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6-11 21:42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6.01 | 查看:1101次
上海市嘉定區(qū)外岡鎮(zhèn)水產(chǎn)村家庭婦女許菊珍,當年在得知戀人被診斷為一等乙級傷殘(軍殘)、幾近癱瘓的消息后,仍毅然決然與戀人結(jié)婚。35年來,許菊珍始終是一位悉心照顧丈夫、盡心撫養(yǎng)女兒、單肩挑起家庭重擔卻依然樂觀向上的家庭婦女,她用堅韌和善良,挑戰(zhàn)困難、挑戰(zhàn)不幸,為丈夫、女兒撐起一片藍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女性的偉大,演繹著愛的傳奇。2016年1月,許菊珍榮登“中國好人榜”。
35年來,許菊珍為照顧好丈夫許雪祥的身體,她學會了護理知識、懂得如何預(yù)防和處理褥瘡;她學會了肌肉注射,在家?guī)椭煞蛴盟?;她學會了合理搭配飲食、保證丈夫營養(yǎng)供給。35年來,許菊珍一有機會就帶著丈夫求醫(yī)問藥,嘗試各種康復治療,哪怕是丈夫被查出第七頸椎內(nèi)有腫瘤,常年臥床不起,生活最艱難的時候,她都從未放棄,無怨無悔地陪伴在丈夫身旁。35年來,在許菊珍的精心照料下,許雪祥擁有了常人的幸福:快樂的家庭、聰明的女兒、可愛的外孫,一家人生活美滿,其樂融融。
1.無怨無悔的選擇
35年前,這位美麗善良的農(nóng)村姑娘,毅然沖破世俗的偏見,把真摯的愛執(zhí)著地獻給了殘疾軍人——許雪祥,演繹了一個感動軍人、感動社會,充滿傳奇色彩的愛情故事。
許菊珍與許雪祥是同村人,可謂“青梅竹馬”,但這份感情在許雪祥當兵之前,還處于“朦朧”階段。1975年1月1日,許雪祥應(yīng)征入伍到浙江舟山長涂海軍高炮獨立營四連當電話兵。許菊珍戀戀不舍地把心愛的人送上了車,就此,他們的戀愛也公開了。
許菊珍用微笑面對生活。圖片來源:嘉定文明辦
1976年3月,在執(zhí)行完成下海維修通訊設(shè)施的任務(wù)后,許雪祥出現(xiàn)了雙腿麻木的癥狀,隨后發(fā)展到雙腿常常不受控制,雖經(jīng)幾家大醫(yī)院檢查和手術(shù)治療,但都由于病因不詳,未能根治。許雪祥落下了下肢無力、無法正常行走的病根。得到消息后的許菊珍焦急萬分地趕到部隊。當她看到許雪祥在部隊治病沒有起色后,并未放棄,而是將許雪祥從舟山接回家中進行中醫(yī)治療。她打聽到太倉有一位姓朱的老中醫(yī)擅長治療類似的疾病,許菊珍便帶著許雪祥坐公共汽車到太倉去看病,每隔10天去一次,每次上車下車她都背著許雪祥,累得她氣喘吁吁的。當時,老中醫(yī)開具的藥方要求每天服用一貼,可藥方中有一味藥是一種極少見的蛇,這在當時嘉定各中藥店中數(shù)量極少,且價格不菲。為了湊足藥材,許菊珍經(jīng)常騎著自行車從外岡出發(fā),到附近的葛隆、錢門、安亭、黃渡、方泰,甚至是江蘇昆山的花橋、陸家浜等中藥店中去收,這樣堅持了將近一年時間。然而,治療并沒有什么效果。于是,許雪祥又回到了舟山定海醫(yī)院治療。許菊珍每逢假期都去醫(yī)院看望他。那時,許雪祥已經(jīng)對自己的未來失去了希望,他經(jīng)常一言不發(fā),情緒非常低落,并且一個勁兒地趕許菊珍回家。
許菊珍一遍遍地反復問自己:“阿祥這種情況,離開了我,他今后的生活怎么過??!”于是,一個大膽而堅定的想法油然而生:我要告訴他,我愿意陪著他,照顧他一輩子!許菊珍要嫁給傷殘軍人的消息在村子里炸開了鍋,引發(fā)了人們各種猜測、疑惑、不理解,甚至是風言風語,不少言論也傳到了許菊珍的耳朵里。她對家人和親友說:“阿祥雖然殘廢了,但他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他正直、勇敢、善良,能嫁給這樣的人,是我一生的光榮。”
1980年初,許菊珍帶著一等乙級傷殘的許雪祥回到了家。當時部隊醫(yī)院的一位老軍醫(yī)動情地說:“我工作了幾十年,親眼看到許多青年,因無法接受戀人傷殘的事實而勞燕分飛,像小許這樣,明知對方傷殘,卻主動提出結(jié)婚的還是第一個!”從此,許菊珍開始了漫長而艱辛的護理工作。
2.全心全意的照顧
如果說35年前許菊珍是出于對許雪祥的愛慕而作出了沖動的選擇,那么35年如一日,伺候一位一等乙級傷殘病人,這似乎讓常人無法理解。
35年來,容顏在歲月侵蝕中逐漸老去的許菊珍,無怨無悔,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始終悉心照料丈夫,為丈夫點燃了一盞自尊自強的生命之燈,構(gòu)建了一個幸福和諧的家庭。
許菊珍在為丈夫理發(fā)。圖片來源:嘉定文明辦
1981年3月4日,女兒出生了。孩子的降生為父母帶來了無盡的歡樂,卻也加重了許菊珍身上的擔子。她每天起早貪黑,不但要工作,還要照顧一家老少,對于丈夫許雪祥,她更是悉心照料,嘗試了各種各樣的辦法為他進行康復治療。
在女兒五歲那年,許菊珍打聽到氣功療法可能會對治療丈夫的病有效,于是,她決定去試試。那時,許雪祥的代步工具是一輛手搖式的輪椅車,每逢周末許菊珍就騎著自行車帶著女兒、陪著丈夫,一家三口到嘉定去做治療。從外岡到嘉定的路崎嶇不平,還有幾段很長的上坡路,每每遇到上坡時,許菊珍就用繩子把丈夫的輪椅車綁在自已的自行車上拖上去,常常是一小段上坡路就讓她汗流夾背、氣喘吁吁了。要是遇到逆風時,更是吃力得不得了,可許菊珍硬是咬牙堅持了下來。這段路一走又是一年多,此中的艱辛是常人無法想象的。
幾年后,經(jīng)上海華山醫(yī)院腦外科核磁共振檢查,發(fā)現(xiàn)許雪祥第七頸椎內(nèi)有腫瘤(膠質(zhì)腫瘤),原手術(shù)處患有脊椎空洞癥,醫(yī)生認為已無治愈的可能性了。隨后的十年間,許雪祥的病情逐年加重,以致全身癱瘓,只能長年臥床,連大小便都無法自理。
逐漸加重的病情,使許雪祥幾度失去生活的信心。許菊珍卻說:“你癱瘓在床,我從心底里憐惜你;如果我遇到了什么災(zāi)難,我相信你也會更加憐惜我。我是你的妻子,我就是你的雙腿?!泵鎸ΜF(xiàn)實,許菊珍從來沒有怨天尤人,她經(jīng)常勸慰丈夫。為了更好地照顧許雪祥,她學會了許多護理知識,還學會了肌肉注射,家里更是一年四季準備很多常備藥。每天三餐許菊珍都會為丈夫單獨烹飪,注重各種營養(yǎng)搭配。即使她去上班,也堅持每隔兩個小時回家為丈夫翻身。十幾年中,每天晚上她無論多困都會條件反射般地起來為許雪祥翻身,從來沒有睡過一個安穩(wěn)覺。
最近幾年,隨著年齡的增大,許雪祥的抵抗力越來越差,身體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也越來越多,經(jīng)常會腹瀉,發(fā)燒,在常人看來的這些小病,對許雪祥來說,每次都有生命危險。每當此時,許菊珍總是寸步不離地看護丈夫左右,伴著他渡過每一個難關(guān)。
3. 相濡以沫的感情
一張張溫馨和諧的照片,勾勒成一幅幅幸福美滿的圖景。一位美麗善良的農(nóng)村姑娘,一位下肢癱瘓的殘疾軍人,相依相偎,互敬互愛,一路牽手,就這樣風風雨雨走過了35個春夏秋冬。
在許菊珍的精心照顧下,許雪祥擁有了常人的幸福:完整的家庭。如今,他們可愛的外孫也已經(jīng)讀小學二年級了。一家人生活美滿,其樂融融。
許菊珍在做家務(wù)。圖片來源:嘉定文明辦
許雪祥對許菊珍有著無盡的感激和愛意,他經(jīng)常會對人說:“我是個很不幸的人,但我有幸遇到了菊珍,如果不是她的精心呵護,我也許早就不行了。這一生我都無法報答她,如果有來生的話,我愿為她當牛做馬……如果說是黨和政府給了我第二次生命的話,那我的妻子許菊珍給了我第三次生命!”樸實的許菊珍卻說:“阿祥,我們已經(jīng)一起走過了三十幾年,我永遠也不會丟下你。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困難,也不管人們怎么議論,我都會和你生活在一起。我要盡最大的努力,讓你生活得和健全人一樣幸福?!贝藭r,許菊珍的臉上洋溢著驕傲和滿足,而阿祥,已掛著兩行幸福的淚水……
?。ū揪W(wǎng)根據(jù)《中國好人榜—許菊珍》《“好妻子”許菊珍》等稿件綜合,感謝上海嘉定文明網(wǎng)提供素材。)
編輯點評
從一個豆蔻年華、美麗善良的姑娘,到無怨無悔照顧殘疾丈夫的妻子,許菊珍用35年的時間挑戰(zhàn)世俗、挑戰(zhàn)困難、挑戰(zhàn)不幸,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愛和幸福的真諦,并告訴世人:“幸福家庭”源自責任與擔當!
(責任編輯:逯江楠)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