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1-06-21 00:03 | 來源:廣州日報 2011-06-13 第A10版 | 查看:1657次
彭家祥
文、圖/記者于敢勇 通訊員蔡海輝
10年來,30歲的肇慶民警彭家祥(見上圖)先后18次獻血,用1.8萬毫升鮮紅的血液挽救了許多生命,按照全身的血量為5000毫升計算,他捐獻的總血液相當(dāng)于身體血液的三倍還多。
昨天,首次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的彭家祥載譽歸來,據(jù)了解,彭家祥是肇慶市政法系統(tǒng)中首位獲此殊榮的公安民警。
捐獻總血液:
身體血液的三倍還多
在肇慶市紅十字會無償獻血志愿工作者服務(wù)隊辦公室里,工作人員出示了一份彭家祥的獻血記錄,從2001年到現(xiàn)在,他前后獻過18次血,其中捐獻全血3次、血小板15次,獻血量超過18000毫升(捐獻一個治療量的血小板等于800毫升血量,兩個治療量等同于1600毫升血量)。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普通人血液量為4000~5000毫升,這18次獻血,至少可以救活十多名生命垂危的病人。按照全身的血量為5000毫升計算,彭家祥捐獻的總血液相當(dāng)于身體血液的三倍還多。”因無償獻血的量較多,他被衛(wèi)生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總后勤部衛(wèi)生部評為“2008~2009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
2001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在肇慶學(xué)院求學(xué)的彭家祥從報紙上得知一位病重的患者需要B型血救命,血脈里涌動B型熱血的他馬上跑進了醫(yī)院。只要血站有需要,他總是毫不遲疑地獻血。2007年6月21日,得知有一位病人急需血小板時,他不假思索地向血站伸出仁愛之手,采用“機采成分血”的獻血方法,向病人捐獻了濃縮血小板一個治療量。
對獻血救人的堅定和執(zhí)著,彭家祥的想法樸實無華:“獻血,我沒問題。反正我身體棒,休息幾天就沒事了,照樣吃得好、睡得好,沒有什么其他不良反應(yīng);而且能夠救人,雖然我不是沖鋒在一線的民警,但我以這種方式去幫人也同樣是救人,同樣是履行職責(zé)。”
最幸福:
“獻血后媽媽做好吃的”
“這么多年的獻血,并沒有讓我的身體受到任何傷害,相反我的身體很棒?!迸砑蚁檎f,最開始去獻血時,是瞞著父母去的。后來,父母知道后,還招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埋怨。彭家祥稱,因為父母怕他獻血后,會給他身體帶來傷害。后來,他獻血的次數(shù)多了,而且身體一直很好,這讓父母逐漸改變了當(dāng)初的觀念。
“在父母身邊時,每次獻血回家后,媽媽都會給我做好吃的。”彭家祥說著,臉上洋溢著幸福。
(責(zé)任編輯:孫賓)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