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9-11-09 13:33 | 來源:中國文明網 2019年10月30日 | 查看:1036次
人物故事:
劉英,女,1960年1月生,河南省許昌市魏都區(qū)五一路辦事處光明社區(qū)居民,退休前任許昌市文化街小學校醫(yī)。
劉英有一個“特殊”的家庭,她的丈夫李云志,是由養(yǎng)父養(yǎng)母帶大的,其生父生母在離婚后又各自成家,并生育了子女,所以除了自己的父母外,劉英還要贍養(yǎng)三對公公婆婆。此外,這個大家庭里面還有8個兄弟姐妹、7個妯娌。1984年,劉英與丈夫李云志結婚時,起初丈夫并沒有把身世告訴劉英,結婚兩年后,劉英才逐漸了解,但讓李云志想不到的是,劉英竟然主動提出要跟李云志的親生父母認親,分擔照顧老人的責任。劉英像丈夫那樣,稱丈夫的養(yǎng)父為“爸”,稱他生父為“叔”,稱他生母為“嬸”。公公婆婆去世后,他們對生父、繼母的稱呼由“叔”“嬸”改為“爸”“媽”。
李云志的生母再婚后膝下共有4個孩子,當劉英主動提出以后經常來往,以便照顧夫婦倆晚年時,起初被老人婉言謝絕,她說:“云志5歲的時候過繼給了李家,兩家再牽扯怕引起矛盾?!眲⒂⒍啻翁岢稣埱螅先饲妇蔚貙λf:“云志從小沒跟著我,現在我們年紀大了,不愿再給你們添麻煩。”劉英含著眼淚說:“您是云志的親媽,也是我的親婆婆,我們倆有義務、有責任贍養(yǎng)您。再說,我和云志都是學醫(yī)的,懂得醫(yī)學和護理知識,照顧你們更方便?!崩先寺犃怂脑挘袆拥昧飨铝搜蹨I。從此,劉英的鑰匙串上增添了一把承載著信賴和親情的房門鑰匙。
無論是親公婆、養(yǎng)公婆還是繼公婆,劉英都同樣看待。逢年過節(jié)以及每位老人過生日,她都記在心里,買衣服、送蛋糕、給零花錢,召集異姓的兄妹、妯娌陪老人吃團圓飯。她以長媳的身份忙前忙后,從無怨言。在她的影響下,8個不同姓氏卻血脈相連的兄妹情同手足,7個妯娌親如姐妹,互相關心照顧,比著孝敬長輩。家里經常召開民主生活會,成功一起分享,困難協商解決,家庭成員之間從沒紅過臉,感情與日俱增,家庭氛圍變得越來越融洽。
30年來,劉英把大部分業(yè)余時間用在照顧3對年邁的公婆身上,很少有時間回娘家。年逾古稀的父母理解女兒,對她說:“不要怕苦、怕累,你要當個好兒媳,說話、辦事不能丟娘家的臉?!别B(yǎng)公公88歲癱瘓在床那年,她每天為公公端屎端尿,喂藥喂飯,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公公按摩、擦洗身體,養(yǎng)公公90歲安詳離世。剛料理完養(yǎng)公公的后事,原本腿有殘疾的養(yǎng)婆婆又患心臟病、老年癡呆。整天躺在床上,大小便不能自理,劉英就不厭其煩地給她清洗。有時遇到婆婆便秘,她就用手一點一點地往外掏。俗話說:床前沒有百日孝,可劉英床前伺候養(yǎng)婆婆整整17年。在婆婆生命的最后十天里,由于靜脈點滴已輸不進去,劉英只好把營養(yǎng)液吸進針管,再一點一點滴入婆婆口中,養(yǎng)婆婆活到98歲才離開人世?,F在,兩個80多歲的婆婆,她仍在一如既往地侍奉著。
奉先思孝,處下思恭。在孝老愛親的路上,劉英深深地體會到:尊老愛幼,互敬互愛是和睦家庭的基礎,是幸福家庭的源泉。2016年,劉英家庭被全國婦聯評為國家級“五好家庭”,同年被中央文明辦授予首屆“全國文明家庭”榮譽稱號。2016年12月,劉英赴北京參加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并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劉英的事跡先后被中央電視臺、央廣網、光明網、《河南日報》等多家中央、省級媒體重點報道。她說:“文明是社會的底色,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能夠當選全國文明家庭,既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激勵?!?/p>
來源:河南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