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1-09-09 09:24 | 來源:光明日報 2021年09月09日 04版 | 查看:677次
巡村,是嚴清華23年來除出差之外雷打不動的早課。8月27日早上6點50分,記者跟隨嚴清華巡村。他跨上小摩托車從家里出發(fā),來到有機水稻田邊,沐浴著霞光的稻稈兒拔節(jié)生長,一群鴨子在稻田里覓食,這是嚴清華眼中最動人的美景?!耙惶觳坏教镩g地頭去,我心里就發(fā)慌?!彼麑τ浾哒f。這些年,他騎壞了3輛電瓶車,3輛摩托車,這是第7輛。
眼前這個面色黝黑的“老農民”,是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qū)朱林鎮(zhèn)黃金村第一書記。他總是未開口先笑起來,給人感覺十分好打交道。
村民們告訴記者,白天甭想在辦公室找到嚴書記,他不是在田間地頭察看苗情,就是去村民家串門嘮嗑,遍村兒找不著他,那就是外出推銷農產品去了。
夜里去村委會,一準兒能見到嚴清華。夜深人靜,他在辦公室讀書看報、整理民情日記,直到11點后,辦公室的燈才會熄滅。他辦公室的柜子里,整齊地碼放著23年來寫的50多本民情日記和工作筆記,合計有300多萬字;還有三本“硬碰硬”考出來的證書——高級農藝師、高級農民經紀人、合作社高級管理員,這在農村干部中并不多見。
翻開一本“民情日記”,上面寫著這樣一句話:“想得要比群眾全,干得要比群眾早,吃苦要比群眾多。”這句話成為黃金村村委班子幾十年如一日的行動準則。每當農忙時節(jié),村干部們挽起袖子、卷起褲腿,開著插秧機耕作在田間地頭;新米上市,他們紛紛背上電飯鍋、新米、米乳飲料外出推銷。
靠著這股子拼勁,昔日的省級深度貧困村不僅成功“摘帽”,而且村集體資產達9300萬元、集體年收入470萬元,全村2630個村民年人均收入2.98萬元,23年來分別翻了1000多倍、200多倍、18倍。
“嚴書記為村子發(fā)展吃了太多的苦?!秉S金村農地合作社支部委員孫國華說。嚴清華的付出,換來了黃金村齊刷刷的人心,貧困村成為全國文明村。
今年2月25日,嚴清華作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應邀進京參加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領獎回村后的他,把獎狀往抽屜里一擱,又騎上摩托車察看莊稼去了。
“我多吃點苦,不算啥”
23年前,村民們對嚴清華、對村干部可不是現(xiàn)在這種感情。1999年年初,上級黨委找到在金壇事業(yè)單位工作的嚴清華,讓他回到黃金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
回村第一天,村民在路上攔住嚴清華問:“你腦子灌水啦?放著事業(yè)單位不待,回到這個破村子,除了吃苦頭,你還能得到啥?”還有的人問:“你是帶了幾百萬回來,還是有啥靈丹妙藥?”
嚴清華打小在黃金村長大,對這個村子有感情。但時隔26年回村,他所面臨的,是一個人人避之不及的“爛攤子”——黃金村在10年里換了8個村書記。任職最長的2年多,最短的只有幾個月時間。村上欠下了各類債務60多萬元,村民對村委賬目不公開等行為怨氣沖天。
喪氣話聽了幾籮筐,嚴清華不僅沒打退堂鼓,在部隊當兵時的犟勁反而上來了。他在第一次村民大會上表態(tài):“一年之后村子的面貌得不到改變,我還在這里向大家辭職。”
這簡直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軍令狀。僅僅一年時間,嚴清華能整出啥花樣來?
嚴清華把修橋修路作為凝聚全村人心的第一個大工程。黃金村四面環(huán)水,通往外界的道路只有一條扁擔寬的泥路。有人生病,要找擔架抬出去;農副產品賣不出去,只能賤價出售。
這條公路長5.4公里,測算下來,筑路需七萬方土。因為窮,租不起機械施工,只能靠全村人肩挑手提。秋收結束后,嚴清華把挑土的任務逐項分配到全村每家每戶。他帶領黨員干部起早貪黑挑土,老百姓挑一方土,黨員干部就挑兩方土。一個月時間,七萬方土提前挑完。2000年,路基鋪上了沙石路面,黃金村從此有了第一條能開汽車的公路。
只要是為了黃金村的發(fā)展,嚴清華啥都肯干。村西北角有50多畝亂墳地,遷墳后整治利用,挖魚塘出租,當年村集體獲得租金23000元,成為造橋的第一筆啟動資金。2002年秋天,黃金村第一座橋修通了。橋長50多米,寬5米,可以走100噸的大卡車,成為黃金村聯(lián)通外界的“黃金橋”。“黃金橋”位于村莊北面,橫跨金薛南河,橋梁兩側刻著募捐單位和個人的名字。為了造橋,嚴清華找了99個單位和個人,籌集到了20多萬元。
為了籌集造橋修路的資金,嚴清華絞盡腦汁,能省即省?!拔一馗F村當書記了,你們要支持我??!”修路修橋過程中,嚴清華找到昔日的老戰(zhàn)友、老同事“化緣”。租一天壓路機要上千塊錢,他去交通局向老同事借,憑借原來在縣交通局操作道路機械的經驗,他自己操作壓路機。
這位村民嘴里的“壓路機書記”,成天把自己弄得滿臉滿身塵土,心里頭卻把賬算得清清楚楚。村子里修建橋和路,光壓路機租賃費用和人工操作費用這兩項,就節(jié)省了好大一筆支出?!拔叶喑渣c苦,不算啥。”他說。
嚴清華兌現(xiàn)了對村民的承諾。從1999年3月到崗,村子不到一年就建了橋、修了路,村里的每一筆賬目都向村民公開。接著,13座橋、10條公路,形成了兩縱六橫的交通網(wǎng)絡,打通了黃金村的致富路。道路通了,村務公開了,曾經渙散的人心開始聚攏起來。
“68歲的年紀,28歲的闖勁”
嚴清華走路虎虎生風,不緊著點步子就會被他甩開老遠。時間對他來說太緊要了——村里新開發(fā)的米乳飲料,必須盡快打開市場。7月26日,江蘇連續(xù)發(fā)布了幾個臺風橙色預警,他卻在當天下午逆風趕往金壇市區(qū)一家酒店,向常州市餐飲協(xié)會的幾百個負責人推薦新產品。
“68歲的年紀,28歲的闖勁?!秉S金村黨支部書記王娟這樣評價自己的“師傅”。23年來,嚴清華天天在琢磨村子的出路。
地處茅山老區(qū)的黃金村,氣候宜人,土地肥沃。然而,村里老年人、外出打工的人多,土地沒人耕種,機械化程度不高。村委班子經過討論,達成一致,通過土地流轉,讓農民靠土地生財,集體靠土地增收,并且由村集體直接經營,不對外轉包。
2007年,村集體從村民手中流轉了1000多畝土地。村民們每年每畝能夠拿到土地流轉經費1100元,到年終還有二次分紅。
“種別人家沒有的?!眹狼迦A說。他一個月里跑了6次高校和科研院所,最終決定種植軟米。軟米的口感介于粳米和糯米之間,很受消費者青睞。全村流轉土地增加到4000多畝,其中有機認證水稻上千畝,綠色認證水稻2000多畝。
酒香也怕巷子深,嚴清華就抓住每一個機會推銷大米。外出開會,他總要背一口電飯鍋。提早來到會場,他忙活著煮粥煮飯,煮得滿屋子飄散著香噴噴的氣息。會議一結束,他就開始吆喝:“大家來嘗一嘗我們黃金村的軟米哦?!币粊矶?,全省都知道了黃金村的有機軟米好吃。
“上電視打廣告,成本太高。去會場上煮飯推銷,這個辦法比較笨,但是很直接,效果很好?!眹狼迦A說。
市場推廣的同時,嚴清華注冊了“黃金村”牌軟米的商標。品牌知名度打開了,軟米銷售越來越紅火,為村里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2009年,黃金村還清了外債,貧困村“摘帽”,并且實現(xiàn)村集體年收入40萬元,經濟躍升為全區(qū)中等水平。
2013年,因年齡原因,嚴清華不再擔任黃金村黨支部書記?!包S金村處于發(fā)展階段,新班子上任,還需要送一程?!鄙霞夵h委讓嚴清華擔任黃金村第一書記?!拔医o自己的定位是,引導不領導、支持不主持、考勤又考核,做學習的第一人、發(fā)展的第一人,攻克難關的第一人?!眹狼迦A說。
其他地方都來學習黃金村種軟米致富的經驗,嚴清華熱情接待,知無不言。但是,種軟米的多了,競爭就激烈了。嚴清華和王娟尋思著如何讓軟米向深加工方向發(fā)展,提高附加值,推向更廣闊的市場。
2014年秋天,嚴清華和安徽大學的教授相約前往江西南昌,洽談米粉深加工業(yè)務。出村不久,嚴清華乘坐的面包車與大型農用車相撞,翻車了。他重新叫了一輛車繼續(xù)趕往火車站。等談完業(yè)務,他眼睛又紅又腫,疼痛不已。醫(yī)生檢查后大吃一驚,三塊玻璃碴兒把眼睛表膜擦傷了,病人竟然能堅持36個小時。嚴清華這才想起,翻車的時候窗玻璃碎了,玻璃碴兒濺到了眼睛里。
面對大家的關心,嚴清華滿不在意。摸爬滾打中,黃金村的系列產品多起來了,即食型米粉、發(fā)芽糙米、姜味炒米茶、香酥型鍋巴、炒米糖、米乳飲料等十幾個品種,讓消費者從傳統(tǒng)產品中找到了鄉(xiāng)愁老口味。目前,黃金村農產品每年銷售額達2000多萬元,其中大米的銷售占75%,深加工產品占25%。
“目標再遠大,只要天天干,總能實現(xiàn)?!眹狼迦A給大家鼓勁。在黃金村稻米加工基地,記者看到這里還掛著有機稻米、農地、農機專業(yè)三個合作社的牌子。這是嚴清華從2010年開始先后組建的,為黃金村的產業(yè)發(fā)展建立了團隊,捋順了機制,這從全國來看都是領先的,三個合作社先后被評為全國示范合作社。2017年,黃金村入選農業(yè)農村部公布的第七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是全省唯一依靠稻米產業(yè)入圍的村莊。
“村干部不去和群眾打交道,就是把自己架空了,做事情就沒有根了”
蘇南的夏天,氣溫高達三十五六攝氏度。記者來到黃金村村委會,只見村干部辦公室的門都敞開著,吊扇旋轉著,卻難消暑熱。除了一間會議室安裝了空調,村委會其他辦公室都只有吊扇。
“裝了空調,就要把窗戶和門關好,群眾來找你,就不知道你在不在?!眹狼迦A說,“村干部不去和群眾打交道,就是把自己架空了,做事情就沒有根了。”
串門嘮嗑,是嚴清華做群眾工作的“竅門”。朱道元是村里的老上訪戶,過年過節(jié)盡往市里省里跑,10多年把田荒著不種,日子過得窮困潦倒。1999年3月,剛回村里當了村書記的嚴清華了解情況后,提出來由他與朱道元結對幫扶。
“老朱,今天我去你家吃飯?!眹狼迦A說。“你不要騙我,我兒子兒媳婦大年初一都不在我家喝一口水?!敝斓涝幌嘈?。
不一會兒,嚴清華到他家門口了?!袄现彀?,你摘把青菜去,我們吃青菜下面。”嚴清華說著,拿出隨身帶來的兩包掛面。掀開朱道元家的鍋蓋,指甲在鍋蓋上一推,厚厚一層鍋盔,燒飯的鐵鍋銹得不成樣子。
他找到一個草把子,仔仔細細把鐵鍋刷干凈了。面下好了,他端著面和朱道元坐桌跟前吃起來。這時,朱道元掉淚了:“嚴書記,你是從縣上交通局回來的,現(xiàn)在又是村書記,不僅經常來給我送吃的,今天還在我家里吃飯,給足了我面子?!?/p>
這年年底,朱道元破天荒沒有出去上訪。不僅如此,他還在嚴清華的幫助下,買了耕牛,重操舊業(yè)給村里人耕田掙錢。2003年,村干部幫助他把三間東倒西歪的房子拆了翻修,房屋不漏了,像個家了。
“嚴書記,以前我是讓村里頭疼的上訪戶,現(xiàn)在我要做帶頭繳稅的先進戶!”朱道元表態(tài)。那一年,朱道元在全村帶頭交了這么多年欠下來的各種款項。群眾紛紛議論:“不得了,朱道元變了個人!”
轉變一個人,帶好一群人。黃金村是金壇區(qū)農村干部培訓基地,嚴清華手把手帶出了六七十個農機操作的徒弟?!澳軌蚴炀毑僮鬓r機,是村干部的必備本領。你要帶頭去干,群眾才能服氣。”嚴清華說。
“嚴書記插的秧,苗數(shù)不多不少,插得不深不淺、不漂不倒,成活率高?!贝迕駛儬幭嗾垏狼迦A給自家秧田插播秧苗。
為了抓緊時間給農民插秧,嚴清華每天早晨4點起床,直到晚上11點左右才能回到家。筋疲力盡的他倒頭就睡,沒時間洗衣服,就把衣櫥里能穿的各式衣服全都找出來穿了個遍。老伴離家?guī)O子,一個月回家一趟,看到滿屋丟放的沾滿泥巴的臟衣服,一數(shù)有40多件。她洗了大半天,流了大半天的淚。
“群眾有什么怨言,有什么期盼,要讓他們說出來。村里要做什么事情,有什么打算,要先和群眾溝通?!眹狼迦A說。
連續(xù)10多年,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嚴清華都在村委會值班,為的是萬一有村民找他——“這時候來找我的老百姓,都是有要緊事的”。2005年,嚴清華查出來肝臟生了腫瘤,他瞞著村里所有人,悄悄去上海動了手術,十天后拔掉輸液管回到村里繼續(xù)忙工作。
“嚴書記一直是我們的領頭雁。他的苦干巧干和創(chuàng)新精神、心系百姓的情懷,村‘兩委’班子做到了一脈相承?!蓖蹙暾f。如今,黃金村“兩委”班子成員每周一次的民情日記交流、每半月一次的村級大事會商,讓村干部的工作更扎實,和老百姓的心貼得更近。
茅山老區(qū)的這片黑土地、環(huán)繞全村的金薛南河,見證著嚴清華起早貪黑的23年,也見證了他矢志不渝的赤子之心。23年來,他無數(shù)次傾聽水稻拔節(jié)生長的聲音、村民們絮絮叨叨的抱怨和發(fā)自真心的贊美。奔小康的路上,這座村莊獲得了160多項各級各類榮譽。接下去,他要當好一名鄉(xiāng)村振興的志愿者,助力黃金村的“一粒米”產業(yè)鏈拉得更長。為此,他經常夜不能寐。他還在不斷傾聽,不斷思考……
?。ū緢笥浾?nbsp;蘇雁)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