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0-03-20 09:16 | 來源:環(huán)球網 2020-03-19 23:22 | 查看:2591次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衛(wèi)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1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當前,歐洲已成為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 的中心 。
盡管疫情形勢不容樂觀,但很多歐美人依然堅持不戴口罩,甚至嘲笑戴口罩的人。
比如,意大利一位議員戴著口罩開議會,就被群嘲了。發(fā)言時,他生氣地摘下口罩,說自己去過三個疫區(qū),戴口罩是為大家安全著想。
因戴口罩被“歧視”的,還有瑞士的人民黨議員布勞赫。開會時只有她一個人戴了口罩,為此她被逐出會議大廳,只能在投票時進入。
在戴口罩這件事上,為什么東西方差距如此懸殊?《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 從各國文化差異和民眾認知著手,為你揭開迷底。
本文作者|本報駐韓國、意大利、美國特派記者 馬菲 韓碩 張夢旭 □本報駐日本、法國、西班牙特約記者 李珍 馬臻 王方
本文編輯|徐文婷
疫情期國人戴口罩成為日常
3月18日,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發(fā)布《關于印發(fā)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的通知》指出:科學戴口罩,對于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具有預防作用,既保護自己,又有益于公眾健康 。
該指引對普通公眾、特定場所人員、職業(yè)暴露人員以及重點人員四類人群,在不同場景下戴口罩提出科學建議。
其中,普通公眾在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的情況下可以不戴口罩。這個指引的發(fā)布,讓不少人對戰(zhàn)勝疫情的信心更足了。
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口罩成了防疫必需品,全國人民響應號召,出入公共場所會戴好口罩,并積極學習口罩防護知識,這也一度讓各地出現(xiàn)口罩供不應求的情況。
為了保證供應,各地政府部門、企業(yè)采取了多項措施,春節(jié)期間就積極恢復口罩生產供應,逐步緩解了“一罩難求”的局面。
近日,為加快口罩生產,中國航空人還應用制造殲-10、殲-20飛機的數(shù)字化技術,研制出全自動口罩生產機,目前已下線投產,每臺每分鐘能產100只口罩,24臺機器的口罩日產能超過300萬只。
數(shù)字化制造技術應用于口罩生產。
與中國人積極響應號召相對比的是,雖然海外疫情不斷升級,很多國家的民眾對口罩的接受度始終不太高,即使出門,戴口罩的人也只占少數(shù)。
這其中,與東西方民眾存在較大的文化和認識差異密切相關。關于戴不戴口罩也引發(fā)了不少討論與爭議。
東方人:早已習慣日常戴口罩
在戴口罩防范新冠病毒方面,日本人非常自覺,因為他們早就養(yǎng)成了日常戴口罩的習慣。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在山上種植了大量杉樹。每年春天,杉樹的花粉會隨風飄向山下的大街小巷??諝庵袕浡幕ǚ圩尯芏嗳毡救吮侨?、打噴嚏,為了應對“花粉癥”,日本人便在出門時戴上了口罩。久而久之,他們養(yǎng)成了只要去公共場所,或人群密集的地方就要戴口罩的習慣;口罩也從最初只防花粉,演變出多種功能。
3月8日,在日本東京,戴著口罩的行人過馬路。
對一些日本女性來說,口罩是時尚穿搭的一部分,有時還可以遮蓋睡眠不足導致的氣色差。因此,口罩也從最初的白色棉紗布,演變出各種花色和質地,一些兒童口罩甚至還會迎合孩子喜好,印上動漫人物。男性上班族也喜歡戴口罩,這樣可以和他人保持一種距離感,避免被打擾。
東京街頭,戴著各種口罩的女性。
過去,日本人常備三類口罩,防病菌、防塵及裝飾性口罩,通常在藥妝店就能買到,價格很便宜。新冠疫情發(fā)生后,N95口罩成為了日本人搶購的首選,其價格是普通口罩的5倍左右。不久后,日本市場上基本買不到N95口罩,普通口罩也常常斷貨。目前,由于防控力度加強,日本疫情發(fā)展速度放緩。
近年來,韓國霧霾天氣增多,導致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不斷增加。霧霾天氣到來時,政府會向民眾發(fā)送預警短信,建議大家出門時務必戴口罩,因此民眾對戴口罩防疫并沒有太多抵觸心理。
韓國市場上的口罩分為醫(yī)用型和普通型。其中,醫(yī)用口罩按照食品醫(yī)藥品安全處制定的KF系列標準,分為KF80、KF94、KF99。店里出售的一般是KF80和KF94兩種。KF80對直徑0.6微米以上顆粒物阻擋率達80%以上;KF94對直徑0.4微米以上的顆粒物阻擋率達94%以上。
韓國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后,政府廣泛進行科普宣傳,建議民眾出門戴口罩。截至本報發(fā)稿時,韓國累計確診8565例,新增速度放緩。有調查顯示,受疫情影響,85%的韓國民眾買了口罩。
在此次疫情中,KF94口罩成為民眾爭相購買的搶手貨,供不應求。在首爾街頭,記者看到民眾佩戴的口罩多為KF80、KF94和一次性醫(yī)用外科口罩,有些買不到口罩的民眾不得已佩戴棉質口罩。
多數(shù)民眾都注意遮住口鼻,但也有人因為呼吸不暢,將口罩拉至鼻子以下甚至抵在下巴上。盡管多數(shù)人都佩戴口罩,但韓國民眾對口罩表面可能存在的病毒卻沒有太多警惕性,隨意觸摸口罩的情況十分常見。這些錯誤習慣都可能增加感染幾率。
西方人:病人才會戴口罩
截至3月19日12時,意大利新冠肺炎累計確診35713例,居全球第二。即便如此,很多意大利人仍舊不習慣戴口罩。
因為在普通民眾觀念里,只有生病或者身體不適時,出于保護其他人的目的,才會戴上口罩,正常人根本不需要戴口罩 。
意大利衛(wèi)生部發(fā)布的指導意見也認為,可能與病人有過接觸者,出現(xiàn)咳嗽、打噴嚏等癥狀者,正在照顧疑似或確診病人者,以及醫(yī)護工作者才需要戴口罩。
在意大利,大街小巷的藥店都可以買到口罩,也可通過購物網站采購。在整個歐洲,具有防護目的的口罩通常有以下幾類:
一次性醫(yī)用外科口罩,用于日常防護;
FFP2、FFP3口罩,帶有過濾器,根據歐盟標準,F(xiàn)FP2口罩性能與N95口罩近似,而FFP3的防護等級更高,不僅能過濾細小顆粒物,對氣溶膠也有防護作用,通常用于高傳染性疾病環(huán)境。
疫情暴發(fā)初期,意大利衛(wèi)生部門便倡導北部倫巴第大區(qū)、羅馬涅大區(qū)和威尼托大區(qū)的“紅色”疫區(qū)民眾佩戴口罩。但由于前期防疫意識和經驗不足,一些醫(yī)護人員未能采取足夠的防護措施,造成了大量醫(yī)護人員感染。
當時,除了疫情最嚴重的北部地區(qū),其他城市街頭很少看到民眾戴口罩。
直到疫情不斷升級,尤其是3月10日宣布全國范圍內“封城”后,意大利民眾逐漸意識到了防疫的重要性,目前包括羅馬在內的各城市里,戴口罩的民眾明顯增多。口罩是戴上了,但只遮嘴不遮鼻子的錯誤戴法廣泛存在。
在意大利米蘭,人們戴著口罩出行。
與意大利人的“醒悟”相比,美國、法國、西班牙的民眾,對口罩依舊存有抵觸心理。
在美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里,戴口罩是生病的象征,而不是預防疾病的手段。
截至3月19日12時,美國累計確診9370例。盡管病毒來勢洶洶,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的指南里仍舊建議:健康人無需戴口罩來預防新冠病毒,應該把口罩留給患者和醫(yī)生等更需要的人。多個公寓樓甚至給住戶發(fā)郵件,請大家不要戴口罩,以免給別人帶來恐慌。
這幾日,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超過2000例/日的速度飆升,但記者在超市、銀行、郵局和大街上看到,幾乎沒有美國人戴口罩,偶爾看到幾個戴口罩的幾乎都是亞裔或老人。一家銀行的客服經理告訴記者,銀行沒有禁止員工戴口罩,但她不喜歡那種窒息感,因此不會佩戴口罩。
紐約耶希瓦大學維爾福校區(qū)戴口罩的工作人員,該校有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
在法國,如果患上流感等傳染病,人們會戴上醫(yī)用口罩,以防傳染給其他人。而FFP2或FFP3口罩通常被叫作“鴨子口罩”,適用于醫(yī)療救援人員、家庭醫(yī)生、護士等,不適用于普通人。
FFP2口罩。
法國專家指出:“普通市民在進行外出購物等活動時,戴這類口罩沒有意義,應該把它們留給真正有感染風險的人,比如為病人插管、檢測病毒的醫(yī)生?!狈▏蠖鄶?shù)民眾則更傾向于把公共場所佩戴口罩的人歸類為危險群體。
截至3月19日12時,法國累計確診9134例。但法國政府曾在3月4日稱,不論哪種類型口罩,都必須持有醫(yī)生的處方才可以購買 。因此,公共場所戴口罩的人并不多,即便戴了口罩,也有非常大一部分人佩戴方式不夠科學,比如只遮住嘴。
巴黎十六區(qū)的一家藥妝店,法國警方發(fā)現(xiàn)該店在賣FFP2規(guī)格的口罩,老板被罰款,口罩遭沒收。
過去,西班牙人不僅認為公共場所戴口罩的人不健康,就連醫(yī)生也沒有戴口罩的習慣,除非進行外科手術等操作時。
近年來,西班牙人對口罩的看法稍微有所扭轉,原因是西班牙大力提倡騎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不少人為防止尾氣污染,騎車時會戴上口罩,但也僅僅只有一小部分人。
大多數(shù)情況下,西班牙人將大街上戴口罩的人看作“怪物” 。
筆者有嚴重的花粉過敏癥,一到春暖花開的4月,西班牙大街兩側的梧桐樹會飄下許多粉末,令人窒息,因此外出一定要戴上口罩。當?shù)厝硕家詾楣P者患有嚴重的傳染病,路上許多人會與筆者保持很遠的距離,甚至繞道走 。
即便戴口罩可以阻止花粉進入鼻腔,防止過敏,西班牙人也不會戴,情愿去藥房購買抗過敏藥物。
截至3月19日12時,西班牙累計確診14769例,已成為疫情重災區(qū),可民眾仍我行我素,即便封城多日,西班牙人上街購物、遛狗時,依舊拒戴口罩,甚至有西班牙官員公開宣揚戴口罩沒用。
西班牙人幾乎把戴口罩的人看作病入膏肓、臨近死亡者。 這種觀念讓亞洲人哭笑不得,即使身上有口罩,在地鐵里也不敢戴。無奈之下,有位華人想出一個應對之策:把口罩縫在圍巾內側,用圍巾裹住臉,這樣才能躲過西班牙人的另眼相看甚至“圍攻” 。
一位華人女孩告訴記者,她花了打工攢下的積蓄買了1000多只口罩,一半捐給了醫(yī)院,另一半打算在街上贈送給行人。然而,沒有一個西班牙人接受她的禮物,有的人還用懷疑的目光窺視她。
目前,西班牙華人社團募集了上萬只口罩捐獻給醫(yī)生、警察等需要與民眾面對面工作的群體,同時宣傳口罩的防護效果及佩戴方法,希望扭轉西班牙人對口罩的看法。
當?shù)貢r間3月18日,捷克內閣決定,為了遏制新冠肺炎疫情擴散,所有人必須在公共場所戴口罩。捷克因此成為歐洲第一個強制要求公共場所戴口罩的國家。
各國積極應對口罩短缺
對于習慣戴口罩的亞洲國家來說, 疫情暴發(fā)后如何買到口罩便成為難題。韓國民眾為此非常焦慮。
由于疫情突然暴發(fā),各地口罩迅速斷貨。2月27日起,韓國政府開始在郵局、藥店等處出售口罩。有人凌晨4點就開始排隊,等待六七個小時才能買到5個,還有許多人排了一上午隊卻空手而歸。人們因此怨聲四起,口罩銷售點前密密麻麻的隊伍,更令人不禁捏一把汗。
為了解決長時間排隊卻買不到口罩的問題,韓國從3月9日起實施新的限購制度:
居民需憑有效身份證件登記購買,周一限出生年份尾數(shù)為1和6者購買,周二限2和7,以此類推,周末雖然不限,但只允許周一到周五未能成功購買口罩的居民買;
每人每周只能購買2只口罩;
10歲以下兒童和80歲以上老人,可由同一住址的家人攜帶有關證明和證件代買。
在韓國首爾的百貨商店外,人們排隊購買口罩,每人可購買五只。
韓國總統(tǒng)文在寅多次就口罩供給做出指示。“為擴大生產提供支援,制定公平的配給方案,透明介紹供給情況?!蔽脑谝硎荆瑧崆邦A測民眾在購買口罩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并制定對策,及時開發(fā)能夠顯示藥店庫存的手機應用程序,避免民眾為買口罩東奔西走。
韓國衛(wèi)生部門表示,為保證口罩的充分供應,政府已經與各口罩制造企業(yè)合作,建立緊急應對體系,計劃每天24小時不間斷生產至少1000萬只KF94口罩。
但有消息稱,受材料供應等因素影響,韓國目前口罩日產量可能不足1000萬只,這樣的產量對擁有5100多萬人口的韓國來說,仍不能滿足需求。
3月9日,韓國“分批限號購買口罩”實行第一天,一藥店外張貼的口罩售罄提示。
面對口罩缺口,韓國開始著手從海外進口符合標準的口罩。韓國政府3月17日決定,從3月18日起到6月30日,將醫(yī)用口罩的關稅從10%降至0,將生產口罩的核心材料熔噴布的關稅從8%降至0,希望能幫助韓國走出口罩緊缺的困境。
在口罩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韓國民眾發(fā)起了一場“不買口罩運動”。在社交網絡上,人們通過“未來四周我將不購買口罩”“我沒事,您先來”等話題,呼吁不要盲目搶購口罩,倡議“把口罩留給醫(yī)護人員和弱勢群體”的公益圖片也紛紛涌現(xiàn),得到許多網友的支持和點贊。
首爾市政府近日也發(fā)起“溫馨口罩”宣傳活動,呼吁市民將口罩捐給更急需的人。3月16日起,首爾市主要地鐵站會發(fā)放棉布口罩和手部消毒凝膠,同時接受市民捐贈的防護口罩,優(yōu)先提供給醫(yī)護人員、弱勢群體等急需的人群。未來,首爾市還將向殘疾人、低收入者等群體發(fā)放60萬只濾片更換式棉布口罩。
韓國科學技術院近日表示,已開發(fā)出洗滌后仍保持過濾功能的納米纖維材料,用其制成的口罩過濾片,即使經過20次洗滌,仍可保持防護性能。不過,韓國食品醫(yī)藥品安全處表示,可清洗防護口罩還需接受相關測試和審查,投入商用至少要2個月時間。
韓國科研團隊開發(fā)的洗滌后仍保持過濾功能的口罩。
日本一直是口罩生產大國,產能很高。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日本政府要求很多口罩制造商大量生產。
有企業(yè)質疑:如果生產過剩造成積壓怎么辦?于是,日本政府決定買下這些企業(yè)生產的全部口罩,如果未來有積壓,就當作勞保用品免費發(fā)給政府人員。正是因為日本政府提供了這種保障,口罩制造企業(yè)全力生產,力爭實現(xiàn)每天1億只口罩的目標。
現(xiàn)在,日本口罩供應充足,政府開始通過郵遞的方式,免費給每家每天3只口罩,一次性給夠2周的量,優(yōu)先給疫情最嚴重的北海道地區(qū)發(fā)放。
因為平時對口罩的需求不大,所以意大利口罩生廠商每年的生產能力并不高。但隨著意大利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大量增加,以及民眾的警惕性增強,口罩緊缺問題便日益凸顯,全國藥店均出現(xiàn)了口罩售罄的現(xiàn)象,甚至還發(fā)生醫(yī)院口罩被盜走的極端個案。
意大利諾瓦拉市一家醫(yī)療中心,口罩和消毒用品被盜。
意大利護士工會此前表示,口罩等防護物資嚴重不足,很多地區(qū)已經用完。
據意大利《24小時太陽報》報道,口罩制造企業(yè)DPI公司十天之內消耗了過去十年的口罩存量,因需求激增,每天都會接到上百萬的訂單。
意大利民防保護部門此前表示,意大利需要800萬只外科口罩,以提供給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及其接觸者使用;同時還需要數(shù)百萬個FFP2或FFP3口罩,給直接接觸病患的醫(yī)護人員使用。
除了加大口罩生產,意大利還緊急撥款從全球進口口罩。倫巴第大區(qū)政府已經緊急采購了30萬只FFP3口罩、20萬只醫(yī)用口罩。意大利政府與意大利工業(yè)家聯(lián)合會共同設立專門的口罩采購渠道,在口罩到貨后根據各大區(qū)的疫情狀況進行分配。
意大利此前曾向歐盟其他國家請求口罩等防疫物資援助,但沒有得到響應。意大利一家公司從中國購買了83萬只口罩,打算捐贈給醫(yī)院和民防部門,不料被德國留下來了,引發(fā)意大利民眾嘩然。
目前,中國政府以及企業(yè)、華人等民間力量,捐助了大量口罩等防疫物資,已經陸續(xù)抵達意大利。歐盟也承諾,正在采取措施,確保向意大利運送醫(yī)療物資。
美國方面,在當?shù)貢r間3月18日,總統(tǒng)特朗普表示將引用《國防生產法》來擴大口罩等防護器具的生產?!秶郎a法》是美國1950年通過的戰(zhàn)時法案,可以授權總統(tǒng)更大的權力以要求相關行業(yè)擴大關鍵物資的生產。
疫情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在我國疫情暴發(fā)之時,100多個國家和數(shù)十個國際組織表示支持與慰問。
如今,全球多個國家面臨口罩等醫(yī)療物資緊缺的狀況,中國在全力抗擊本國疫情的同時克服自身困難,向各國伸出援手。
截至3月19日,我國政府決定向世界衛(wèi)生組織捐款2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42億元),用于支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國際合作;已經或正在向巴基斯坦、老撾、泰國、伊朗、韓國、日本、意大利、非盟等數(shù)十個有需要的國家和地區(qū)組織提供了他們急需的醫(yī)療物資。
中方鼓勵和支持中國的醫(yī)療設備、救治藥品、防護用品生產企業(yè)擴大生產。在保證國內需求的同時,對接國外商業(yè)采購需求,共同為全球抗擊疫情做出貢獻。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