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1-02-13 13:47 | 來源:央視網(wǎng) 2006年12月18日 09:00 | 查看:2742次
牛志遠一位59歲的河南農(nóng)民,從1978年鑄造銅像開始,20多年里一度攢下40萬元積蓄。他自辦福利院,收養(yǎng)著39名孤兒,從他們中間走出了21名大學生。這位農(nóng)民,幾乎傾 盡家產(chǎn),給這些孤兒營造了一個家——“陽光福利院”。
河南省襄城縣縣城8公里外公路邊一座很不起眼的小院,緊閉的鐵門旁掛著一塊牌子,上書“陽光福利院”。這里原本是牛志遠家的3畝責任田。2000年,這位當?shù)厥浊恢傅你~像鑄造師傅,在這里建起了加工廠。他本來有可能成為農(nóng)民企業(yè)家,但2002年,他卻將加工廠改辦成福利院。
開辦福利院,是這位農(nóng)民此生最大的愿望。“這不是一朝一夕的想法。”牛志遠說。他9歲喪父,14歲輟學,從小飽嘗歧視和冷遇。他說:“我小時候受過苦,我理解他們的難處?!痹谒震B(yǎng)的39名孤兒中,收養(yǎng)時間最長的,已有8年。他承擔了他們的學費,還給其中每個中學生每月補助100多元生活費。2006年這里就有16個孩子同時考上大學。其中 9人超過一本線,一人被北京大學錄取。
牛志遠有4年沒給老伴買過衣服了,但每年總有幾次領著一幫孩子來到縣城最大的服裝市場,任他們挑選各自的衣服,然后笑呵呵地去付錢?!耙路侨说恼信?,他們應該和正常人家的孩子一樣?!迸V具h說。至于他自己,在夏天,總是只有兩套衣服換來換去。
從1978年鑄造銅像開始,20多年里牛志遠一度攢下40萬元積蓄?,F(xiàn)在,這些積蓄用光了,還背負了7000 元的債務。大兒子和二兒子也被“套牢”在福利院,充當起了“管家和保安”。他本來可以很輕松地待在家里,帶帶孫子孫女。”二兒子牛永軍說,他反對父親的做法,但無奈父親“專橫,只按自己的意見辦”。對牛志遠的做法,在福利院開診所的兒媳“不理解也不支持”。她還有點不滿,“給村民看病掙的一點錢,也都貼補在了那些孩子身上”,而且,“自己孫子孫女上學,學費他不管,還沒有對那些孩子親。”
有村民笑牛志遠傻,把錢花在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人身上,以后誰來還管你?但牛志遠很坦然:“我不圖回報?!边@樣的話他對每個孩子都說過:“你們成才了,不來看我也行,我不難過?!彼f自己早有思想準備,只希望創(chuàng)造一個環(huán)境,讓這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別犯罪,能成為國家的人才”,“這就很值了?!?
說到辦福利院的難處牛志遠失聲哭了:“太難了!太難了!”“我承受了很多的壓力?!?
(責任編輯:吳雄)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