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10-03 19:11 | 來源:天津文明網(wǎng) 2022/06/29 | 查看:560次
李萍,女,1977年出生,中共黨員,濱海新區(qū)排灌事務中心一名普通職工。她常說:“作為兒女,孝敬老人、贍養(yǎng)父母是為人子女最起碼的標準。孝順不僅要記在心里,更要落實在言行上”。她不僅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2007年,李萍的父親突然被查出肺癌晚期,3個多月的時間就離開了人世。父親的離世成了李萍心里永遠的痛,他操勞了一輩子、受了一輩子累,還沒來得及享福,還沒有好好感受到女兒的孝心就走了。母親身體有缺陷,不能獨立生活,從此便跟著李萍和妹妹兩家輪流生活。洗衣、做飯、陪她解悶,盡量減輕母親失去老伴的痛苦。
有很長一段時間,李萍的丈夫工作異常繁忙,經(jīng)常十天半月地不回家,回家了也只是睡一宿覺,轉(zhuǎn)天又回到工作崗位上。她最大限度地支持丈夫工作,義無反顧地挑起照顧家庭的重擔。公公婆婆家住農(nóng)村,只要有空就回去看望二老,吃的喝的全都給買上。洗衣、做飯、收拾房間,能替他們干的都給干了。她覺得丈夫沒有時間在父母跟前盡孝,那她就替丈夫來做。公公婆婆逢人就夸:“我們?nèi)⒘藗€好兒媳婦,是我們前世修來的福!”2013年4月公公婆婆搬到城里來了,本來是非常高興的事情,可是李萍發(fā)現(xiàn)這段時間公公總是咳嗽,因為有父親患病的經(jīng)歷,她趕緊帶公公去醫(yī)院做檢查。公公檢查結(jié)果竟然也是肺癌,拿到結(jié)果的那一刻,李萍淚流滿面,心疼公公怎么跟自己的父親一樣,難道也要和父親一樣很快離開大家了嗎?她不敢想下去,只想多盡一點孝心,讓公公多活幾年,多享受一些家庭和睦的溫暖。公公生病期間,李萍下了班就去照顧,因為生病沒有食欲,她就想法做出點花樣,讓公公盡量多吃一點兒順口的。因為公公愛旅游,在他身體允許的情況下,李萍和丈夫歇班就開車帶他出去玩兩天。好景不長,2017年公公的病情嚴重又住院了,就在這個時候李萍的母親突發(fā)腦梗也住進了醫(yī)院,所有的負擔都壓在她和丈夫的身上,為方便照顧,她把母親和公公安排在同一家醫(yī)院,經(jīng)常是在樓上照顧母親,下樓再照顧公公,弄完吃喝,就給擦洗身體。公公心疼地總是不讓她干,可是她總想讓公公心理上盡量放松、身體上多舒適一點。公公總說兒媳婦就像親閨女一樣。其實丈夫有兩個哥哥,當時大嫂正好腳踝有病,下不了地,大哥還要照顧她;二哥在外地,不能?;貋?。李萍在照顧老人上從來不會覺得吃虧,能多干就多干,只要老人舒心,再苦再累她也覺得值得。
2019年婆婆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癥,生活不能自理,更離不開人了,因為李萍夫妻二人都得上班,便就和大哥大嫂商量,平時由大嫂來照顧,只要李萍夫婦歇班就接到家里來由他們照顧?,F(xiàn)在婆婆病情嚴重了,大小便失禁,她從來沒有嫌棄過,衣服、被子臟了就給婆婆清洗干凈。婆婆出門經(jīng)常找不到家,她就帶婆婆出去遛彎解悶。她心疼丈夫工作累,自己能干就干,盡量不讓丈夫干。
就是這樣一位普通職工,付出了人世間最寶貴的親情和真情,她孝敬老人,多年如一日,用自己那顆最善良的心溫暖著老人。正是她無怨無悔的奉獻,使家庭充滿了溫馨,充滿了幸福。在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中華兒女孝敬老人、夫妻和睦、無私奉獻、承擔責任的傳統(tǒng)美德。在社區(qū)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總是能看到李萍帶著婆婆一起參加,她總是說:“不能因為自己家庭原因而放棄參加社區(qū)志愿活動,帶著婆婆一樣能參加、一樣可以服務,一樣可以盡自己一份力量”。她用自己的愛心、孝心、責任心,構(gòu)筑了一個和諧的家庭,雖然沒有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事跡,可她卻用樸素的實際行動展示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展示了她孝老愛親的高尚品德。
推薦單位:濱海新區(qū)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