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3-29 11:10 | 來源:江蘇文明網(wǎng) 2024-01-19 15:58:00 | 查看:208次
身為小草,懷抱參天之志;未有契約,踐行一諾千金。今年65歲的張新柱,現(xiàn)居江蘇省啟東市南苑二村社區(qū),作為一名管道維修工,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他就樹立起了誠信經(jīng)營、為民奉獻的夢想之柱,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閃亮人生。
最早的流動黨員初心不忘“游子衣”
張新柱老家江西,因工作出色,于1987年經(jīng)組織考察入黨,成為一名光榮的村支書。1994年他向往沿海、勇闖天涯,來到啟東進城務工。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接續(xù)自己的黨組織關系。當年《啟東日報》曾以《游子“戀母”的情懷》報道了他尋找黨組織的故事。也是在啟東黨組織的關心下,他找到了第一份工作——物業(yè)維修,這份工作也成為了他的終身職業(yè)。這份工作,在張新柱看來,那就是溫暖的“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他暗暗下定目標,工作不分貴賤,要學習發(fā)揚雷鋒精神,做一枚堅守崗位的“螺絲釘”,樹立一名黨員維修工應有的樣子。
堅定的奉獻之心為民服務“學雷鋒”
作為一名黨員,張新柱在日常工作中始終佩戴黨員徽章,時時提醒自己,要把群眾的需要放在心上、擺在第一位,用實際行動弘揚新時代雷鋒精神,爭做為民服務的先鋒。社區(qū)里空巢老人張奶奶平時沒人照顧。于是逢年過節(jié),他都會做點好吃的給老人送去,老人有什么干不了的活他都會主動攬下來。一次老人家里的自來水管壞了,張新柱聽說后立馬來到老人家里,在冬天冰冷的室外工作近一個小時,為老人解決燃眉之急。居民顧燕,患有小腦萎縮,行動不便,獨居在家,連打個電話都口齒不清。張新柱得知情況后,為她發(fā)放了愛心服務卡,提供精準點單、隨時派單服務,扛米送藥,只要一個電話,張新柱就會出現(xiàn)。
處置急難險重任務,在張新柱身上也不勝枚舉。2021年,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啟東市區(qū)南苑新村下水道嚴重堵塞,污水從二樓樓道口溢出。情急之下,市民撥通了張新柱的電話。張新柱第一時間趕到現(xiàn)場,趟著臭氣熏鼻的污水,很快找到了癥結。他頂著暴風驟雨爬上樓頂,在天臺上架起設備冒險作業(yè)。經(jīng)過兩個多小時的緊張搶修,被堵的主管道順利疏通。
很多時候,正在忙碌中的張新柱接到客戶電話,答應對方上午會上門維修,但忙完手中的工作已是午飯時間,他顧不得回家吃飯,又起身趕往客戶家中。“飯每天都吃,早點晚點不礙事,但是答應別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絕不半途而廢?!彼绱苏f,更是如此做。28年來的堅守,他成為了居民心中的“拼命老張”。
不變的1、15 助人為樂“要邀我”
“黨員的風采,就是奉獻和付出?!边@是張新柱對黨員身份最本色的理解。1995年,張新柱決定把每月1日作為他奉獻社會的志愿工作日。28年來,他堅守承諾。張新柱的堅守和付出,感動了無數(shù)市民。2016年,在南城區(qū)街道和南苑二村社區(qū)的支持下,“張新柱工作室”正式成立,吸引了上百名志愿者加入,并新增每月15日為免費服務日。現(xiàn)在,每月1、15日兩天,成為了當?shù)匕傩杖吮M皆知的“要邀我”!
“張師傅,你快來呀,今天我家請客人,水管堵塞了,菜都沒法燒了……”家住南苑新村的芮訓急匆匆地撥通了張新柱的電話。張新柱邊安慰芮訓,邊急速前往。面對幾桌正待加工的菜肴,芮訓一家人都焦急萬分。張新柱一到立即對廚房水管進行疏通,十多分鐘后,隨著鋼絲螺旋管從水管中呼呼抽出,揪出了“禍首”是一團纏繞著毛發(fā)的鋼絲球,放水反復沖洗后水管暢通了,廚房重又忙碌起來,滿室傳來了歡聲笑語。芮訓要付錢時,張新柱向他笑著說:“今天是我的志愿者無償服務日,不收錢。”芮訓激動地拉著張新柱向眾位親人介紹:“我認識張師傅已十幾年了,他作為一名黨員志愿者,總是把我們?nèi)罕姷男枨蠓旁谑孜?,隨喊隨到,是我們居民心中的活雷鋒!”
目前,“張新柱工作室”已有特長志愿者148人。作為志愿服務代表,張新柱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已免費為小區(qū)上百家家庭解決燃眉之急。居民都這樣評價他:“不是在服務現(xiàn)場,就是在去現(xiàn)場的路上”。群眾的口碑,就是最好的獎杯。28年來,張新柱的這顆愛民為民之心,讓他贏得了市民的愛戴和認可,被廣大百姓親切地贊譽為“啟東徐虎”。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