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0-04-20 11:45 | 來源:北晚新視覺 2020-04-18 22:16 | 查看:803次
大肆宣揚向中國索賠論、幫德企列“討債”賬單、惡毒聲稱新冠病毒是“最暢銷的中國出口產品”……包括主編在內,德國著名報紙《圖片報》(Bild)一再突破底線,中國駐德使館為此兩度發(fā)聲明點名批評。
觀察者網查詢發(fā)現,從14日到17日,我使館已經5次就個別德媒“污名化”中國抗疫的做法發(fā)表嚴正立場。
使館網站截圖
事實上,早在去年,《圖片報》就與“港獨”分子黃之鋒打得火熱,不但邀請黃之鋒前往德國,還刊登有他署名的所謂“公開信”,充當亂港勢力的傳聲筒。
此次全球衛(wèi)生危機爆發(fā)后,《圖片報》不反思本國抗疫表現,反而開始琢磨“中國欠我們什么”。
《圖片報》報道截圖
4月15日,這家德媒羅列了英國智庫亨利·杰克遜學會(Henry-Jackson Society)、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自民黨所謂“中國問題專家”穆勒-羅森特里特(Frank Müller- Rosentritt)和基民盟“經濟議題專家”霍普特曼(Mark Hauptmann)等與其氣味相投者的言論,妄稱中國“隱瞞”疫情、“違反”國際法,要為新冠疫情造成的經濟后果承擔法律責任云云。
可笑的是,《圖片報》還煞有其事地以德國企業(yè)、納稅人的名義,列了一份向中國“討債”的賬單。
有德媒稱,對于這家媒體的狂妄之舉,德國聯邦政府未作正面回應。
據《萊茵郵報》報道,根據聯邦政府就自民黨聯邦議院黨團的一份相關詢問做出的答復,在新冠疫情全球流行的問題上,柏林并不會對中國提出指責。因為“德國聯邦政府所掌握的信息”,并未顯示中國故意隱瞞數據。
德國聯邦衛(wèi)生部在答復中指出,就新冠病毒來說,確鑿的實驗室檢測結果對于感染診斷的定義和統計是必不可少的。中國一度改變確診病例定義及統計標準,即只將具有臨床癥狀及肺部造影特征的患者計為確診病例。德國衛(wèi)生部認為,在當時的疫情形勢下,這種暫時的調整是可以理解的。
《圖片報》如此“污名化”中國,4月15日當天,我駐德國使館網站刊登了發(fā)言人致該報總編室的德語公開信,就其拙劣報道表明中方嚴正立場,不厭其煩地為其梳理了中方履行通報信息義務的時間線,并于16日再次上傳了相關中文翻譯。
使館網站截圖
發(fā)言人指出,西方少數政客、專家和媒體人士聲稱中國違反國際法且有義務賠償他國政府,但實際上他們關心的并不是國際法,而是企圖通過推諉責任來轉移公眾對其自身貽誤疫情和應對不力等問題的視線。而《圖片報》15日第二版攻擊中國的報道用心險惡,所謂的“算賬”實際上是在煽動民族主義,鼓吹偏見和仇外仇華情緒。
16日,我使館還專門就德國輿論出現所謂“中國責任論”發(fā)布《任爾東西南北風》一文,表明立場。
然而,《圖片報》并未就此收手,該報主編萊歇爾特(Julian Reichelt)惱羞成怒,親自下場錄了個視頻,還挑釁式地主動加上了中文字幕,于當地時間16日晚發(fā)布在其網站上。
視頻中,萊歇爾特妄稱中國是“盜竊”知識產權的世界冠軍,惡毒聲稱中國最暢銷的出口產品是“沒人想要的新冠病毒”。
視頻截圖
他還再次宣揚了美媒所謂武漢實驗室在未遵守最高安全標準情況下,研究蝙蝠中冠狀病毒的說法,并把中國向世界各地輸出口罩看作“面帶微笑的帝國主義”。
對此,我駐德使館發(fā)言人17日再次發(fā)表公開信,指責該報主編再度對中國進行政治誣蔑,重彈不實論調。
使館網站截圖
發(fā)言人重申,世衛(wèi)組織負責人和國際知名醫(yī)學專家多次表示,所謂“實驗室泄露”等說法毫無科學依據。同時,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4月7日公布的數據,2019年中國已經成為該組織《專利合作條約》框架下國際專利申請量最多的國家。
使館還透露,有一位德國公民在17日來信說:“幸好《圖片報》不代表德國?!?/p>
觀察者網注意到,從14日到17日,我駐德使館在短短4天內,五度就《星期日世界報》等個別德媒“政治化”、“污名化”中國抗疫的報道發(fā)聲明表明立場。
中方始終強調,抹黑中傷中國既不負責任,也有損國際抗疫合作,讓我們保持清醒,明辨是非,對那些企圖煽動反華情緒和將抗疫問題“政治化”“污名化”的言行說不。相信經過疫情考驗,兩國民眾彼此理解將進一步鞏固,中德務實合作將得到進一步深化和發(fā)展。
延伸閱讀:
德國收到民進黨當局捐的口罩發(fā)言人避談“臺灣”,綠媒不樂意了!
近期,民進黨當局大打所謂的“口罩外交”牌,在島內民眾還實名限購口罩的情況下,向歐美等地多國運送口罩。在多家島內媒體渲染的一片“某某感謝臺灣”的氛圍下,德國潑來了一盆冷水。
臺灣親綠媒體《自由時報》16日發(fā)布的現場視頻顯示,在德國聯邦政府15日舉行新冠肺炎疫情簡報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一些人批評世衛(wèi)組織(WHO)在大流行初期說這只是一般的流行傳染病。還有人批評世衛(wèi)與臺灣打交道(的態(tài)度)。在這種背景下,臺灣給德國送來口罩,德國政府怎么看?據稱中國(大陸)因此向德國施壓,要求德國不能大張旗鼓地宣揚此事?
對此,德國外交部發(fā)言人阿德巴爾(Maria Adebahr)首先表示,她自己并不了解此事。
隨后,德國政府發(fā)言人賽貝特(Steffen Seibert)表示,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時,德國盡了所有可能去尋找其他國家的幫助,德國也對從其他國家獲得的幫助表示感謝。針對這個具體的問題,“我也沒有可以說的”。
緊接著,這名記者還繼續(xù)就特朗普針對世衛(wèi)早期并未派專家前往中國(大陸),以及對臺灣的后續(xù)提醒處理不當等批評說辭提問。對此,阿德巴爾則表示,德國政府非常肯定世衛(wèi)組織在這場危機中所做的工作,透明度和采取明確措施對德國來說非常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這位記者在提問時屢次提及“臺灣”,但阿德巴爾和賽貝特回答時并未說出“臺灣”一詞。
于是,這位記者直接問道:“為什么你們二位一次不說‘臺灣’這個詞呢?”
“我們已經表明了我們對世衛(wèi)組織的立場?!卑⒌掳蜖柣卮鸬?。
面對德方兩位發(fā)言人避提“臺灣”的做法,現場另一位記者則更直接地提問說:德國政府是否支持世衛(wèi)組織接納臺灣加入?
“我們對臺灣的原則立場沒有變。”阿德巴爾也同樣直截了當地回答。
對此,《自由時報》在報道中不滿稱,民進黨當局宣布向德國捐贈的100萬只口罩,近日已運達法蘭克福機場。賽貝特在記者會上被問到臺灣捐贈口罩一事時,并未表示謝意,在媒體追問下仍避談“臺灣”一詞。
疑似為緩解這一尷尬情況,《自由時報》在其報道結尾則引述了“長駐臺灣的德國記者”白德瀚(Klaus Bardenhagen)批評德國不感謝臺灣捐贈口罩的言論。同時聲稱,所謂的“德國駐臺代表”王子陶(Thomas Prinz)早在4月初民進黨當局宣布口罩援助行動時,已表達謝意。
臺灣“中央廣播電臺”在對此了事的報道中則援引德國《每日鏡報》消息提到,對于臺灣捐贈口罩,德國取消了公開捐贈儀式,德國政府也沒有正式公開感謝臺灣。
面對德國對臺灣捐贈口罩的態(tài)度,一些島內網民感嘆,唉唉唉,白捐了。有人大呼,快點把口罩收回來,以后就不捐這些國家了,還有人怒罵德國及其官員。
而有島內網民則諷刺,謝志偉(臺“駐德代表”)一直猛吹臺灣在德國“正名”成果,這次怎么沒出來?支持捐口罩的人又被打臉了。還有網民表示,綠營(網軍)又要“出征”啦?
也有島內網民表示,支持捐口罩,但媒體老是要報誰誰拿了口罩然后感謝臺灣的文章,覺得惡心
此前,針對民進黨當局捐1000萬只口罩給歐美國家一事,外交部發(fā)言人華春瑩曾表示,目前美國國內疫情形勢十分嚴峻,中國一些地方省市和企業(yè)紛紛向美國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如果臺灣地區(qū)有能力愿意提供幫助的話,樂見其成。但我想提醒一點,如果島內個別人想借疫情搞什么政治操弄,可能他們就得自省自重了。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觀察者網 環(huán)球網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