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0-03-02 23:33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0-02-29 第06版 | 查看:501次
張 紅
“口罩,戴還是不戴?”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在多國暴發(fā),口罩卻以一種令人意想不到的姿態(tài)再次進入眾人視線。
在亞洲,民眾排起長隊買口罩。而在歐美,卻有人因為戴口罩遭遇歧視,甚至人身攻擊。
這背后有深刻的文化和習(xí)慣差異。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花粉過敏是困擾美國和日本很多民眾的問題?;ǚ奂緯r,日本街頭戴口罩的人群是再普通不過的風(fēng)景。而在美國,很多人會頂著一個被擦得通紅的鼻子或是因為服用抗過敏藥而有些暈乎的腦袋出門,口罩從不曾進入他們的考慮范圍。
在日本以及亞洲的很多地方,戴口罩是保護自己,也是體貼別人。而在歐美,戴口罩卻是生病的標志,甚至可能是圖謀不軌的符號。
世界因多樣而美麗,文明因差異而精彩。國泰民安之時,戴不戴口罩并不是問題。然而,疫情來勢洶洶,猶如一面鏡子,照出了人間冷暖,照出了丑惡與美好。
在美國,一名男子在紐約曼哈頓地鐵站襲擊了一名戴著口罩的亞裔女子,同時對她大喊大叫:“別碰我!”在德國,一名麥當(dāng)勞員工會帶著厭惡的表情問:“你為什么戴口罩?是生病了嗎?你戴著口罩會讓我覺得很恐怖!”
這背后絕不是單純的文化和習(xí)慣差異,還有令人心寒的惡意。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后,中國舉全國之力,全民抗“疫”。病毒不認國界不分種族,中國付出巨大代價防止疫情擴散,也是為世界做貢獻。然而,中國人卻成為被歧視的對象。甚至意大利羅馬有一家咖啡店在中英文告示上稱:“所有來自中國的人士不得進入本店。”華人經(jīng)營的中餐館、理發(fā)店、超市甚至整個亞裔社區(qū)的經(jīng)濟活動也都遭遇沉重打擊。
“我們要認識到武漢人民所做的貢獻,世界欠你們的。”“中國人民奉獻很多?!笔澜缧l(wèi)生組織總干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這樣說。武漢人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這場戰(zhàn)“疫”的防線,醫(yī)護人員用“忙得沒有時間害怕”的無私奉獻幫病人頂住病毒的襲擊,中國人民用愈挫愈勇的精神為世界找到了一種抗“疫”的方法。
面對一個個戛然而止的鮮活人生,面對一串串滾燙的淚珠,面對一張張被口罩勒出深深印記的臉龐,面對一雙雙因為反復(fù)消毒而紅腫的手,怎能無動于衷?又怎能惡語相向?
這是一場戰(zhàn)役。這是一場全人類抗擊病毒的戰(zhàn)役,這也是一場全世界對抗歧視的戰(zhàn)役。
《鼠疫》的作者、法國哲學(xué)家加繆曾說,在面對瘟疫時,人類身上高尚的閃光點總會比歧視和冷漠更多。希望這閃光點來得更多些。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