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9-11-09 20:57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9年10月30日 | 查看:1160次
人物故事:
【敬業(yè)奉獻 梁平區(qū) 蒲良培】
用一生踐行入黨誓言
一、人物簡介
蒲良培,男,1931年8月出生,重慶市梁平區(qū)軍休中心 退休干部
二、事跡概述
蒲良培,用一生踐行入黨誓言。他現(xiàn)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慶市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先進事跡巡回報告團成員之一。解放前,他生于貧寒之家,十五六歲時,到處躲“抓壯丁”。1950年,他毅然報名參軍,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志愿軍戰(zhàn)士,參加過上甘嶺戰(zhàn)役,曾榮立集體三等功一次、個人三等功3次,多次獲得嘉獎。回國后,他由陸軍轉(zhuǎn)為長春航測團的飛行員。后來,由于身體原因,轉(zhuǎn)為地勤人員。因病退休后,他資助26名貧困生17萬元,汶川地震繳納1000元特殊黨費。他還志愿加入遺體捐贈行列,決定去世后將遺體捐獻給原第三軍醫(yī)大學,特別要求將自己身上所有可以用到的如眼角膜等器官,也全部捐獻給需要的人。蒲良培所做的一切,只為踐行當年的入黨誓言。
三、詳細內(nèi)容
老兵蒲良培 用一生踐行入黨誓言
“能夠為國家、為社會、為人民盡心、盡力,把我的一切獻給黨和人民,這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本分。作為一名老共產(chǎn)黨員,我兌現(xiàn)了自己的入黨誓言。”梁平區(qū)軍休中心退休干部蒲良培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慶市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先進事跡巡回報告會上擲地有聲。他奉獻青春熱血,散盡金錢助學,百年后還要捐全部器官,用一生踐行入黨誓言。
苦孩子看見了希望
“我這一輩子,沒給國家做什么大事,那就盡量把小事做好吧?!?月14日,一個星期天,88歲的蒲良培回憶曾經(jīng)走過的路,話語間全是云淡風輕。
與這份云淡風輕截然相反的,是這位老兵波瀾壯闊的一生。
1931年,在四川省西充縣一個貧寒之家,蒲良培出生了。在此之前,蒲家已有4個兒子。他的出生曾經(jīng)帶給這個家巨大的喜悅,但這份喜悅后來就變成了巨大的恐慌。
“我從十二三歲開始,就一天到晚在躲那些抓壯丁的人!”蒲良培整個少年時代,都被“抓壯丁”的陰影所籠罩,以至于他半個多世紀之后憶起這段時期,依舊充滿苦澀。
蒲良培還年幼時,大哥、二哥、三哥先后被抓壯丁。等到四哥被抓時,蒲良培已經(jīng)開始記事?!爱敃r我四哥全身長著疥瘡,走路也不大行,但是來抓壯丁的人居然把他抬走了?!逼蚜寂嗷貞?。
等到蒲良培十五六歲時,他自己也開始到處躲抓壯丁。最危急的一次,靠著大嫂把他塞到床底,才勉強躲過。
“我躲到父親工作的鹽井,躲到表哥做活的地方,躲到一切可以躲的地方去?!逼蚜寂嗑驮谶@種東躲西藏的日子里,一天天長大。
1948年底,蒲良培的家鄉(xiāng)來了一個奇怪的老師。這個老師帶領(lǐng)青少年上夜校、講革命道理之余,還組織大家成立了“代耕隊”,幫那些家里缺勞動力的窮苦人家耕地。蒲良培至今覺得那個老師身上充滿了某種“魔力”,自己就是愿意跟著這位老師,聽他講山外邊的革命烽火。
“窮人不該總是受窮,要團結(jié)起來找出路?!边@些樸素的理念,成為了蒲良培心中的火種,這火種散發(fā)的光芒,極大地驅(qū)散了他少年時代對抓壯丁的恐懼。
“我愿意當兵保家衛(wèi)國”
1949年底,西充解放。蒲良培迎來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那個時候,不曉得為啥子,就喜歡跟著穿軍裝的人跑?!眲倓?8歲的蒲良培也因這份積極性,先是被選為征糧委員,后被抽去縣里參加土地改革,最后又被調(diào)回鄉(xiāng)里搞農(nóng)會等等。
1950年,已是民兵干事的蒲良培接到一個簡單任務(wù),與另外一個民兵干事一道去動員兩位適齡青年參軍。
“還要動員啥子?不就要兩個兵嗎?我們兩個不正好!”半路上,蒲良培忍不住拋出了想法。
對方打趣道:“你原來一天到晚躲抓壯丁,還敢主動去當兵?”
“那啷個一樣嘛!以前我確實怕當兵,但現(xiàn)在是參加人民軍隊,我就愿意當!你是不是怕了?”蒲良培反將一軍。
嬉鬧一陣后,兩人打定了主意,掉轉(zhuǎn)頭直接朝區(qū)公所征兵處趕。
“三十多里路哇,我倆是一路跑著去的?!逼蚜寂嗷貞洠s到征兵處的一個大壩子,上百人都在那里等,可就是不見征兵處的人出來。
這一等,就等到了下午日頭西斜,終于出來了一個干部模樣的人,掃了一眼大家,大聲問了一句:“這回當兵,是要去打仗的,你們怕不怕?”
“不怕!怕就不得來了!”蒲良培告訴記者,當時他喊的聲音最大。但即便如此,干部模樣的人還是充耳不聞,又轉(zhuǎn)進去了。
“前前后后問了我們3次?!逼蚜寂嘈Φ溃敃r他還特別納悶,后來才醒悟過來“那是對我們的考驗?!?/span>
當時,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已經(jīng)開始,征兵干部也早已明言,此番征兵就是為了補充赴朝參戰(zhàn)的兵員。
“我那是去保家衛(wèi)國,不怕!”當問及當初怕不怕上戰(zhàn)場時,蒲良培毫不猶豫地回答。
沿著敵人炮火搶修電話線
剛剛參軍的蒲良培被編入志愿軍第15軍直屬炮兵第9團三營電話班。他沒預(yù)料到的是,一場無比慘烈的戰(zhàn)役正在等著他。
1952年10月,上甘嶺戰(zhàn)役打響,15軍作為主力參戰(zhàn)。
“戰(zhàn)爭比我想象中還要殘酷?!北藭r的上甘嶺,幾乎每天都被炮火反復(fù)覆蓋,而蒲良培所在的電話班,承擔著保證這場戰(zhàn)役指揮通訊順暢的重任。
“有一天晚上,我們營與45師指揮所的電話線斷了,上級下了死命令必須最短時間恢復(fù)?!苯拥矫畹钠蚜寂嗪徒M長,抱起電話機沿著電話線查找。
“到處都是爆炸聲,為了不被‘一鍋端’,我倆前后拉開了三十多米的距離?!蹦鞘且粋€令蒲良培終生難忘的夜晚。
“一群炮彈飛過來了?!逼蚜寂嘣偃龔娬{(diào),那真的是“一群”炮彈,多并且密集。危急關(guān)頭,他下意識向一個炮彈坑跳去,再后來耳朵就聽不見了。
與蒲良培相隔數(shù)十米外的組長眼中,蒲良培是被火光徹底吞噬了的,但他仍舊抱著一線希望聲嘶力竭地呼喊:“蒲良培!蒲良培!你在哪里?”
不知過了多久,蒲良培才依稀聽到組長的呼喊,高聲回應(yīng):“我在這里!”
“那么多炮彈,你還活著!”也難怪組長難以置信,事后蒲良培看了一下地形,再晚一步,他就沖到了河邊開闊地;再晚一步,他也跳不進那個大彈坑。
盡管還活著,但蒲良培頭上、身上到處都在冒血,黑燈瞎火加上厚軍襖,他也來不及看傷勢,胡亂包扎一下又繼續(xù)查線。
“我們是隨著敵人炮火延伸的方向查線的,也就是說跟著炮火走。”最終,電話斷線被找到,通訊線路終于重新恢復(fù)。
40多天的上甘嶺血戰(zhàn)中,蒲良培不僅負責通訊暢通,還要隨部擔負為上甘嶺坑道內(nèi)的戰(zhàn)友輸送給養(yǎng)。而了解那場戰(zhàn)役的人,都清楚這一任務(wù)的危險性。
“反正都打紅眼了,不在乎那些炮彈了。”蒲良培在如此血戰(zhàn)中,還動手做了一個小車,方便將挖坑道的土石運下來,此舉獲得了上級表揚。
抗美援朝中,蒲良培先后榮立集體三等功一次、個人三等功3次,多次獲得嘉獎。也正因為作戰(zhàn)勇敢,蒲良培于1954年光榮入黨。
唯一一次向組織提要求是想繼續(xù)工作
從朝鮮戰(zhàn)場撤回來后,蒲良培參加了炮兵學習,十幾門科目中除了兩門課是4分外,其他科目均為5分?;蛟S正是因為其出色的學習成績,從戰(zhàn)場歸來的蒲良培不僅沒有復(fù)員退伍,反而續(xù)寫了人生的輝煌。
1954年下半年,空軍部隊挑選飛行員,蒲良培第一次體檢時因太激動血壓偏高,但在隨后的第二輪選拔中,他成功通過。
“在長春,我是航測團的飛行員,專門飛伊爾14飛機。”蒲良培由陸軍轉(zhuǎn)為了當時還異常少見的空軍,開始了新的征程。
此后的蒲良培,隨著空軍部隊轉(zhuǎn)戰(zhàn)于全國各地。
然而,當年戰(zhàn)場上的浴血奮戰(zhàn)還是給他的身體留下了重大隱患。
1960年,作為飛行骨干的蒲良培,奉命前往上海接新飛機,卻突發(fā)牙疼。本以為是小毛病,但隨后經(jīng)空軍醫(yī)院診斷:需要拔除全部牙齒。
“一顆牙也不能拔!拔了我還怎么飛?”蒲良培發(fā)了平生最大的一次脾氣,但嚴重的病情不容耽誤,最終他被拔除6顆牙。
拔牙后,身體不符合飛行員要求,蒲良培轉(zhuǎn)為地勤人員。一名空軍飛行員不能再駕機翱翔了,這對任何人都是一個重大打擊,但蒲良培卻說:“因為身體問題,我做不了什么大事了,但我還能為黨、為人民做一些細小的事?!?/span>
此后,蒲良培服從組織安排,轉(zhuǎn)戰(zhàn)多個空軍站場,任勞任怨地在每一個地勤崗位工作。
1969年,蒲良培奉調(diào)到梁平縣機場,但次年便因病退休。
“我這一輩子就找過一次組織,希望為我解決點個人問題?!逼蚜寂噙@唯一的一次“找組織”,是希望能夠繼續(xù)工作,而不是退休。
資助26名貧困生17萬元
退休后的蒲良培并沒有閑著,他開始默默做一件他認為特別值得的事:資助貧困生。
“你跟老爺子說別的事他都聽,但是一涉及到資助貧困生,他什么勸都不聽?!绷浩娇h軍休中心主任袁衛(wèi)國說,他最怕蒲良培在這方面的倔強。
事實上,早在1970年蒲良培退休的那一年,他就自己悄悄資助了一個貧困生。
此后,這就成了蒲良培賦予自己的一項任務(wù),一如當年戰(zhàn)場上領(lǐng)受任務(wù)一般。
“我給老人家細細算過一筆賬:這些年,他至少資助過26名貧困生,資助款絕對不下17萬元。”袁衛(wèi)國說,這還是他花了好多年,每天一點點閑聊中從老人嘴里“套出來”的信息。
“老人一生未生育,日子過得極其簡樸?!痹l(wèi)國說,退休幾十年來,老人多數(shù)時間都租房住,而家具就是一個衣櫥和一個原來裝糧食的柜子,還都是當年他自己親手用木頭做的。
“退休49年了,老人家才買了一個沙發(fā)?!痹l(wèi)國眼中的蒲良培,生活上的簡樸與某些時候的慷慨,形成了非常極端的反差。
“我小時候家里窮,就讀了幾年私塾?,F(xiàn)在國家強大就要靠有知識的年輕人,我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們因為沒得錢就不讀書??!”蒲良培說起資助貧困生的事,平和的語調(diào)總是會忍不住高昂起來。
對這些年來曾經(jīng)資助過的貧困生,無論后來是否還與他保持聯(lián)系,他一概不在意,他反復(fù)念叨的就一句話:“只要他們學好了知識為國家效力,我就對他們非常滿意!”
今年,蒲良培得知有一個高考成績非常優(yōu)秀的學生因家貧上大學有困難后,毫不猶豫又要直接捐助,最近幾天總是不斷跟袁衛(wèi)國商量該怎樣更好地資助那個孩子。
“老爺子眼睛不好,看手機不方便,我就成了他和那個孩子之間的‘通訊員’。”袁衛(wèi)國笑言,蒲良培有時候一天要問幾回孩子的情況。
被拒五次仍堅持要捐款十萬
在梁平區(qū)軍休中心,蒲良培是“最省心”的軍休干部,同時也是讓人“最頭疼”的軍休干部。
“最省心”是因為數(shù)十年來,蒲良培幾乎未找過中心解決任何生活問題。相反,他還以極為嚴格的方式要求自己,不給組織添麻煩。
早些年,蒲良培的前妻罹患癌癥,每個月都需要花大筆醫(yī)療費。但他從沒有讓前妻用過自己一次公費醫(yī)療。
袁衛(wèi)國說,直到前妻去世,他都沒向組織張過一次嘴。
“其實為了給前妻治病,他把早些年一間掛在他名下的房子都給賣了?!痹l(wèi)國動情地說,老人的大公無私常常讓人感動得想哭。
袁衛(wèi)國又說,軍休中心最讓他頭疼的,也是這個時常讓人感動得想哭的老人。
2008年汶川地震后,蒲良培第一時間要捐款。但是考慮到老人年事已高,家里還有一個患癌癥的老伴,梁平縣軍休中心一直在勸阻老人。
“結(jié)果沒多久我就接到了原縣委組織部電話,說有一個老革命非要捐一千元特殊黨費,問是不是我們這邊的人?!痹l(wèi)國回憶,那天下著大雨,趕到現(xiàn)場一看到老人,他心疼不已。
原來,因為縣軍休中心一直力勸,所以老人干脆自己打著傘悄悄去銀行取了一千元,跑到了原縣委組織部捐款,到達時渾身都是濕淋淋的。
最后,誰也沒能勸住老人,他堅定地繳納了一千元特殊黨費。
2018年5月,袁衛(wèi)國接到了時任梁平區(qū)民政局副局長徐登亮的電話,對方稱:“有一個老革命抱著10萬元現(xiàn)金到區(qū)慈善會要捐款?!?/span>
“我根本沒聽對方說完,就直接問‘是不是叫蒲良培’?”袁衛(wèi)國回憶,當時他下意識地就猜是蒲良培,得到肯定答復(fù)后,他心急火燎地往慈善會趕。
袁衛(wèi)國心急火燎是有原因的——軍休干部醫(yī)療費用采取的是先墊付再報銷的政策,蒲良培捐贈那么大一筆錢后,今后要是生病治療需要用錢怎么辦?
等趕到區(qū)慈善會后,慈善會工作人員趕忙將袁衛(wèi)國拉到一邊說:“這位老革命這都是來第五次了,前4次我們都勸回去了,他這回干脆把10萬元現(xiàn)金都抱來了!”
“這回我必須捐!捐給那些缺錢上學的學生娃娃!”蒲良培當時的意愿非常堅定,袁衛(wèi)國怎么勸都不行。
只為踐行入黨誓言
蒲良培抱著10萬元現(xiàn)金非要捐,袁衛(wèi)國為了老人將來的生活著想力勸,兩個人就此杠上了。
僵持許久之后,袁衛(wèi)國很不情愿地提出了一個折衷方案,即先捐一半也就是5萬元,剩下的一半選擇合適的資助對象一對一幫扶。
蒲良培在現(xiàn)場眾人的勸說下,勉強接受了這一方案。袁衛(wèi)國長舒一口氣,心想總算是部分達成了勸說目的。
“誰知道,老人家沒幾天就給我提出,了解到一個剛剛考上大學的貧困生,因此要立即開始一對一資助?!痹l(wèi)國苦笑道,剩下的那5萬元一分不剩,全部捐了出去。
“老爺子,你非得這么‘裸捐’到底???”袁衛(wèi)國心疼地埋怨。
而只有蒲良培現(xiàn)在的老伴鄒惠斌,才能明白袁衛(wèi)國“裸捐”的真正含義。
原來,早在2016年底,蒲良培在一本雜志上,看到安徽省地質(zhì)礦產(chǎn)勘查局327隊的大院里,相繼有18位居民志愿加入遺體捐贈行列,這則報道讓他產(chǎn)生了極大的共鳴。
2017年,蒲良培又瞞著其他人,在鄒惠斌的陪同下,找到了梁平區(qū)紅十字會,拿回了一份遺體捐獻申請表。
“要不是兩位老人眼睛不好沒法填表,這個事我們又被蒙在鼓里了?!痹l(wèi)國唏噓道,當老人拿出那份遺體捐贈表格時,自己眼眶都紅了。
最終,袁衛(wèi)國讓軍休中心的書記白霞幫老人填寫了這份沉甸甸的申請表。
當時可以接收遺體捐獻的單位總共有3家,當白霞問老人愿意捐獻給哪家單位時,蒲良培只是淡淡地說:“我是軍隊的人,當然要捐獻給軍隊的醫(yī)院?!?/span>
最終,蒲良培決定去世后將遺體捐獻給原第三軍醫(yī)大學。
“不僅如此,老人家最后還特別要求,將自己身上所有可以用到的如眼角膜等器官,也全部捐獻給需要的人?!痹l(wèi)國說,當老人最后簽名的那一刻,他是偷偷抹了淚的。
“入黨宣誓的時候,我說過‘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我這一生就是要兌現(xiàn)我當年的入黨誓言?!睂τ谶@一切,蒲良培的回答依舊是云淡風輕,甚至有一種完成使命般的輕松。
來源:重慶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