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09-08 11:26 | 來源:天津文明網 2023/08/31 | 查看:510次
久病床前有孝媳
凌秀榮,女,壯族,1966年9月生,群眾,天津市寧河區(qū)豐臺鎮(zhèn)東趙村村民。自1992年經人介紹嫁入豐臺鎮(zhèn)東趙村,婚后盡管生活拮據(jù),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諧,一家人其樂融融。20多年來,凌秀榮給公婆、大哥以關愛,給侄女以母愛,其中辛酸,唯她自知。曾獲評天津市道德模范提名獎(孝老愛親類)、天津市最美家庭、第一屆天津市文明家庭。:
不幸接連發(fā)生 方知生活重擔千斤
天有不測風云。1998年,婆婆因一次意外摔倒,導致胯骨軸粉碎性骨折,雖然救治及時,也未能恢復健康,從此癱瘓在床,脾氣也愈發(fā)古怪。凌秀榮選擇默默承受,日夜陪伴,耐心疏導。十幾年間,她無微不至地看護著老人,照顧老人的起居、紓解老人的心結、恢復老人的信心,在她的不懈努力下,老人終于走出了心理陰影,重拾活下去的希望。屋漏偏逢連夜雨。公公患上老年癡呆癥、大哥因類風濕病癱瘓在床、二哥突發(fā)心臟病離世、大哥16歲的女兒因小腦癡呆病情加重無法自理,這些不幸相繼落在這個家庭,生活的重擔完全壓在凌秀榮和丈夫的身上,但樂觀的她總說:“人總得向前看,活下去,不是嗎?”20多年來,凌秀榮給公婆、大哥以關愛,給侄女以母愛,將一個清貧殘缺的家營造成和諧美麗、人人稱頌的家,個中辛酸,唯她自知。
照料無微不至 家庭和諧相親相愛
無冬無夏,凌秀榮細心照顧著家人,農事也不曾落下。她精于生產,自家田地耕種得井井有條,每年都是豐收;她細致周到,屋內屋外、從老到小,干凈整潔,發(fā)現(xiàn)大哥手腳怕涼,就專門制作棉套給大哥保暖,發(fā)現(xiàn)公公生了褥瘡,就及時清理瘀血并用溫水擦拭身體。20多年如一日,8000多個日日夜夜,從不敢有絲毫的放松。她起早貪黑、任勞任怨,細心打理著家里的一切,竭盡所能讓他們過得好一些。1992年以來,凌秀榮為照顧病人,只回過一次娘家。
公婆安詳離世 孝老愛親廣為傳頌
2009年1月,公公離世,婆婆哭著對前來吊唁的親戚朋友說:“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我有個好兒子,更有個好媳婦。她是天底下最難得的好兒媳!”發(fā)自肺腑的一席話讓在場的人無不感動落淚。2011年,凌秀榮的婆婆安詳?shù)厝ナ?。直至現(xiàn)在,大哥和侄女仍在她的照料下幸福地生活。大哥逢人就說:“凌秀榮是我家的好媳婦,她的付出和辛苦,我們都看在眼里,是我們拖累了她,欠她的情一輩子都還不完,她是好人,好人會有好報?!?nbsp;
推薦單位:寧河區(qū)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