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0-12-31 14:49 | 來源:央視網(wǎng) 2007年12月05日 15:31 | 查看:1490次
2004年冬,18歲的馮彪成為武警駐江蘇無錫某部隊的一名戰(zhàn)士,在部隊里,馮彪苦練本領,槍法、擒拿格斗都為優(yōu),很快被提拔為班長,并獲部隊2005年度優(yōu)秀士兵稱號。2006年冬,馮彪退伍后在上海找了份工作,并打算在上海成家立業(yè)。
生前 辭去上海工作回家創(chuàng)業(yè)
正當馮彪打算在上海大展拳腳時,母親病重需要人照顧,妹妹正值高考無法幫家里做事,家里所有的事情都壓在年過7旬的婆婆身上。馮彪不忍婆婆這么老了還要像男人似的在外做工,不忍母親無人照顧,于是放棄了上海優(yōu)異的生活條件,于2007年8月初回到家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馮彪告訴母親,他準備貸款建一個養(yǎng)豬場,再承包池塘養(yǎng)魚,在池塘邊種經(jīng)濟作物,用豬糞產生沼氣,經(jīng)濟作物的葉子可以用來喂魚,這樣各種廢物可以得到循環(huán)利用,極大降低成本。母親從沒想過這些,有點擔心,但馮彪安慰她說:“媽媽,你不要擔心,沿海地方都是這么搞的,我在部隊也學過這方面的本領,如果在萬龍山養(yǎng)豬成功,不僅我們家會富裕,而且還可以帶動鄉(xiāng)親們致富。”
追憶 善解人意的好小伙
年僅21歲的馮彪走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及生前的一點一滴都印在了鄉(xiāng)親們的心里。因為在村民眼里,馮彪是一個孝順懂事的孩子。
馮彪的奶奶記得:在馮彪爺爺病重時,馮彪天天給他擦洗身體,還買來油餅蒸得稀爛,一點一點舀給爺爺吃。
馮彪的父親馮發(fā)清記得:馮彪為了照顧自己,總是搶著爭著干臟活累活。在修建隧道的工地上,兒子總是對他說,“爸,您身體不好,你干不動的活讓我來,我在部隊時練得可結實呢,這點重活不在話下。”
馮彪的母親曾玉蘭記得:兒子當兵第一年,她生日那天,兒子從部隊寄來一封信,信中夾著30元錢,囑托妹妹給母親買一個大蛋糕。他還在日記中寫道:“只要我們以后讓她過上好日子,那媽媽天天都像過生日”。
馮彪的師父羅登道記得:在自己身邊學泥水匠的這個徒弟,經(jīng)常為自己的兩個小孩子洗衣燒飯,還趁自己不在家的時候,幫他做了滿滿一雜屋煤球。
眾鄰居見記者來訪,紛紛上門述說馮彪生前的感人事跡。一位張大媽告訴記者,馮彪是他們看著長大的,這孩子懂禮貌,勤勞、樸實,常常幫助群眾。張大媽有兩畝山田,每年能打1000多斤谷,可張大媽家沒有勞動力,無法種田收禾,馮彪當時才15歲,本來自家負擔就重,但他想到張大媽家沒有勞動力,不僅幫她挑水做飯,還幫她犁田收禾,直到18歲參軍為止。
隴上村村主任張功明記得:村里修路修渠,只要一個招呼,馮彪總是二話不說,甩開膀子就干。在路上遇到有人挑不起擔了,馮彪會去幫;農忙時誰家人手不夠,馮彪會去幫……村里的小孩沒錢讀書,他出錢資助,鄰居的小孩沒錢買書包,用袋子提著書本去上課,馮彪不聲不響給小孩買書包,小孩別提有多快樂了。
告慰 獲救女生恩人墓前致哀
8月30日晚上6時30分,記者撥通了馮彪的妹妹馮艷的手機,在電話那頭,馮艷聲音低沉地對記者說:“哥哥那時什么話都說不出來,就慢慢地沉下去了?!瘪T艷說,他哥哥馮彪從上海回到家鄉(xiāng)才10多天,他就用自己生命作鋪墊,拯救了她和另一位花季少女的生命。然而,哥哥馮彪的犧牲既沒有鮮花和挽幛,也沒有轟轟烈烈的追悼會,在他犧牲的第二天,家屬和親友們便匆匆為其下葬。
馮艷告訴記者,哥哥是她和好同學方舒的救命恩人,她們在離開萍鄉(xiāng),相約前往大學報到讀書臨行前,還特意來到他的墓前作了悲痛的告別,同時還默默地表示,一定要以實際行動告慰英靈。(作者:陳建新)
(責任編輯:吳雄)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