心,在一棟棟建筑物之間奔走,每天來回要爬100多層樓以上,每天要有10多個小時的滿負荷奮戰(zhàn),每天至少要步行10多公里,很多人腳上都磨起了水泡,但沒有一個人退縮。
第三技術(shù)精湛,嚴把質(zhì)量。在12天的房屋評估中,他們接受任務重,評估質(zhì)量高,在綿陽災區(qū)期間,廈門專家已經(jīng)成為一個溫暖的家庭,很多重要的房屋都讓他們進行評估,與此同時,廈門專家組還被賦予其他專家組檢查過的房屋的資格。無形之中給廈門專家組帶來更大的工作量,他們以科學負責任的工作作風,高質(zhì)量的完成評估任務。
第四堅持原則,實事求是。自己的房屋還能不能住,在危險尚未解除的綿陽災區(qū),絕對不是小問題,嚴酷的地震災害,還有余震,已經(jīng)使當?shù)氐睦习傩掌v不堪,缺少賬篷和其他必需的生活設(shè)施,使很多群眾不得不呆在自己的房屋里,這時專家組的工作更重要,對比較危險的房屋他們會貼上禁止使用的標識,并要求當?shù)赜嘘P(guān)部門拉上警戒線,禁止居民出入,對主體結(jié)構(gòu)沒有受損的房屋他們會貼上可以使用的標志,避免群眾住在外面。遇到不理解的情況,專家們會做解釋工作,讓許多業(yè)主心服口服。
第五奉獻愛心,無私幫助。廈門專家組到達綿陽后,得知大地震給四川省北川的學生造成很大的傷害,在林樹枝同志的提議下,16名專家一致決定,決定幫扶16名初一年級的學生,對他們進行每月300元的幫助,直到高中畢業(yè),總資助金額達28.8萬元。這不是一時的沖動,而是專家們的愛心表達。北川中學兩座主教學樓垮塌,當時是上學的時間,有師生一千多人,除個別逃生外,大部分被掩埋在地下,5月26日在北川中學綿陽的校區(qū)舉行一個簡短的儀式,北川中學校長帶著受資助的學生參加捐贈儀式。林樹枝說,能為災區(qū)做點事是他最大的心愿,也是廈門專家們的共同心聲。在評估過程中,專家們見到救災募捐都會慷慨解囊,當他們看到一位70多歲的老阿婆,在廢墟中尋找東西,專家們就把自己的錢給她。
最后,林樹枝說,如果沒有愛的熏陶,廈門專家們怎么可以在這大災大難面前有這樣的表現(xiàn),這是我們廈門人的驕傲,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這次抗震救災中表現(xiàn)得很突出。我一路上耳聞目染,為中國人民表現(xiàn)出來的萬眾一心、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所感動、所振奮。我作為一名公務人員,我會珍惜今天,把握未來,努力工作,做道德模范,當好人民公仆。
我們也為林樹枝同志的精神深深感動著……
(責任編輯:周仙姿)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