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0-10-26 11:09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20年9月3日 | 查看:976次
人物故事:
趙家才,男,漢族,1972年5月生,德宏州芒市教育體育局駐村工作隊員,1990年7月參加工作,200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工作30年來,趙家才始終牢記入黨誓詞,在關鍵時刻豁得出、挺得住、沖在前,在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戰(zhàn)役中,戰(zhàn)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時年48歲。
危難之時主動請纓
2020年春節(jié)前,趙家才堅守崗位到最后一天才返回家中。當看到新聞上關于疫情防控日益嚴峻的報道后,他主動放棄假期,于1月31日返回駐村工作崗位?;卮搴?,與村“兩委”干部連日奮戰(zhàn),每天到村寨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排查重點對象、指導卡點防控、組織衛(wèi)生整治,每天天未亮就已行走在進村的道路上,對外省務工返鄉(xiāng)探親和省外就讀學生共182人進行重點排查,耐心細致地向群眾宣傳勸導,及時消除隱患。勸阻延辦酒席1戶、簡辦喪事1戶,重點監(jiān)測對象有效管理,防控措施有力,全村疫情防控成效明顯?!斑x好日子,準備辦婚事。趙家才來提醒我們,我們及時將婚期推遲,當時我和家人還不理解,若是繼續(xù)辦婚事,搞不好會出大事,現(xiàn)在想想都害怕!”村民目勒龍說。
2月11日一早,趙家才開著車和同事小張又到最遠的防控卡點—月亮灣進行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檢查,查看和了解疫情防范情況。當天返回到村委會時已經(jīng)天黑,晚飯后,趙家才還是不放心其它村的工作,對小張說,晚上去拱林二小組再看看吧!于是他們又連夜駕車到西山鄉(xiāng)毛講村拱林二小組開展疫情防控宣傳,督查群眾是否開展聚集性活動。21時許,檢查后已經(jīng)晚了,村中人少,更沒有聚集現(xiàn)象,才放下心來往回走。山路彎大、坡陡。駛出村莊兩公里左右,在一轉彎處,路邊是數(shù)十米高的邊坡?!巴蝗?,車子急剎后停住,方向偏向一側,趙家才往前撲去,倒在了方向盤上,又緩緩往我身上靠。他雙手顫抖,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始終沒有說出一句話,緩緩地閉上了眼睛?!备黄鹎巴男埫枋隽水敃r的情景。
趙家才就這樣倒在了抗疫一線的路上,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心里還想著別人,從拱林二組返回村委會的道路都是彎彎曲曲的山路,除了車燈照亮的地方,四周一片漆黑,如果車輛失控后果不堪設想。但就在趙家才暈厥的那一刻,他死死地踩住了剎車,確保了同車同事的生命安全。疫情防控期間的最美“逆行者”,將身影留在了大山深處。
心中始終裝著群眾
2019年3月選派到西山鄉(xiāng)毛講村擔任駐村工作隊員以來,趙家才便把全部精力揮灑在毛講村脫貧攻堅工作上。剛到毛講村不到半個月,他走遍全村7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25戶建檔立卡對應聯(lián)系貧困戶家去了無數(shù)遍。對村民的家的情況了如指掌。趙家才說,貧困戶的家門往哪進都不知道,群眾家里有幾口人、幾畝地、地里種著什么都不熟悉,是沒有辦法開展工作的,更不要談精準幫扶。
毛講村民小組是個純景頗族村寨,很多老人不會聽也不會講漢語,有些能說漢語但并不流利,剛開始趙家才總是聽得半懵半懂,在入戶交談時聽不懂的他就死記硬背,回到村委會找村干部翻譯。慢慢地,趙家才也能聽懂一些景頗話了。語言一通,感情溝通也更順暢了,群眾很喜歡這個能聽懂他們說話,也能說幾句自己民族語言的駐村工作隊員,有什么困難、問題都會告訴他。每天清晨和傍晚都能看見趙家才的身影穿梭在進村道路和貧困戶家的巷道里,一支筆、一本筆記本,記錄著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政策宣傳講解,及生產(chǎn)、務工、住房、醫(yī)療、養(yǎng)老情況的點點滴滴。一起駐村的李同祥說:“趙家才來到駐村工作隊以后,每天深入貧困戶家庭,依靠自身的工作經(jīng)驗,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設身處地的為貧困戶出謀劃策,解決問題。”
祁勒三和張勒苗都是毛講村民小組的建檔立卡戶,他們文化水平低,平時又不能吃苦,都因缺技術致貧。趙家才同志了解到他們情況后,來到家中,手把手教他們應用產(chǎn)業(yè)技術致富,通過不同引導和幫助,讓他們的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生產(chǎn)實踐中,由原來的“等、靠、要”思想,轉變成生產(chǎn)勞動的能手。建檔立卡戶唐弄卷“有點懶”。“我最擔心的就是唐弄卷脫不了貧?!蔽魃洁l(xiāng)黨委書記陳紹國說“趙家才來了解決了他的心病”?!鞍l(fā)展沒思路、生產(chǎn)缺技術,成天無所事事,生活還要靠老母親接濟”——這是貧困戶唐弄卷曾經(jīng)的真實寫照。趙家才不厭其煩上門做思想工作,鼓勵唐弄卷報名參加電焊培訓?,F(xiàn)在,唐弄卷可以承接拱棚建設、房屋裝修等活計,成了當?shù)匦∮忻麣獾摹鞍ゎ^”,日子越過越紅火。唐弄卷只是毛講村77戶建檔立卡戶的一個縮影,2019年毛講村這個深度貧困村順利摘帽,如今的西山鄉(xiāng)毛講村,村莊面貌煥然一新。趙家才始終保持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優(yōu)良作風,堅持做到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工作上是一把“好手”。
任勞任怨勇挑重擔
赤膽忠心,永葆本色樹形象 。趙家才一生忠誠于黨,熱愛黨的事業(yè),勇挑黨組織交給的重擔,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只要組織安排的任務,無論什么崗位,他從不講條件,勇挑重擔,辛勤耕耘,默默奉獻,無論是在基層鄉(xiāng)村學校工作,還是在芒市教育體育局負責德育安全工作。在負責德育安全工作七年間,沒有特殊情況他從不外出遠行,始終保持24小時手機開機的習慣,隨時保持待崗待命狀態(tài)。憑著一顆滾燙的愛崗敬業(yè)之心,在趙家才負責德育安全工作期間,全市沒有發(fā)生過一起校園重大安全事故。做到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始終保持了共產(chǎn)黨員的先進工作本色,樹立了基層干部勤政為民的良好形象,做到不忘初心守使命,淡泊名利從教育。穩(wěn)持老道,心細如發(fā),不茍言笑,值得信賴,這就是同事眼中的他!
孝敬雙親家庭和睦
趙家才出生在德宏州芒市五岔路鄉(xiāng)芒蚌村河邊寨困難的農(nóng)村家庭。駐村后,母親、父親先后生病住院,他隨時聯(lián)系醫(yī)生了解病情,經(jīng)常打電話與家人商量照顧雙親的細節(jié)。雖不能見父母,他隔三差五就與父母通電話、寬慰父母的心,一回到家就去醫(yī)院照顧父母。在妻子眼中,他是一位好丈夫,只要他在家里,家務活他全包,妻子也養(yǎng)成了事事依賴他的習慣。在女兒心目中,他是一位好父親,無論工作多忙多累,他都會抽出時間與女兒談心交流。在兄弟姐妹眼里,他是一位好兄長、好兄弟。他和妻子都是事業(yè)干部,工資不高,除了贍養(yǎng)父母、養(yǎng)育子女意外,有時還要接濟兄弟姐妹,日子過得很拮據(jù),但他始終笑對生活。對兄弟姐妹,哪家有困難,他都一視同仁。妻子的妹妹想買一輛微型車做蔬菜生意,但因缺錢一籌莫展,他知道后立即借了5萬元幫助解決燃眉之急。三弟想買一輛農(nóng)用車跑運輸,他二話不說借錢購置了農(nóng)用車。在他的相助下,兄弟姊妹們的日子都慢慢好了起來。
無論是在工作單位,還是在所居住的小區(qū),趙家才總是寬容大度、助人為樂,帶頭維護同事鄰里之間的和諧關系,從沒有和別人紅過臉,在村民心目中,趙家才是一個熱心腸的好人,有事第一時間想到他。鄰居申德倉早年生活在農(nóng)村,后因易地搬遷搬到了城鎮(zhèn)周邊,離開了世代耕作的土地,一時不知道該怎么維持生計,趙家才四處打聽、多次協(xié)調(diào),幫助申德倉在保險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中,趙家才用善心和愛心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趙家才同志短暫的生命綻放了精彩人生,平凡的歲月點亮了燦爛的事業(yè)。他愛崗敬業(yè),終于職守,執(zhí)著追求的光輝業(yè)績體現(xiàn)了新時代人民教育工作者崇高的奉獻精神;他堅定信念,對黨忠誠,奮斗一生的高尚品質(zhì)展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員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驚天動地的業(yè)績,只有默默無聞的耕耘奉獻。他的事跡正在成為一種榜樣,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鼓舞德宏州廣大黨員、干部和各族群眾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日前,中共德宏州委追授他為“德宏州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省委省政府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發(fā)來唁電:“要求在全州宣傳好趙家才同志的事跡,教育鼓舞廣大黨員干部凝心聚力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
來源:云南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