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1-07-28 08:42 | 來源:公益時報 2011年03月07日 23:12 | 查看:1860次
“如果說我默默無聞地把我的錢放在某個基金會里面,那中國的慈善可能要緩慢幾十年。希望社會給我包容,有陳光標存在,中國的慈善事業(yè)進步了幾十年?!彼硎荆壬七€要繼續(xù)做下去,而且要做遍全球,今年要成為“世界首善”。3日下午,作為特邀嘉賓出席政協(xié)大會開幕會的“中國首善”陳光標出現(xiàn)在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向團團包圍的媒體記者宣講起自己的“慈善藍圖”。(3月4日《南方都市報》)
陳光標認為做慈善不能默默無聞,要把慈善的影響力擴大。這樣的觀點,我是非常贊同的。
歷來,我們中國的文化講究的是“內(nèi)斂”,不主張“高調(diào)”。做人是這樣,做事是這樣,做好事也要求這樣。我們往往覺得陳光標太“高標”,只是因為我們戴了一頂傳統(tǒng)、“仍然舊道德”的古老眼鏡,而不自覺。做了好事,我們會內(nèi)心特別快樂、溫暖,仿佛是被施與者也回贈了我們什么。這樣真摯的情感,為什么要像做了壞事一樣掩蓋、隱藏、壓抑?
相較而言,中國的慈善事業(yè)顯然是很不發(fā)達的。為什么?正是因為我們不敢“高調(diào)”:害怕“人出名”、“豬壯了”;害怕別人的流言飛語。正是因為我們的“嫉妒”:擔心別人“出名了”、“有好處”;憑什么他出名?他一定有企圖!就這樣,慈善的快樂,被我們的傳統(tǒng)和舊道德閹割,像舊時代的閨閣一樣被嚴加看管,不許出門!
慈善和商品有一樣的流通及深入人心的規(guī)律,不常常宣揚,不廣而告之,又怎能盡人皆知盡人會做呢?而且,你的慈善發(fā)出了,如果無聲無息不明不白,保不定就明珠暗投被人私用。所以,隱藏的慈善注定裹足不前!——陳光標背著“標榜”的惡名,犧牲“我”一個,幸福千萬家,并大大地蕩滌了我們傳統(tǒng)道德中的腐氣,注入了時代的新鮮血液,這就是孔子對世道人心所期待和贊許的“大善”吧!陳光標,我支持你,非常非?!巴Α蹦愕摹按壬朴^”!(張渤寧)
(責任編輯:李明俐)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