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1-04 21:45 | 來源:陜西文明網(wǎng) 2021-01-13 | 查看:522次
1968年4月出生的顧秀花,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先后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技術能手、大國工匠等國家級榮譽10項,獲得省部級和公司級榮譽60余項,現(xiàn)在神東設備維修中心培訓基地負責焊接培訓工作。30多年來,她始終手持焊槍,堅守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工匠精神”。
顧秀花在進行焊接作業(yè)。苗慧強攝
立志做一個技術“大拿”
1987年,20歲的顧秀花成為烏達礦業(yè)公司的一名焊工。剛開始工作,她暗下決心,一定要干好焊接這份工作!當時,她所在的鍋爐安裝公司要求焊工必須有鍋爐壓力容器證。顧秀花和同事們一起去考,成績名列第一,同事們都向她投來羨慕的目光。
在烏海市舉辦的職工技能大賽上,24歲的顧秀花代表單位參賽,奪得第二名,隨后又去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參賽,一舉奪魁。
2003年7月,顧秀花到神東公司報名應聘焊接工?!罢泄へ撠熑艘豢次沂桥?說他們不招女工。”顧秀花說。她拿出榮譽證書,招工負責人立即要求她參加考試,理論實操全過,顧秀花被分配到神東設備維修中心維修一部,干的還是她的老本行。
隨著新型材料的不斷涌現(xiàn),各種焊接方法層出不窮。當時,設備維修中心有不少外國工程師,其中也有焊工。顧秀花欲向他們請教,但因語言不通無法交流。她只好抽空去看對方如何焊接,遇到不懂的就向旁邊的技術人員了解。通過學習,她的焊接技藝得到明顯提升。
恰逢此時部門要修復一個大的設備部件,由于部件開裂較為嚴重,需要焊接人員割開坡口焊接。按照慣例,外方工程師一般會用平焊技術,但顧秀花卻使用了立焊技術。顧秀花焊接完后,比外方工程師焊接出來的都平整漂亮,展現(xiàn)出她高超的焊接水平。
全力攻克焊接技術難題
顧秀花覺得,既然自己是名焊工,就要想辦法解決工作中遇到的技術難題。
運輸槽是連采機上主要的磨損部件之一,磨損嚴重時修復難度很大,修復合格率較低。由于運輸機內(nèi)部上下耐磨板之間距離較短,人無法鉆進去焊接。
顧秀花通過查找資料、反復研究后,嘗試著把運輸機部件從中間分段切割,將受損的耐磨板換新,再從單面焊,雙面成型。
單面焊雙面成型焊接工藝,對顧秀花來說是拿手絕活,一項困擾維修中心很長時間的難題被解決了。目前,這項修復工藝在維修中心被廣為使用,運輸槽修復合格率達100%,每年可節(jié)約資金105萬元。
經(jīng)過潛心鉆研和總結(jié),她編著了《JOY綜連采焊接修復技術》一書,并獲得神東五小成果一等獎。2012年12月,神東煤炭集團將顧秀花聘為技能大師。2013年,顧秀花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
近年來,顧秀花參與技術改造、項目創(chuàng)新達60余項,專利8項,累計攻克了“垛式支架頂梁機柱窩的修復”“液壓支架頂護梁開裂”“井下密閉門框架的焊接”等幾十項技術難題。
在技能傳承中彰顯人生價值
2010年,顧秀花被神東集團委派到車間當班長。當時班組共有15個人,都是女工,大部分人都不會焊接。顧秀花就從最基礎的焊接知識開始教起,手把手教她們焊接。在她的教導下,大家的焊接水平提升很快。
2012年,顧秀花又接到成立女子維修車間的重任。為了提高大家學習焊接技術的積極性,她定期組織女工進行技術比武。其間,女子維修車間共獲得8塊獎牌。通過修復設備,節(jié)約資金近1.2億元。
2016年1月份,顧秀花離開女子維修車間,被調(diào)到培訓基地。5年來,顧秀花共培養(yǎng)焊接人才1500多人次,其中23人取得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資格證書。累計發(fā)表論文16篇,編寫企業(yè)標準、工藝標準11項。
2017年11月,年近50歲的顧秀花參加中華全國總工會組織的“一帶一路”上合組織國家職工技能大賽,獲得金獎。
如今,53歲的顧秀花依然奔波在焊接一線,繼續(xù)為人才培養(yǎng)、技能傳承和技術攻關等工作而忙碌,為傳承“工匠精神”而不懈努力。(作者:苗慧強 畢墨)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