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9-03-02 18:38 | 來源:中國文明網(wǎng) 2019年3月2日 | 查看:1482次
人物故事:
張志旺,男,出生于1972年3月20日,衡水市冀州區(qū)碼頭李鎮(zhèn)王明莊村村民,中共黨員,現(xiàn)任冀州區(qū)士心職業(yè)培訓學校校長。張志旺先后榮獲冀州區(qū)第四屆孝老愛親道德楷模、衡水市第六屆道德楷模、河北省第六屆道德楷模提名獎等殊榮。
1989年3月,張志旺參軍入伍,成為一名部隊特種兵。在部隊的“大熔爐”里,他曾多次榮獲“優(yōu)秀士兵”“優(yōu)秀班長”榮譽稱號,并多次獲得連隊和團部的嘉獎。七年的軍旅生活,不僅磨煉了張志旺不屈不撓的意志,更為他的人生路播撒下了孝德的“愛心種子”。1995年,張志旺父親病逝,留下了體弱多病的母親一人在家鄉(xiāng)獨自生活,雖然屢獲嘉獎的張志旺有望提干留在部隊,但他還是放棄了提干機會,毅然退伍返鄉(xiāng)照顧母親。
從1998年開始,張志旺的母親患上了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腦梗塞、高血壓等多種疾病,病癥的后遺癥使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把老人獨自放在家里張志旺實在放心不下,于是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帶著母親去工作!每天上班,他帶好吃的用的,把母親背到車上,放在副駕駛位置,系好安全帶,帶著她一起去。開始是在冀州城區(qū),后來又去石家莊。有時候出差路遠,母親坐車累了就發(fā)脾氣,他就一邊開車,一邊給母親講笑話。帶母親出門,最大的問題就是吃飯和大小便。母親因為飲食不規(guī)律,經(jīng)常便秘,張志旺就用手一點一點地幫她摳出來,每次都累出一頭汗。
2016年9月10號,張志旺母親哮喘病復發(fā),住進了冀州的醫(yī)院。這次哮喘發(fā)作更加厲害,老人一度心臟驟停,醫(yī)生建議必須住進重癥監(jiān)護室,但費用也是驚人,張志旺沒有絲毫猶豫,把母親抱了進去,一住就是半個多月。每天小一萬的費用,粗算下來,為給母親看病已經(jīng)花費近20萬元。為了能籌錢給老人治病,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賣房救母!毅然決然地把自己住的樓房賣掉了?!昂枚嗳诵υ捨屹u房子傻……我想,傻就傻吧,誰讓她是生我養(yǎng)我的親娘呢,即使再選擇一次,俺還會賣房子的!”張志旺擦了擦眼角的淚水,飽含深情的說。
如果說張志旺盡心盡力照顧母親是“大孝”,那么他伺候患病的嫂子,并且為嫂子養(yǎng)老送終,就算是“大義”了。早在2003年,張志旺的二哥因為腦血栓癱瘓在床,而僅比母親小一歲的二嫂,也是身體很不好,同時患有肺心病、氣管炎、糖尿病等疾病,兩人也沒有孩子。張志旺在照顧母親的同時,又肩負起照顧二哥二嫂的擔子,三個病人把他累得分身無術。2005年,癱瘓在床三年的二哥去世了,張志旺繼續(xù)照顧病重在身的嫂子。小到打掃房間、換洗衣被、準備生活必需品,大到求醫(yī)問藥、醫(yī)院搶救,張志旺像對待母親一樣對待嫂子,有的地方甚至超過了母親。2008年嫂子臨終時,雖然已經(jīng)說不出話了,但是眼睛一直看著志旺,眼神里滿滿的都是感激。出殯時,是張志旺為嫂子戴孝送終。
張志旺的大哥年幼時跟隨叔叔“闖關東”,后來定居在了遠在幾千里外的內(nèi)蒙古,近年來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越發(fā)思念故鄉(xiāng),總想著“葉落歸根”,但老家的房子早已破舊不堪、無法居住,自己又沒有能力蓋新房,這可讓張志旺的大哥犯了愁。得知大哥的“苦衷”后,張志旺二話沒說,自己掏錢在老家蓋起了房子。從打地基到上大梁,再到房屋內(nèi)部裝修,張志旺都親自監(jiān)工,短短三四個月,房子就蓋了起來!大哥身體有殘疾,細心的張志旺便特意把北屋門臺的臺階修成緩坡型;大哥自己做不了飯,張志旺就到處給大哥找做飯的保姆……
村里的鄉(xiāng)親們每當提起這件事,都夸志旺心眼兒好,“志旺給他大哥蓋的房子,比俺兒子娶媳婦兒蓋的房子還好哩!”一位同村村民風趣的說?!鞍成兑膊粓D,我們是手足兄弟,滿足哥哥晚年的一個心愿,我覺得這是我這個當?shù)艿艿膽撟龅摹睆堉就鵀榇蟾缟w起來的房子,一臉憨厚的笑著。
張志旺是一位頗有社會責任感的退伍軍人,這些年他通過辛勤經(jīng)營,成立起一家農(nóng)民職業(yè)技能培訓學校,有時遇到家庭困難又想學習一技之長的農(nóng)民,他就減免學費,甚至全額資助他們。這些年接受過張志旺資助的學員不下1000人。他說,自己雖然退伍了,但軍人的“軍魂”和責任感永遠不會丟,他會繼續(xù)把孝德精神弘揚傳承、發(fā)揚光大!
來源:河北文明辦
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友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