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06-16 21:03 | 來源:天津文明網(wǎng) 2023/05/04 | 查看:406次
30年如一日照顧患病公公和殘疾小姑
張志敏,女,漢族,1956年9月生,群眾,武清區(qū)楊村街道新灣花園東社區(qū)新灣花園南園居民。家中公公患有腦栓塞,小姑子在上大學期間因病造成高位截癱,家里經濟條件拮據(jù)再加上高額的醫(yī)療費使這個家庭頻臨破碎。張志敏的丈夫長年擔任畢業(yè)班教學工作,每天早起晚歸。張志敏默默承擔了所有的家務活和照顧妹妹、孩子的重擔。每當提起她,無論是單位還是左鄰右舍總是交口稱贊,夸她是一個尊老愛幼、善良開朗的人。
無怨無悔 照料患病公公
1989年,經人介紹,武清區(qū)曹子里鎮(zhèn)后蘇莊村的張志敏,結識了5公里外后臺村的邢建華。當時,邢建華的母親已經去世多年,家里除了年邁的父親外,還有一個因病癱瘓在床的妹妹。
1990年,張志敏在親朋好友的祝福聲中與邢建華喜結連理。上世紀90年代的農村生活水平還不高,婚后張志敏一直同公公和殘疾小姑子住在一起。盡管家里經濟條件不算好,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諧,一家人其樂融融。1991年,女兒的出生更給這個家庭增添了許多快樂。天有不測風云,女兒出生不久,張志敏的公公因腦梗住院,手術后雖然保住了性命,但留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遺癥,行動困難,生活不能自理。每天,張志敏給公公喂飯喂水、擦洗按摩。公公的牙口不好,一日三餐張志敏都給老人做容易消化的飯菜。1994年,在張志敏的精心照料下,公公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路程,含笑安詳離世。
小姑癱瘓 擔起家庭重擔
1989年,邢建華的妹妹在重慶大學讀書期間因病造成高位截癱,生活無法自理,只能靠輪椅行走。邢建華是一所中學的英語老師,長年擔任畢業(yè)班教學工作,每天早起晚歸。張志敏沒有過絲毫埋怨,從心里就把小姑子當成自己的親妹妹,默默擔起了所有的家務活,從沒叫過一聲苦,也沒說過一句累。
當時,家里的生活條件不是很好,再加上小姑子高額的醫(yī)療費用,幾乎壓垮了這個本就拮據(jù)的家庭。那段時間,張志敏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助甚至絕望,她哭腫了雙眼,熬白了頭發(fā),看著年邁的公公、癱瘓在床的小姑子和懷里的孩子,張志敏意識到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她也知道自己不能放棄。她擦干眼淚,用一副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擔。
為了讓小姑子享受到充足的陽光,上下樓也方便,經過兩次搬家,張志敏一家住進了武清城區(qū)新灣花園南園小區(qū)一棟帶電梯的高層樓房。小姑子因為疾病的折磨,脾氣變得很不好,張志敏沒有抱怨,像親妹妹一樣對待她,給她擦洗身體、洗衣服,推著輪椅帶她下樓曬太陽。小姑子逢人就夸:“端屎端尿,喂湯喂藥,每天無微不至地照顧我,我這嫂子比哥哥還強,她給我們全家?guī)砹诵腋??!?/p>
耳濡目染 女兒傳承孝道
“每天要按摩三次,保持她的肌肉有彈性,防止因長期癱瘓肌肉出現(xiàn)壞死?!睆念^部、胳膊,到腿腳等身體各個部位,她都專心地來回揉捻。“如果天氣好,做完按摩,我會推輪椅帶她下樓曬一個多小時的太陽?!睆堉久粽f。
俗話說,身教勝于言傳。張志敏的獨生女邢春雪,自幼乖巧懂事,看著媽媽整天無微不至地照顧爺爺和姑姑,她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并付諸在行動上。如今已經出嫁的邢春雪只要有空就趕回家?guī)椭鷭寢屨疹櫣霉?,給姑姑洗澡、擦背、洗衣服、剪指甲,幾乎把家里所有的家務活都承包了。
每到春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邢春雪都會帶著爸爸媽媽和姑姑喜歡吃的東西來家里看望,全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在歡聲笑語中,孝老愛親的家風悄然在幾代人之間傳遞著。
推薦單位:武清區(qū)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